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

读书评论:
  • alexllln
    10-22
    【听】“无知”来自于“有知”。首先“有知”至少2种,第1种是知道有ABC..XYZ这些知识的存在,第2种是把知识联系起来,例如A-C-E和R-U-K-B分别是一种不同的应用型知识组合(由于乱序和数量不定,加上知识不仅限于A-Z、还在研究中不断发现全新的知识,因此应用型知识组合的数量是持续增加而接近无穷的)。那么无知也至少2种,第1种是还没知道ABC...XYZ这些目前为全部的知识的存在(别忘了同时还有Z以外的新知识在持续出现)。第2种是已知多少的知识,但每遇到一个新情况,此时就对应出现一个新的应用型知识组合。在最终解出这个知识组合前,即为无知的状态。因此如果说“有知”是无穷的,那么“无知”也是无穷的。(另一种的有知无知的常见分类方法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在此不展开。)
  • 深情的艾老师
    10-14
    1. 我们人类天生就是一种因果动物,我们会本能地为这个世界建立起一套因果关系,在孤立的信息之间,建立起连续性。2. 人类是一个被无知定义的物种。很多被我们视为缺陷的东西,它们也许也很宝贵。
  • 鼻涕牛儿
    05-21
    3.5,不是特别能读下去,看到2/3的时候放弃了
  • 油菜花
    02-23
    澳大利亚知名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就“无知”这一主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和授课。在由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联合创办的MOOC平台edX上,这门课程获得了来自众多的关注和赞誉。无知关乎每一个人。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娱乐、生活中,无知同样无处不在。《无知》提供了一个整体框架,来帮助读者理解如何看待无知,如何处理无知。两位作者指出:每个人都需要无知,否则就不可能有新的发现;每个人都可以善用无知,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掌握主动权。不管你在哪一个领域学习或工作,这本书都将为你带来收获。
  • 喵星特工
    01-07
    四星半。知识量很大,可以当成是一个围绕无知进行的思维导图,发散的很广,但有些点拓展不开,并没有给出很与深度的解答。
  • ace
    03-14
    无知存在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起怎么避免无知,更重要的是认识到无知的可能和无知的意义(悬念和模糊地带,和老子里面说的虚实一样,留白能更体现出主题来),做计划的时候多考虑到预设不正确导致计划失败的可能并且做好预案,有些事可能做不到就先不把话说满。
  • Link
    11-29
    所以说思维方式的转变非常有必要,最基础的点就是别拿相关性当因果性,明白这一点,至少少被骗70%。
  • 小丸子
    11-24
    什么叫常识?它的本质,其实是被封装的二手知识。也就是,把那些前人发现的知识,封装在一个极其简洁的结论里。它的好处是,我们不必亲自校验每个知识,传播的效率提高了。
  • 败家
    02-14
    无知的重新定义,有效的关联避免信息孤岛,又需把握关联的度避免赌徒缪论。知道引发的新无知,无知才会知道
  • 嗯.
    01-10
    常识这个东西,仅仅是知道,而不理解,不相信,也算一种无知。本书认为,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有些知识,也许就不该被知道,存疑
  • 哆啦大胖
    10-27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无知到底是怎么来的?从某种程度看,无知其实是社会发展的副产品。首先,它跟知识之间,互为容器。这就导致,一旦一个知识产生,必定会引发更多的,值得探索的问题。其次,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为了增加知识传播的效率,为了避免某些风险,或者出于某种利益动机,这些目的都会有意无意地创造无知。我们人类天生就是一种因果动物,我们会本能地为这个世界建立起一套因果关系,在孤立的信息之间,建立起连续性。应该怎么完善自己的信息观?我们说了三个建议。首先,你不能只观察某个孤立的信息,你要在不同的信息之间,建立起联系。其次,这个联系不能过度,要避免赌徒谬误。最后,面对那些不了解的领域,我们也许无法成为专家,但至少,我们要学会鉴别专家。
  • Jimmy47
    10-25
    得到听书:1. 无知到底是怎么来的?从某种程度看,无知其实是社会发展的副产品。首先,它跟知识之间,互为容器。这就导致,一旦一个知识产生,必定会引发更多的,值得探索的问题。其次,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为了增加知识传播的效率,为了避免某些风险,或者出于某种利益动机,这些目的都会有意无意地创造无知。2. 应该怎么完善自己的信息观?我们说了三个建议。首先,你不能只观察某个孤立的信息,你要在不同的信息之间,建立起联系。其次,这个联系不能过度,要避免赌徒谬误。最后,面对那些不了解的领域,我们也许无法成为专家,但至少,我们要学会鉴别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