消失的古城

读书评论:
  • 半夢道人
    02-18
    通俗版本的 成都的近代化
  • 思郁
    02-11
    大家上的文章集结,比较通俗浅显,可翻着看。值得注意的是书中的两句话:中国的古建筑遭到最严重的破坏不是在战争时期,也不是文革时期,而是九十年代后的大拆大建。还有一句“我们把真古董销毁了,再去造假古董”。
  • 轩羊羊
    05-12
    略读,成都历史的大杂烩,不深刻
  • Adolf hitle
    11-02
    甲骨文即将出版,属于香颂系列,插图还不错。
  • 江海一蓑翁
    02-04
    著名社会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学者王笛老师关于清末民初时期成都城市日常生活的历史随笔合集,先期曾在腾讯.大家专栏连载。王笛老师多年来深耕于成都城市社会史、生活史与文化史的研究,其相关学术作品,本来就是注重叙事、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具的佳作。这次在大家专栏面向普通读者进行科普性历史写作,自然是驾轻就熟,考证严谨的同时煞是好看。城市史与城市研究的兴起,是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方面,王笛老师包括本书在内的相关作品,做出了典范。
  • 顾左右
    03-06
    年度失望之书。材料基本来自《成都通览》和西方摄影师照片。观点先行,对现代化反思是好事,但是变成情怀的咏叹就流于感伤,对于政府对民间改造的惋惜,更是相当不了解国情了。秦晖在书中多次提过,不要对民间自治的力量想象得太强。王笛这里的论述,与其是观点,不如说是对观点的想象。更让我吃惊的是,讨论成都的变迁,几乎没有用到任何关于成都的历史文献,实在是重大失误。
  • 02-03
    材料多来自作者旧作《地下空间》与《茶馆》,读来像是删去数据图表的杂揉通俗版,且同一个故事在《消失的古城》前后反复使用,甚感乏味
  • 流惜子
    09-24
    看过《茶馆》和《街头文化》就没有必要再送钱给出版社了,里面的原句转换成大白话罢了,还从头到尾泛滥着极度矫揉造作的“情怀”。自己的情感还是留给自己感伤吧,作为历史学家,这样做太业余了
  • 甲骨文图书
    02-21
    “过去,一张照片一看就知道是成都,现在不可能了,全国千篇一律。”——王笛
  • 把噗
    02-20
    王笛的水平可够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