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前的欧洲社会与经济

读书评论:
  • 无晓
    05-15
    结合之前读过的《永不停歇的时钟》,欧洲人的思想中早早埋下了机械学的种子。也许是自然资源条件的不足逼迫欧洲人打开了自己的世界,充分的跨区域贸易,赋予了他们观察、记录客观世界的能力和意识。 作者引用了较丰富的宏观数据描述工业革命前的欧洲社会的生存状况,有助于更生动地理解工业革命对欧洲社会甚至全世界的深刻影响和改变。
  • 的黎波里智术师
    12-26
    文字其实挺简略的,运用了很多图表数据,然而,考虑到本书年代稍早,数据部分是最容易得到补充和修正的,虽然征引了一些文献,但抛开数据,勾勒的全景就有点单薄了
  • 1
    04-07
    十分清晰地串起了我堆积在记忆角落里的零散知识。一些有意思的点:西班牙失败的经济策略令其陷入债务危机,意大利被战争和瘟疫打断发展进程,手工业与金融中心地位被英国和低地国家代替。城市作为罗马遗产的记忆存留:文明与野蛮的对立。不同地区的城市角色:意大利城邦公社下农村作为城邦的外延,逐步封建化/法国被王权驯化的城市+香槟地区的贸易衰退导致巴黎成为唯一中心/德国自由城邦与乡村的二元对立。金融产业的发展+价格革命。人口大规模下降与工资上涨+能源危机作为工业化的助力。人口停滞的原因:原子化的家庭构成+极高的城市死亡率。
  • 牢骚大王历险记
    01-16
    1.8-1.15 如作者所说,欧洲的技术靠移民传播,且中世纪欧洲大陆没有傲慢的资本,因此新技术能传播与创新得更广更快。
  • φαρμακον
    12-02
    原来以为会是叙事为主的历史书,但没想到作者是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以静态概念和动态主题两方面展开的分析。之前从未读过这类书,所以面对书中许多细致的统计图表有些不知所措。不过还是有颇多收获:(一)科学与技术在文艺复兴之后的结合,预示着科学不再作为哲学,而是在现实中发挥重要作用。(二)瘟疫、战争、政治形式和商业制度影响着贸易中心的转移。(三)英国为何后来居上?思想上开明、系统的理性主义;善于在军事、贸易上转变不利条件,把握有利条件;长期的商业活动和暴力掠夺。(四)商业的繁荣和强大的竞争力,往往体现了整个社会的活力和竞争力。(五)工业革命前,西方逐渐让获得利润成为纯粹的世俗事件,这是其走向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以这个标准看,很难将封建社会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看作是未来技术革命的契机。
  • 4G小u盘
    12-02
    整体低于预想。数据,理念老旧,框架文笔有可取之处。
  • 麻烦你,我要鱼丸粗面。
    12-12
    本书大量表格。可供数据引用。如前言所说适合普通读者和经济学本科学生。看了这本赞誉工业革命的书,接下来,找本反思工业革命的书来“平衡报告”一下哈
  • Dussardier
    10-31
    较早的经济史,后半部分不错
  • 马伦戈
    12-07
    极佳的经济史入门书。材料广博深刻,却不会显得松散而无组织;有一定粗线条的框架(需求端、供给端、静态特征、动态变化)但不会让理论切割痕迹太重。
  • 橙淡淡
    03-11
    像读了篇不明觉厉的论文
  • 雪斋随笔
    02-15
    非常有趣的一本书,结构清晰,分不同章节阐述了关于工业革命前欧洲的各种情形,拓展人的视野
  • 工业先驱萨鲁曼
    02-11
    很多信息和观点已经过时了,还有一些成了常识,剩下一些给人信心—你自己瞎琢磨那点事50年前早就有人想过,举两个例子:1)“可利用土地(或资源-能源)对人口的比例是前工业社会实际收入水平的 主 要 决定因素。”(成天谈制度贪天功的人一般会绕开) 2)“煤和铁在工业革命起源中的关键性作用远大于棉花...工业革命早期的棉纺织机械更适合作为旧工业演变的一种附属物,而不是像通常表述的新工业的开始。也许会没有克朗普顿和阿克莱特,但仍会有一场工业革命。”(否认断裂的人比如杨小凯就喜欢搞模糊)要说本书最明显的缺点那么它仍是欧洲中心论的,一个简易识别方法就是只谈内因。
  • 刘小胖YO
    05-23
    看完了。这本书真的非常不错。这本书是在很久之前写的,但是并不代表里面的内容有任何过期或者老化的感觉作者是非常非常有名的研究经济史的大佬,在2000年已经过世。奇波拉有意在本书中增加论述,将一个概念、一种方法的来龙去脉都告知读者。因为本书的目标群体是学生或普通的读者,所以并没有很晦涩专业的词汇,也没有特别高深卖弄的语言(有些书读着就知道她在卖弄)这本书真的推荐给大家看
  • Nelly.L
    03-13
    “不提及名为工业革命的大动荡,就无法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但是工业革命仅是最后阶段,是公元第二个千年的那前700多年欧洲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本书旨在对人类发展做一个最新的、文献充分的总结,而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正是从中出现的,伴随着所有的幸福和苦难。”很少有一本书仅仅用前言的第一段话就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一路读下去,佩服作者在宏观数据和具体案例之间游刃有余的写作技巧,起码我是读得津津有味完全不觉得枯燥。奇波拉很好地解释了社会运作的基本逻辑,以及前工业社会因种种条件限制与工业社会相比呈现出的巨大差异。就欧洲史而言,这是一部很“唯物主义”的,从实操层面剖析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社会的作品。
  • 星月神话
    12-01
    本书关注的是前工业化时期欧洲的社会和经济的运行方式,从静态分析和动态描述两个层面来分析在工业革命到来之前,从一个相当长的时段来说明是什么因素促成工业革命在欧洲的爆发,工业革命在欧洲的起源可上溯至11和13世纪伴随着城市公社兴起的思想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工业革命使历史进程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使欧洲的经济和技术突飞猛进,然而随着欧洲的剧痛引起的诸多反响,最后作者提出的疑问引人深思:由欧洲开创并随之传播到世界各地的那种文明还有希望吗?本书虽然针对的对象是学生与普通读者,但对我们了解前工业化时期的欧洲无疑会是很重要的一本书。
  • 吴情
    11-27
    没有重新建构理论模型阐释工业革命,但对如何接近,乃至试图处理工业革命这种宏大命题提供了示范。面对不均质的复杂的欧洲,任何范而论之的说法显然都是值得怀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