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年:1945

读书评论:
  • ありちゃん
    09-20
    在很多文学作品里读过对抗战胜利夜的描写,这本将空间扩大到全球、时间扩展到全年,用细节去overwhelm读者。很多值得分析的sub角度,比如很多国家都会惩罚“与敌人通奸”的女性而有意忽略懦弱的男性,比如历史始终富延展性,从没有哪一天是完全的结束,也从没有哪一天是真正的开始。
  • 苏南
    12-28
    大战结束了,政治角力才刚开始,几个大国组成的小圈子在明里暗里的较劲中走进冷战,人民被释放了积压已久的情绪,是情欲,也是报复欲。每个所谓的胜利者都想在这混乱局面下占尽便宜。秩序的重建看上去遥遥无期,现代世界在一片混乱里迎来了诞生的时刻。
  • 欢乐分裂
    01-12
    以满目疮痍的1945年为横切面(参照罗西里尼《德意志零年》),盘点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覆灭后的政坛格局,似乎人人深信旧世界已坍塌,怀着“决不让历史重演”的决心期待新时代元年的开启,从性的觉醒狂欢到物质的大肆捞取,分崩离析的碎片世界亟待“救世主”的强力粘合。“所有阵营都在打来打去。所有派别都会与外来势力结盟。”战前战后莫不如此,政治寡头们忙着划分地图,城头已换大王旗——打造全民抗战神话,洗白各类战犯,各种主义间的互撕,弱者践踏更弱者,报复暴力事件频仍,披着伪善外衣的种族歧视,犹太人依旧被嫌弃;西方对共产主义的幽灵的忧惧,冷战悄然拉开序幕,正如莱维所说:“战争从未结束。”笔墨着重于美苏英法中于此转折年份的表现,及其各自“前/后殖民地”的过往与将来,宏大叙事之外的细节补充虽零碎也好看。
  • 常非常
    11-16
    马上又要到了大崩溃的时代了,看这种书给人的安慰可能就是“人类一直就是这个屌样,从来没有变好过,但是其实也没有变得更差”,当然,工具升级了。
  • 舞池里的塔西佗
    08-04
    全景画般地展现了战后一年的各种景象,是全球视野的《拥抱战败》。尽管作者刻意避免在叙述中发表个人的评论,也没有做更深入的政治历史分析,却客观地展示出了欧洲无可避免的没落。
  • 千江阅
    12-02
    世界大战结束后是性狂欢,报复清算,内战,权力争夺,所有国家都一样,人性本无差别。喜欢作者这种写法,内容宏大,却既不轻佻,也不沉闷,毫无修饰,读来却如小说般畅快。
  • timeregister
    10-22
    让大家看看,战争的结束是什么样子的,残酷的战争,结束一定也是残酷的
  • 1997xhp
    07-20
    就迫害平民的战争罪行而言,老大哥和日本并驾齐驱,后来者居上。
  • Jane Sun
    12-04
    通常理解的1945年是一个令人喜悦的一年——纳粹和日本帝国的覆灭,各国的抵抗与反击没有白费,共产主义普世理想的火苗也准备燎原等等。然而这底下的人性的强烈冲击交织、无秩序乃至正义不可能得以落实之下的疯癫与报复等往事却也不能够被忽略。一切都被打乱了,一切都需要重组,和平主义与乌托邦也因此而涌来。但这终究不敌人类内心深处对他人自然的怀疑和敌意所带来的冲突。如作者所言,现实是灰色的,但也是平淡,当下能做些什么才是重要的。尽管,有那么一刻、不止那么一刻,人类有共同的回忆,那一回忆告诉我们——都是一家人。
  • snow
    01-27
    《零年》是对作为二战尾声的1945年所发生的事的回顾,它突破了二战史宏大叙事的标准写法,进入这段历史中的模糊、暧昧和灰色的地带,让我们了解到我们所熟知的现代世界是怎样在一场惨绝人寰的全面战争后,从一个满目疮痍的一切归零的状态诞生的。在1945已经过去70年后,这本书的部分内容依然有着不能承受之重,让人不忍卒读。
  • 彪悍小圆头
    02-02
    2016读完的第一本书,用现代社会的开头来开启这一年吧。《万历十五年》的写法,世界观很大,而且,我党对出版物的审查真是比电影松多了。
  • 阿巴厮
    02-23
    视野是比较大的,史料比较细碎。感觉总结归纳概括展望的挺好的,就是深度嘛,有点小清新了。总体还算好看,现在的一切都很难得,历史的车轮也希望不要太快把我们碾压过去。
  • SWX
    02-25
    这文笔你们怎么看的下去的。
  • 57
    09-08
    比预期读得快,因为一贯地对史实、故事不敏感(不停顿)。主线很清楚,没有颠覆什么主流讲法,但提供了大量alternative的叙述,历史进程中逐利、自私、矛盾、机会主义的部分,多是不意外的人性的犹疑与纠结,许知远总结得不错,“历史的暧昧角落”。理想写作之一种。
  • 低端XC亲自
    07-23
    零碎直白而锋利。对二战的记忆在功利的求同去异后已经显得伟光正过头了,同仇敌忾强化认同,剧情再残暴也政治正确。但历史显然不是那样的。犹太人从集中营死里逃生,家中的财产却被波兰人洗劫一空;铁托,那个跟斯大林叫板坚持独立自主的伟大革命家,他的游击队屠杀了两万无家可归的克罗地亚平民;丘吉尔向欢呼的人群摆出那个典型的V字手势,而昨天他刚向斯大林承诺会把变节者遣送回国。政治往往沉湎于宏大叙事而忽略掉那些直指每一个人内心的阴暗。看了一半的时候觉得人性是个贬义词、兽性的同义词。看完以后感觉稍微好些,但转念一想对历史的正面阐释可能也只反映了一种信念和态度。“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努力活下去,或者安心投水自尽。等我有了孩子,他会知道历史是这样的
  • M_昊
    04-22
    在美国交换时,房东的母亲是位美籍日裔的老太太,出生于川崎。在1945年那一年,她听到了裕仁天皇的终战诏书,曾经所坚持的信念破碎,她的世界变得满目疮痍;也是在那一年,她遇到了他的美国大兵丈夫,并随之来到美国,她的世界变得满怀希望。1945年是她的零年,也是你我的零年。一个世界走到尽头,而另一个世界的帷幕才渐渐拉开,在这个过程中,现代世界得以诞生。真实的人性是复杂的,正义的实现也毫无完美可言,对此,心平气和地保持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予以心平气和的接受,或许是这本书所教予我的。
  • Zhuo
    12-19
    背历史书的时候总会产生错觉,以为一场战争的结束与胜利就是一个日期,一个固定的点。然而投降仪式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告捷,背后的势力暗流涌动、对民族记忆与文化的修补、对乌托邦般未来的幻想与破灭,这一切才刚刚开始。战争是一段完整起伏的历史,用很长时间酝酿,用更长时间平息,个体命运在历史面前几乎没有自由选择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