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之城

读书评论:
  • 妖刀
    05-15
    翻译的很好,以为是讲加尔各答的历史,略失望。算作者的生活记录吧
  • 封小白
    05-18
    那些无法领略属于自己城市的美好与奥妙之人,断然也无法轻易探索到其他城市的精髓所在。对于故乡而言,即是:了解故乡,才能懂得留下。你了解你故乡的呼吸节奏吗?
  • 闰闰
    06-16
    首先,非常佩服,作者有如此浓烈的乡愁,而且还回去了,其次,更佩服的是他的配偶——德巴,本来也没有在加尔各答生活过,此时的新德里也远比这前殖民地首府要强百倍。加尔各答的街头,百年没有什么变动,完全不需要去勾勒深处的记忆,一眼即可呈现今日昨日,也可看到明日。不得不说,英属时候的印度,以及孟加拉邦等,繁荣过,但贫富差距始终存在,白人是过客,高种姓有选择,留下的只能是低种姓。比起之前台湾作家谢旺霖《走河》,更加走近了恒河之中这一史诗之城“加尔各答”,可能就这样走下去了。
  • 虫子
    05-15
    虽然生活无非就是流水账 然而写作还可以多一点凝练 如果只是简单记录自己的日常 倒不如手持摄影机拍成梨视频有趣 这么厚的书 做成简装 阅读握感十分差 不建议去过加尔各答的人看 更不建议没去过加尔各答的人看 另外 这类非专业非历史非社科非文学的个人口水文真谈不上翻译
  • Celia
    05-04
    与德里相比,加尔各答是一个更具话题的地方。只是如今首都是新德里,加尔各答如同没落的贵族一般,无法重现昔日辉煌。作者带着儿时的记忆与眼前的现实交织,为读者呈现一个颇具个人特色的加尔各答,在这个城市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立足之地。翻开本书,如亲临加尔各答,与作者一同游走在那个古老的城市街头。
  • παραδοξολόγος
    04-17
    起先編輯微博私信我索取一幅印度的攝影作封面(我不曾去過印度,也許Ta是多年前見過我的尼泊爾攝影),但我沒查閱私信的習慣也沒提醒隔了很久人家書將出才看見,獲贈此書。作者是耶魯政治學博士,書挺好。
  • 暖暖,内含光。
    05-16
    看完它,我也想给自己的家乡写一封温柔情书
  • Lichtung
    05-18
    在异国成长的幸运儿啊,你何时才会明白,乡愁不过是一场后殖民的想象?
  • 羊迪迪
    08-14
    22岁从普林斯顿毕业之后,没有选择投行、咨询顾问的精英人生,而是怀揣做点什么改变世界的理想主义情怀,回到破败老旧的加尔各答,成为一名报社记者,拿着每月不足两百美元的工资,每天处理停水停电的琐碎小事,整夜失眠,一度陷入精神危机。在耶鲁念完博士之后,却再一次回到加尔各答,和祖祖辈辈生活着的故乡的过去和现在,和运河对岸窝棚区的贫民,和城市的各个角落建立起深度连结。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能称得上是好的生活?亚里士多德的答案是在有公众和陌生人存在的场合建立起一个世界来,作者也提供了精英话语之外的一种可能性。“只知道输赢的人生是很可怜的,年轻人不要把自己放进那种贫瘠的评价体系。”
  • 文森
    05-20
    2020年5月。“城记”始终是值得挖掘的一类题材,以返乡逆旅的方式打开,第一视角非虚构,代入感甚强。史诗断非从历史的天空直降,而是从人间细细密密织就。英人宗主留下破碎的大地,时代、阶层、民族之间难以弥合,而又实在一体共存。记者职业的敏感,异乡归客的视角,兼之扎实的直接采访,恰使作者兼得微观深入与宏观俯瞰,遍历街、坊、巷、河、桥,如栩寻常人物粉墨登场,街头画卷铺陈具现。个体的精神史、城市的长绘卷、帝国的侧缩影,三者同步展开,意象丰富而协调,遐想与跳跃自然,引申妥切,使文本层次丰富,张力十足。折戟沉沙,觅其未销,恍惚间,穿行于过往幻象与鲜活现实之间,历史维度与现世维度竟得重合。站在这个东西方并新旧时代的交汇道口,只觉史诗不在于追史,而在于现存。同龄见左手上海、右手纽约,偏偏加尔各答在停滞中永生。
  • 恶鸟
    07-07
    26万字的大长篇,除了奈保尔给我印度比较详实的描述,库沙那瓦·乔杜里算是第二个,当然他重点以报社记者的角度,描写了加尔各答的方方面面。
  • 薯片只要原味的
    05-11
    我觉得特别好,无论是切入的视角,语言的编排还是译者的文笔。加尔各答本身就充满话题性,何况作者作为一个在美国和印度之间反复往来的凝视者,他的观察又更加具有深思的意义。印度在一定程度上让我关照到自己的国家,不论是现下的困境(小处着手就是应试教育,城市治理,大处来说是底层思想观点的撕裂),还是历史的回望(英国殖民的后续影响)。两国互相看不上,但在近代资本主义市场全球扩张的浪潮中,分享着共同的命运。笑,说个有趣的事,认识的右派分子和左派分子,统一都嘲笑我“小布尔乔亚”,最近一直在反思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真本书的最后一章恰好也提到了,真就,小资产阶级活该被嘲吧(如此巧合
  • 幽灵不会哭
    05-17
    乔杜里拥有最完美的观察视角,对于加尔各答,他既是主人又是过客,阅读中总是会联想到在杜尔迦女神节期间游览加尔各答的那些时光,这个城市被雨水冲刷的印记,迷失在那些迷人的小巷里,乃至在大理石宫殿吃的闭门羹,自己的记忆和作者的文字在不经意间重叠,当然还有街头那触目惊心的贫穷和沾满烟火气的市场,最早通过泰戈尔、雷伊和伽塔克认识了加尔各答,之后知道了这座城市背后的分离与死亡的痛苦,也更加理解了孟加拉文化中的超越绝望的热情,乔杜里的加尔各答是私人记忆与现实落差间的平衡,是人生价值冷与热的较量,更是理想主义失落年代的自白,但就如永远无法扭转的时间的洪流,恒河依旧流淌,历史仍然暧昧,这座史诗之城仍旧车水马龙,光荣的逝去,但在那些街头小巷里,加尔各答的新生已经开始,相信我也会和作者一样重返这座热血之城
  • 晓林子悦
    04-29
    作者在印度长大,90年代随父母移民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回到加尔各答《政治家报》工作两年,又回到耶鲁读博,然后仍然回到加尔各答工作,妻子也是耶鲁印裔博士。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离开-回归-离开-回归的印度人,这样的纠结回复隐藏奈保尔式的复杂心绪,印度人随地便溺的恶习也让他感到羞耻,作者与印度的关系更盘结,他的亲族有许多居在印度,他们感情深厚,写外婆葬礼与童年的部分很动人,印度的家族观念和繁衍观与中国很相似,作者眼里的印度有古老陈旧的一面,也有他对“学院街”等文明繁荣新气象的描摹,他写人、写事、写回忆,写正在经历的,写他以记者身份观察的社会现象,写观念碰撞带来的思考,那种局外人同时在场者的眼光,让这部作品呈现的个人选择的彷徨与对故乡的流连仿佛成为印度这个国家现代化矛盾的缩影。
  • Blade King
    04-13
    文笔好译笔也好。对这种无处可寻又无法逃离的感情非常有感触。作者个人情感与城市的深度交织,也想去加尔各答看一看了。
  • 吴慢慢
    05-12
    对印度十分陌生,加尔各答更是。印度通同事说这书要能把我鼓动去趟印度算是值了。它成功了,单「学院街」一章就令人向往,不自觉地跟随作者的笔触拼凑出一幅时间流动的三维地图,装着记忆中与现实中的城市。除了书写不复往日辉煌的前英殖民地首都的城市风貌和历史文化之外,更令人动容的是对家族变迁、友人交往以及记者生涯的记叙,这里头许多人同样经历过去国怀乡与回归,保有一方理想主义者的真空地带,缅怀着未必相通的城市记忆。读最后三章差点泪目,为一个故土的陌生人挽不回历史、看不清现在、改变不了未来的悲鸣,但也正因为与故土若即若离的关系,让他可以大胆地发出这番喟叹,而不必陷于现实泥淖无法自拔。写完这本书,作者算是给「我为什么回到加尔各答」这个问题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 Planetes G.
    04-09
    加尔各答完全担得起“史诗”二字,因其历史本身就是一段移民史。这样的城市会让你看到,人类是如何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停迁徙,又是如何与迁徙带来的乡愁共生共存的。要说这本书有什么特别,那便是它由移民又归乡的年轻人所写,为自己的城市所写,书中境遇几乎是每一个离开家乡去外地寻求更好发展的当代人的境遇。客观来讲,文化相对弱势群体的历史往往由文化强势群体去言说去定义,但他们自己又怎样看待那些历史,怎样审视所处城市的变迁呢?我想,每一个人,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去书写自己看到的以及理解的,属于自己的城市志。(这样讲好像有点沉重,但事实上这本书写得相当有趣,加尔各答的街头可谓惊喜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