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年
读书评论:
-
Bill06-04想象一下把一套福尔摩斯案件拆分在10多个有血有肉的侦探手里,再以各种表现形式串联在同一本书里(甚至有法医、陪审团角度),这是怎样的掌控力。更不能忽略的是,所有案件和人物都是真实的。homicide组探员意味着兼具正义感、粗鲁的幽默、迎接挑战、团队身份认同,加上警徽和配枪,实在是吸引人的工作。作为《火线》铁粉,更把尾声读得津津有味,特别解决了为啥艾德伯恩斯这个名字那么熟悉的原因,并且很想知道达达里奥客串是在哪一集。
-
fir06-06好看,根本停不下来。1988年巴尔的摩凶案组的贴身记录。细节丰富,叙述也比较疏松,也有戏谑或严肃的总结,放松着看很合适。米兰达警告的虚伪,审讯技巧,唯破案率的评价方式,红球案件,陪审团制度,出庭作证,检察官,夏季案件高峰,职业操守的优雅,加班费的成本控制,官僚体系。在所有这些背景之上,是一个个生动的人。那个漫长熬人的少女奸杀案和主责警探的执迷到最后归于虚无的结局。一些csi和poi里看过的内容再次闪现。
-
Renae06-24你要是把这本书当成小说读,会发现这本书里关于警局制度、关于调查案件与审问、关于庭审的细节描写完全称得上是如何在巴尔的摩凶案组工作的维基百科;你要把这本书当非纪实文学读,你会发现现实比小说无奈。里面好几个探员之间的互动的场景都让人忍俊不禁,不管是Worden的“you are still a piece of shit”, 还是David挖坟居然挖到了Egerton上个案子罪犯的爹,都是这个罪恶之都少有的欢乐时刻。读到Gene Cassidy的庭审,会让人屏住呼吸,生怕正义得不到伸张,紧张的氛围跃然纸上。强推!
-
G109-02没有铺垫,故事又比较零碎,一开始也并不知道这是个非虚构作品,看的有点痛苦。作为一部纪实文学,它足够真实,足够事无巨细,也把每个出场的警探们都写得令人印象深刻。但作者的描写实在是太碎太乱了。发生在巴尔的摩的故事足够精彩,巴尔的摩警局的这些人的故事足够撑得起这50多万字的作品,但大卫•西蒙的写作着实有点拉跨了。
-
凉埃03-31这既是戛然而止也是未完待续。现实比虚构更用力,也因此更打动人。
-
EleanorWang06-21上一次看到这么多翻译错误还是人人的字幕,谷歌都错不了这么离谱,谷歌再机翻也不至于把inch翻成英尺
-
阿萌09-02三星(几乎想给两星)是给翻译的,仔细检查的话大概平均每三行就一个错误。书本身至少值四星,原文相当的美警式cynical——凶案组的必然风格,也算是种避免深渊回望的防范措施,毕竟巴尔的摩几乎每天都要向他们展示一下人性的反义词。作者跟访的一年捕捉到了无数细节,被当年的探长之一形容为“一只隐形的蟑螂,颇为用心地观察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于是众多案件和警探都有了画面感——圣诞节时的“凶案组特供版”圣诞老人和天使、不开空调的夏季夜班众生态、几乎被陈年悬案吞噬的警探、嫌犯令人难以置信的言行等等。对定罪难度的描述虽语气无奈但讽刺技巧过于高超很难让人不发笑。“对美国法律体制抱有充分信心的警探……竭尽全力侦破了一个案件,却只能眼睁睁看着那十二位巴尔的摩的优秀市民把它撕成碎片。”看完后记还被安利了俩剧和一本书……
-
津璎05-09马不停蹄看完了八百页,马不停蹄开始看火线电视剧,好看到马不停蹄,停不了蹄。
-
上海译文社科03-25这里没有“神探”,这里没有“英雄”,这里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但有一群不够坚定却足够可爱的警探,他们维护着巴尔的摩的正义。大卫·西蒙说,“爱它,就要爱它的一切。如果我们对那些问题无能为力,那么至少,我们还可以用智慧和真诚来抗击它们。”
-
夏日阿绯04-22当你抓住一个变态,你不会快乐,因为你我都知道一定还有一百个变态还在逍遥法外。
-
芒果西番莲08-20对拉托尼亚·瓦伦斯案结局的好奇支撑着我读完了整本书,然而.....整本书就像真实的警探生活一样,杂乱,琐碎,无奈。
-
阿呆你个葡萄树04-22仿佛在看一部电视剧,真实有趣,原来警察破案有很多细节是不同于虚构的电视剧的,看完之后甚至想把衍生剧《火线》看了。
-
Tiona06-01买这本书的契机是看很多up推荐,推荐语的“凶杀”“警匪”“毒贩”等等词汇极快的吸引了眼球。但真正读下来发现并不是这样,日记体的纪实作品,加上美国文学的标签,导致这部作品的人物出现突兀人名难记,不一会儿就晕了头。咬牙强忍阅读,结果人物越来越多,算了,如果一本书让你阅读起来很痛苦的话,那就不要读了。可能比起这样的自序式作品,我更爱有所铺垫的小说吧。——毕竟现实世界人物出现杂乱,故事又零碎。原谅我实在对美国文学没有兴趣。(上册阅至145弃)
-
Sam08-13翻译烂得一批,60%像机译
-
惟伤03-27警探也要考勤,车子撞了要打很多报告,夏天大家很暴躁,尸体随着热浪来临越垒越高。在巴尔的摩这个衰败的美国老工业区,什么都已经停止生长了,唯独死亡还在生生不息,唯独“心碎”还在大批量地被生产着。有一些案子破了,更多的没破。堆的像山高的凶杀案只是背景,警探们才是这个故事的主角。光是看他们骂骂咧咧的日常,都很带劲,那是一群游走在生死边缘,有着许多缺点但仍维护着正义的活生生的人。警探与法医、律师、罪犯等的关系,让人感叹谁都逃不过体制这张网,在哪里都一样。大卫•西蒙写的真好!
-
Sound_Fury04-09David Simon写起真实罪案来,黑色幽默令人拍案叫绝,警探见惯各种死状,在尸体旁没心没肺地开着玩笑,但那背后是廉价的生命、巨大的贪婪、不值一提的冲突、阶级和种族矛盾与纯粹的不幸。警探群像的刻画在如此的篇幅中非常成功,每位人物都极其鲜明,互动也非常有趣。纪实作品的好处在于能完全还原出真实世界的复杂性:警探和公司员工一样,受制于警局制度、程序、预算和高层拍脑袋的决策,受限于科技水平和自身精力、考量的有限,加上巴尔的摩绕成死结的毒品问题,种族和警民矛盾,漠不关心或靠不住的陪审团,破案和把罪犯绳之以法都是考验运气的难事。此外,米兰达警告、陪审团制度的探讨也非常有价值。
-
Eva03-20大卫·西蒙在1988年作为实习警探跟随巴尔的摩凶案组深入案发现场+法医办公室等地,巨细靡遗描写每天真实发生在巴尔的摩的大小案件。拉托尼亚·瓦伦斯一案始终未破串起了全书也串起了这一整年。在巴尔的摩这片被上帝遗忘的土地上,平均两三天就有两起案件。炎热夏日致使高温无厘头凶杀案多发。凶案组的警探们各施奇招寻找案件线索、动机、目击证人和嫌疑人。每位警督警司警探极具个人魅力:威严有震慑力、记忆力超群、循循善诱、种族肤色(融入当地)、执着与痴迷等。他们一边用生存哲学隔开生与死之间细细的界线(防止感情用事),一边为受害者找出真凶与确凿证据沉冤得雪。本书记录着凶案组全体警员一年查案破案的苦辣酸甜,替他们发声,为他们正名。西蒙痴迷于见证。他用记录见证巴尔的摩的黑暗与魔幻,也见证凶案组不屈不挠地坚持公平与正义。
-
何适之03-03从行文叙述看,《凶年》的基调十分随性、粗粝与肆意,这让它与市面上那些文字漂亮的“非虚构”文学迥然有别。然而正是这份腔调,捕捉到了巴尔的摩警局里生动的烟火日常,洞察到官僚系统的僵化与呆板如何摧毁个人价值与创造力。那些日后在《火线》里看到的个性探员,都能从这里捕捉到他们的缘起;而大卫西蒙金字招牌式的多线叙事和全景式描写,也在这里有了基本的雏形。有趣的是,读到最后一章时有段对话,读起来似曾相识,噢!这不就是《火线》开场时警探和那个黑人的对话嘛。
-
SashaCosmos03-26非常好看。如后记中所说,并不只是关于一个个案件的故事,而是关于一个个警察的故事。作者的记录详实有趣而不带偏见。虽然书籍很厚,确实需要阅读的耐心,但是每天当我拿起这本书后,不读个一个半小时都不愿意放下。从工作细节到日常交往再到对体制的思考,本书触及了多种话题。书中拉托尼亚的案子直到现在都是我的意难平。阅读过程中,我一直以为案件的谜题会在第一册结尾处被揭晓,然而两册过去,终究留给了我们开放式的结局。但正如作者所说,这就是现实吧。ps:我确实不理解美国民众为什么对警方有那么大的不信任和敌意,这应当被作为个有趣的议题进行研究探讨。
-
路行知03-19字里行间都是浮光掠影的显现午夜,翻看书页,一场冒险警探,罪犯;毒品,枪弹真实的故事,不需要虚构多线叙事,看的心潮澎湃“上帝的代言人”面对死亡,面对生命坚守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