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竞赛
读书评论:
-
哆啦大胖04-02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无论是发现海弗利克极限,建立第一个人胚胎细胞系WI-38,还是成功研制风疹疫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威斯塔研究所工作的几位科学家,都通过他们的实际行动切实推进了科学的发展,造福了全人类,他们的功劳值得我们铭记。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科学发展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科学问题,它涉及社会、政治、道德、商业等方方面面的复杂因素。当年海弗利克建立WI-38细胞系时,立志要让这个细胞系成为人类制备疫苗时的标准细胞系,但保管的不善和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争端,都让WI-38细胞系遭到大量损耗,最后已经明显无法满足科学界的全部需求。这促使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们纷纷沿着海弗利克的路线,建立了自己的人胚胎细胞系,如今WI-38细胞系的使用并不广泛,在美国只有三款疫苗还在用它来制备。
-
小波福娃10-30今年这类讲疫苗的书应景推出了不少,这本属于其中比较好看扎实的一本。
-
璃人泪@201108-19其实主要是海弗利克的故事。回想读大学的时候,自己稀里糊涂地做着细胞实验,哪里有一个细胞培养员思考得多呀,结果大学也是白读。人生应该早点规划,会有“如果早点读到这本书就好了”的想法
-
劈头士》睁木08-16微信读书借阅。三星半,读得头大。。。
-
吴情07-25新疫苗的出现远远不是一日之功,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真是复杂到难以置信,科学家、商人、作为监督者的官员,科学进步、利润、公共利益、科研伦理,我们看到天平在不断摇摆。这是关于不为人知的疫苗竞赛的一本书,当然,它也关于许许多多或有能力或有个性或有原则的人。
-
快乐的大脚10-28书中所描写的,不过是几十年前的世界。因为那些生物科学家的努力,我们才能尽可能免于很多病毒的侵略。疫苗的研发并不是一日之功,其中涉及科学家,政府,企业之间的博弈,还涉及到很多伦理问题。不错的疫苗研发科普。
-
J.08-04Hayflick打开了细胞老化研究新领域,培养出大量WI—38细胞为未来疫苗制备提供长久支持,同时竭力让人们接受以WI—38细胞来制备疫苗,直至今天还在生产,整个过程比推理小说还要曲折离奇。官僚主义在哪里都会造成伤害,即便是关切到几亿人的福祉,中间也有很多涉及到道德伦理的伤害,确实是历史的遗憾。想想自己很可能就曾用到过WI-38细胞制作的疫苗,人们习以为常的安稳生活真的离不开科学家们背后百折不挠地坚持和付出。
-
浪紫天涯10-10以人二倍体细胞WI-38为线,讲述了疫苗从研发到上市的故事,时间线主要集中在20世纪,涉及科学、商业、政治和伦理等诸多角度,各大制药巨头如辉瑞、默克等都参与其中,其中,前期疫苗试验所表现出的伦理问题还挺令人掉下巴的,也正是这些问题推动了医学伦理学发展,而现在常常说的科研转化,美国发达的校企合作,竟然也是因为WI-38推动的。另,本书注释和参考文献及其丰富,翻译加分。我觉得我找到了译林一个新系列,从这本看来,这个系列应该也不会差的。
-
马克图伯01-22对于一个像我这样的门外汉来说,非常好看!本书不仅讨论了生物学发展中的伦理困境,和来自政治、社会、宗教的阻力,还科普了许多疾病和疫苗的知识。叙述客观详尽有深度,令人受益匪浅。本书中提到的生物学家和作者都很了不起。
-
六条05-28典型畅销广告书,对于封面所言新冠问世难在哪等问题书中根本没有涉及。而且如果说它是科普书,书中很大篇幅在谈论该不该用流产胎儿做疫苗等伦理问题,以及科学家该不该从事商业获利,疫苗的历史过程,疫苗公司竞争还有监管部门是否有效监管。不是这些问题不重要而是如果科普书大篇幅讨论这些,完全写一本社会学的书去讨论吧,何必打着科普和新冠的广告语呢……
-
Atlas Galt01-03有点流水账了。很多时候技术不是科学进步的最大的障碍,“人”才是。大众对于新事物往往抵触,而科学家也有脾气也要吃饭。
-
Luna3.012-14原以为是个类似《他们应当行走》(小儿麻痹症)的疫苗制备竞赛的故事,但其实讲的是制备疫苗中一个步骤——载体环节的革命。在这本书的主角——WI-38人二倍体细胞系诞生之前,置备疫苗都是用的动物肾脏组织,存在不明病毒寄生的感染风险。后来,海弗利克得到了纯净的安全的取之不竭的人二倍体细胞系,造福全球至少20亿人,而一切都源于一个被堕胎的女婴。全书行文比较啰嗦,海夫利克极限和端粒效应一笔带过,实验新疫苗过程中经常违规拿不知情的病人和孤儿开刀,反智民粹在抵制婴儿细胞制品上的固执有点好笑。(另外,书里说中国现在有自己生产的人二倍体细胞系,源于知情同意的九名堕胎孕妇。)
-
Moondance08-17中间一度很枯燥,熬过去又好看起来。作者貌似写的有点仓促,很多事件有交叉导致很难按照时间顺序写完。缺乏系统的有吸引力的总结,导致不了解历史的读者如我,会不知道,出场科学家谁是大佬,一些科学家就像用过的试管一样被扔掉……很客观很具体,但作为讲故事本身还不够好~
-
最后一代沉树07-27非常紮實的背景調查,呈現二十世紀幾種常見流行病——脊髓灰質病毒、風疹病毒、狂犬病毒的疫苗競賽全景。科學研究只是一部分,還有政府、製藥巨頭、實驗室,這些由各種人組成的機構決定者,每一步都可能成為改變歷史的註腳
-
九章短长04-04本书三分之一的内容是一千多条参考文献,对阅读者毫无用处的,这是目前我读过无用信息篇幅最大的一本书,确实无语。内容上看,第三部分的第四章名为“疫苗竞赛”,可以想象书名的夸大程度。本书偏传记性质,弱科普,叙述琐碎,主要篇幅在讲几个科学家的生平,聚焦于人类疫苗进程中脊髓灰质炎、风疹、狂犬病三种疫苗历史,探讨了医学试验的道德困境和生物科技面临的一些问题(书中主要是堕胎和政府)。综上,内容简介和推荐语太大了,作者完全不是那个思路,也没有试图去展现世界范围内的竞赛,但是讲到的内容属于可读的科普。在这个时间点出版,再加上三分之一的无用信息,很难有好感。
-
爽罗06-30本来写了短评,结果不见了。可能被豆瓣悄悄吃了?
-
绿音儿&外星兔09-11以人二倍体细胞株的开发使用为主线,介绍了疫苗开发中的技术路线之争,安全检验里的黑暗,行政保守主义代价,读完能体会美国生物科技的前沿和对全球的引领,商业化过程,以及政治化困境。写作的内容准确,翻译为很好,在全球新冠病毒疫苗竞赛的当下更值得一读。
-
Seal07-22《疫苗竞赛》不仅科普知识扎实,难能可贵的是,随文流淌着人文情怀。科学是理性的,但科学家充满人情味。他们面对疫情的那种紧迫感,面对科研困难的英雄主义,面对官僚与紫瑶巨头时的理想主义,令人动容。书中,科普罗夫斯基是他研制的脊灰疫苗的第一个人体试验对象。而在这次疫情中,本书主角之一,有“疫苗教父”之称的普洛特金博士,87岁再披战袍,走上新冠疫苗的研发第一线。当然,科学家也是人,并不完美。海弗利克在处理WI-38细胞时,便不免意气行事,结局也令人惋惜。还有当时对待人体试验对象的方式,直让现代人惊掉下巴。比如,在孤儿、囚犯、临终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他们注射风险极高的实验性疫苗,甚至是肝炎病毒和癌细胞。医学伦理从荒蛮到完善,走过来漫漫长路,也付出了巨大代价。
-
vivianna07-22专业科普,讲明白了20世纪疫苗研发的大战。科学不是冷冰冰,某一个人的情感、欲望一旦出现在关键的位置,就所谓改变了历史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