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的夏日

读书评论:
  • 润泽孤夜
    04-06
    对历史人物的描写较为客观
  • 04-28
    7月份的汉口,确实是地狱
  • ⚡️
    04-27
    用外国人的视角看历史中的中国,尽管不是全景,观察者也显然不是任何意义上的中国迷(不了解也不想深入了解中华文化),但作为一个理性的“知情人”,风土人情之外,他笔下的近代中国的确显示出一种并不为我们所熟悉的天真的野心。偶尔也会感到作者的敏锐,即使无意深入,但也不时触及到一些近乎表象的民族特征,比如“在中国,只有一项宗教性风俗习惯是全中国人都要遵从的,那便是祭祖!”特别想说的是,这本书的注释也很有看头,不要轻易跳过。
  • 依筐
    04-26
    古体德文翻译成现代德文再译成中文,译文能有此质量作者真的有心了。戈德曼对中国人文风情的记录很详细,特别是衣着和家居的记录让我印象深刻,跟着他的文字脑子里能立马描绘出百年前的景象。虽然书里记录了戈德曼与一些政界高官的交往,但本身史料价值不高,倒是戈德曼对中国政客和文化的调侃令人会心一笑,德式冷幽默历经百年威力不减。
  • 江海一蓑翁
    01-20
    德国《法兰克福时报》记者保罗•戈德曼于1898年夏天对中国进行详细考察后、写下的随笔实录合集,一方面因为涉及包括李鸿章、张之洞、荣禄、王存善等或知名、或相对次要的历史人物的印象实录以及当时中国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第一手鲜活情况报道而颇具史料价值,另一方面也基于其作为他者的人类学眼光,能补充国内同类史料在记述和视角上的不足,同时其对于中国大转型时代困境的症结分析与渊源分析,也颇具参考价值。而本书译者历经波折、将本书从书籍海洋中发现和翻译、并最终成功推出中文版的过程,也堪称传奇,让人敬佩与动容。
  • 竹圃
    01-17
    翻译的文笔很好,想必原作也应生动如许。里面还出现了俺滴家乡,许多熟悉又陌生的细节。对于晚清中高级官员接见外宾的流程都有详细论述,蔡钧部分可与《外交辩难》互证。对道台一级的认识有偏差,曾多次提到道台是“一省长官”,甚至认为道台比总督还要有实权。其旅行尾声正值戊戌政变,也留下较珍贵的记录。有一些对华的偏见认知,而作者的身份又刚好是记者,想必其记述对于海外的中国认识自然也会有一些影响。
  • 六平斋旧主人
    01-06
    19世纪末德国《法兰克福时报》记者的中国之行,记录了晚清通商口岸城市社会风貌的方方面面,也给今人留下李鸿章、张之洞、荣禄、谭钟麟、蔡钧、王存善等人物的时代剪影
  • 胡桑
    01-24
    一百二十年前德国人眼中的中国“世纪末”:各种力量撕扯着的中国,在德国人的旅行中,一切仿佛是浮光掠影,却又烙印着抹不去的时代印痕,香港、上海、汉口、天津、北京诸城或变动不居,或死水微澜,而荣禄、张之洞、李鸿章的身影穿行其间,在列强纷争的紧张氛围中,竟有些生动。
  • 橄榄耗子
    02-05
    文字优美流畅,叙事细腻丰富,观察力敏锐,描述细致入微,感觉是在看一百年前的纪录片,场景再现真实可靠,只有一点,作者会时不时流露殖民者的主导性,不过,比起对中国人的友善来,大可不必介意。……虎年春节读到的一本好书,阅读过程非常愉悦,强烈推荐。
  • toeyc
    03-17
    三星半,欧洲中心论下的东方游记,能一窥那个时代的风貌,尤其是殖民地地区。与中国官员的对话,呈现了和印象中不一样的晚清政治人物
  • 十年九夏
    02-27
    清晰的社会风貌,也有鲜活的历史场景。通过外国记者的眼睛,可以看到1898年的风情与故事,专业精度读则可以验证某些史料和细节的真实。
  • 冥王星党组书记
    03-03
    “他者”视角,是阅读这类作品最迫切的需求,1898年发生了很多大事,古老的东方帝国行将被时代剧烈地冲击,在一个德国记者的眼中和笔下,它当年的样子可能和我们既往了解的有很大不同。偏见是肯定有的,比如北京一章,作者竟然怀疑中国人把肥皂当成高级食材,但更有趣的内容也比比皆是,比如讲德国军事教官和中国官员的互动往来,再比如英法德比等列强在南方争夺铁路建设权的鸡贼,这些都是中国人的书里不太常见的,就算有所涉及,也没有一个外国人(他者)尤其是记者先生写得有意思。最后,感谢这位翻译杰出的工作,如此顺畅的译笔,让我想借用胡适给赵元任信中的一句:“伟栗,我要接吻你一百次,谢谢你”
  • 腰腰〇
    02-20
    1.带着现实的答案读这本书,戈德曼的好些预见都挺准确,观察也很深入。2.戈德曼很幽默,译者文笔也很好。3.“如果精神上已经开始迈向曙光,所有的暴力都将失去力量”,这句话敲击着我。
  • Blodughadda
    02-14
    选读完毕,个人感兴趣的细节。对晚清外交感兴趣的此书会大有所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