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足本(全三册)
读书评论:
-
yijian07-01看瑞宣真的是太难受了。。。活着太累。
-
张烤鸭02-29读的太难过了,一纸辛酸泪。以前也像祁老爷子一样以为自己处在时代脉搏的最后几节,好坏都与自己关系不大,顶天了用水缸堵起大门撑他仨月又可以过安生日子,而现实是天塌的时候站的高点低点都一样。
-
地下丝绒06-24祁天佑这个角色简直是早到了二十年的预言,不知道老舍投湖前有没有想到自己现在的结局早在很久之前就和他擦身而过。
-
羁鸟念旧林02-14每个人都应该去读读这部伟大的作品,牢记那段耻辱而苦难的岁月。国与家永远是不可分割的,有国才有家,千万个家庭又组成国 。假若这个民族所有的人都能做到上不负国家,下不负家庭。万众一心,一致对外。中华民族就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武川12-27八年抗战,北平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浓缩在祁瑞宣一家之中。瑞宣是大部分北平人甚至是中国人的代表,家庭负累将他死死捆绑在这座沦陷的城市,受尽屈辱,有心杀敌却力不从心。老二瑞丰做了汉奸,是少数民族败类的代表。老三瑞全勇敢走出去抗日,代表中国青年的新生力量,是国家民族的希望。祁老人是沧桑中国的化身,凄凉的活着。祁天佑不甘受凌辱而自杀,老实的中国人被逼至绝路。瑞宣女儿妞子因饥饿而死,则显示了大人的无力感,眼睁睁看着死亡在身边发生,是对战争最强烈的控诉。
-
空山08-23太细腻,那种说不出口的痛苦全都能体会到,善恶鲜明且真实,太会骂,讽刺到骨子里。无条件厌恶和反对战争,在战争里,真的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瑞宣的困境是个特别矛盾的存在,作为新旧交替的一代,一方面他作为长子,有很多的责任和无奈,他身上有无限的善,但也有有限的冷漠,是一种反抗不了就这样的妥协,只要不触碰自己底线就行,是属于“大多数的我们”,这才是个活生生的人,没有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位置,他是个价值和位置相匹配的人(扪心自问,身处同样的困境,我肯定不及他。最喜欢那些普通人,爱恨都真性情,李四爷,金三爷,常二爷,程长顺,特别又是着墨不多的几个女性,韵梅,天佑老婆,桐芳,四奶奶,高第,能看到她们一路下来的觉醒,这是一股不可忽略的力量。没有绝对的善恶,但大赤包冠晓荷蓝东阳李空山祁瑞丰们就是恶
-
城01-18北平人多么热爱生活啊,以致于被这热爱束缚,被这热爱奴役。
-
W08-08从寒假到暑假,从网易蜗牛到微信读书,跨越两个版本,读得断断续续的却始终不忘整本书所要传达的家国精神。钱默吟先生对瑞宣的慷慨陈词,在归来的瑞全面前简练凝重的话语让人无比感动和钦佩。“声音是‘自由’的语言,没有自由的只能默默的死去。”“亡国就是最大的罪。”
-
昌阳酒徒03-21废话太多,尤其是瑞宣的心理活动。关于民族,国家,战争的思考如同小儿呓语,不痛不痒。太幼稚,出个删节版吧。我不认为这是老舍最好的作品。
-
手车星宿下11-29故事本身不够壮烈。但每个人物都刻画得那么鲜活,每个人物性格又都能引人反思,找不到一个寡淡的,多余的人物存在。说老舍笔下人物脸谱化我是不大认可的,瑞宣对于家和国的纠缠,钱老人前后信仰的变化,还有瑞丰冠晓荷等一众汉奸走狗的愚蠢和自我麻痹的描写,反而让人物变得戏剧化,更有意思了。我觉得人物塑造这方面老舍是无可指摘的。
-
Aluoadada06-24纠结了很久人民文学还是东方出版,两版本都看了,内容上更倾向人民文学,但设计和持感阅读上我更喜欢东方出版
-
杂然赋02-27哪个傻逼只打二战标签,这是中国人的抗日战争比二战早得多!很写实的书
-
XXX06-28每个字都在冷笑又可怜地照着瑞宣们——我们。想不出不打满分的理由。老舍先生——人民,艺术家。
-
马上到站11-07三部里,第一部《惶惑》最细腻、真实、惶惑,五星。第二部《偷生》感觉教条式说理的成分太浓,三星。第三部《饥荒》感觉比较仓促,有些转折和事态发展有点太突然了,特别是冠晓荷和小妞。钱先生的二儿子自此也没了下文。不过那些为日本人效力的汉奸们,罪有应得都死了。核心人物瑞宣非常有意思,他因为家庭羁绊没能离开北京,非常挣扎。老舍写这本书的背景是什么呢?为什么我总想起陈垣写《通鉴胡注表微》的意图?
-
kutozov06-02我觉得该书中出现的姓氏很有意思。既然是稀有姓氏,肯定是有一定意义的。冠家(官家)大多做了汉奸走狗文家(文人)被灭门金家与钱家联姻,也是门当户对(金钱)。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主角姓祁?可能是修身齐家的齐,瑞宣的家庭观念很重,只做到了修身齐家。
-
鸾飞凤舞03-17老舍先生可以说把中国人写到家了
-
Agilulf09-25读完了足本的四世同堂,药物作用哭不出来,但想疯狂给老舍先生打call,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就想得那么犀利,透彻。钱诗人的悔过书真的真的,特别温柔真诚,带着天真的困惑和思考,老舍先生是用他的全部生命在写作在共鸣呀。那么拷问人类灵魂的信,不应该被埋没。完整的小妞子之死的场景也是,太震撼又有一种宁静的悲伤的美,几乎就是声临其境地感受到那种不忍心打破悲伤的沉静。那么多角色纹丝不乱,刘太太的出场真是神来之笔,也是痛彻心肺的悲剧的补刀。以瑞全回归做收梢也极好,始终有希望和光。安利一万遍四世同堂,一定要去读足本,虽然之前第三部是缩写的版本也足够叫我连读两遍。许愿有生之年能找到老舍先生的第三部手稿,两次翻译总要损失韵味。何况老舍先生又是以语言之美而著名的。
-
观象路17号04-23一切都要怪罪中学时代的语文课,硬生生把这本书宣传成抗战精神小红书,全然忽略了老舍对人性的剖析和对角色的刻画力。老舍先生描绘的国人的根性放在今日也是让我感同身受,无数次深感膝盖中箭,禁不住想“我要是遇到这种事百分百也是这种反应”,真实得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