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
读书评论:
-
Neflguria02-25把历史学学术那枯燥繁琐的数据分析与文献引用发挥到极致的一本书……
-
陈毓秀02-03后面的太琐碎了,没有认真看完。
-
池初02-02书就不说了,非常经典,虽然其中不少观点已经被更晚近的研究修正了,但史料与推论结合的方法还是值得学习的。单说翻译问题,后浪这个版本比中华书局2008年版强了不少。中华书局2008年版很多地方都是生硬地直译日语原文,有的地方能看出日语的语序和用词,甚至出现了“曹操只不过是汉朝大臣的丞相而已”这样的笑话,明显是日语硬译体。后浪的版本在这方面好得多。
-
经济人读书会09-13宫崎市定作品,算是他科举研究的前传。他的科举研究,部分带有普及性质,这本就更学术了,因此也更为厚重。提到九品中正,今天很多第一印象就是这诞生了门第,其实不然,正如钱穆所言,“先有门第,九品中正是以门第为护符的”。关于九品中正制,后代学者还有不少更迭。但是看宫崎市定的研究,我读来更有心得,是他对于中国历史的整体感,比如对于贵族豪族的博弈,中央和地方的离心力向心力,等等。书中,他不仅谈到从汉代到唐官制,兼论各朝得失;从他叙述,不仅有力透纸背的冷静中,更有深潜对历史学的激情。——推荐人:徐瑾经济人读书会发起人、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
-
珀斯11-25历代选人用人面临同样三大难题:人物难知,爱憎难明,情伪难辨。任何制度设计都是各有利弊,没有恒定不变的制度,也没有一贯到低的优良,任何制度发展都要与时代发展、社会变革适应,否则就是刻舟求剑。魏晋时期,追求门第出身,官品清浊,高论玄远,这是典型的刻舟求剑。一旦人才无法流动,贵族成为游手好闲的浪荡子,一无是处,制度成为死水,这时候再谈贵族精神什么流变创造,啥都不中了。
-
不饿霸06-01曹魏创造出九品中正制,本意是吸收有才能者为己所用,建立一个拥护自己的官僚集团。但魏晋之际贵族的势力已经相当强大,该制度很快被贵族攫取了控制权,建立大中正,地方乡品不再依据个人能力,而是出身门第。于是一个连绵三百年的大内卷时代到来了!九品官人法屡经改造,一开始分清官浊官,建立贵族的游戏法则。接着贵族之间开始竞争起家官,一流世族从六品秘书郎开始,其他大族则不断依据自身利益向下侵蚀,夺取最好的位置。九品金字塔形成流内流外等乱七八糟的等级顺序,寒门寒人没有出头之日。南朝开始君主集泉,通过舍人等小官夺权。梁武帝改革,形成十八班制,确立了士族为核心的游戏规则,另一方面他不以出身以学识当做评价的法则,成为后世科举的先声。九品制直到北周隋朝才被军功集团彻底摧毁,但贵族制依然存在,隋的激进改革也葬送了自己。
-
Palomar07-03与其说是对于特定制度的研究,不如说这是一本社会学史。本书的论述以贵族制度为主要脉络,阐述从汉代到唐代的贵族制度演变,进而考察九品官人法的制定、发展与瓦解。
-
宝木笑08-09宫崎市定确实是大家,当其潜移默化地将九品官人法转到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与中世门阀贵族沉浮兴衰,读者也在心中隐隐产生一种读历史著作时的独有共振。那些貌似古旧而冰冷的记录背后,其实是一个社会肌体和社会成员无数代生生不息的痕迹。九品官人法发展到后期确实成为了一种堵塞社会上行通道的顽疾,然而我们对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误解。其实九品官人法一直秉承的是“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的原则,最初为的是解决征辟察举制度覆盖面太窄,容易成为特权私物的弊端。而且,九品官人法在实施中的标准是“实践检验人才”,强调的是“实察”和“风评”,也就是深入检验这个人在自己生活环境中到底能力和品行如何。设想永远都是美好的,现实却永远都是残忍的,“人性”才是横亘在一切中间的鱼肠剑。
-
后浪07-24日本“京都学派”史学巨匠宫崎市定的代表作,魏晋南北朝隋唐政治史、制度史的必读经典!
-
罔两02-01宫崎在首章把从汉至唐的选官制度做了概述,是全书之核心,重要的看法和逻辑关系说的很清,后几章从汉、魏晋、南朝(总)、梁陈、北朝分而论之。从分章来看受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影响不小,总体脉络是沿着陈先生来的,只是在其中加入了官品乡品等的举证而将普遍认识下的九品中正制度重新解释为九品官人法,这也是宫崎自我称道的地方,举证之严实令人嗟叹。/ 关于九品官人法屡次贵族化是官僚化与贵族化的抗争似乎有些太形而上了,所谓的官僚化其实不过是新贵贵族化的手段、从旧贵族手中争取蛋糕的重新分配权而已,所以一切不彻底的与贵族化割裂的官僚化最终都将变为新的贵族化,故而隋唐科举打破选官的壁垒是历史之一大转折,一旦活水流了进来,再想开历史的倒车就很难了,只不过一切新的东西久了之后都会变为另一种桎梏而已。
-
4G小u盘02-01南朝制度嬗变待二刷。1.将个人与其背后宗族亲戚当做共同体来看待,产生了贵族制度2.邺城发展与东北部开发3.乡品二品以下才是中正实际操作中可自由裁定的范围4.加官制度对于清浊,要闲的补充,修正5.清谈与豪奢均是社交手段,也是投资方式6.南朝官员调动如此频繁,说明官僚几乎不涉实务7.而专门沉湎于社交活动8.宋齐之时,士族的存在虽确实不可动摇,但如何界定士族的界限并不明朗(内部相对比较)9.九品官人法是专以官场上层为对象制定的,对下层则颇为粗疏(考虑彼时曹魏二元体制转型)10.貂蝉常从兜鍪出.唐代选举,为科举与任子制度并用。主要继承了南梁的思路11.如果说南梁武帝的工作是要将已冷却成块的蜡进行雕刻,那么北魏文帝的工作就是要将温热柔软的蜡压模定型12.中国历史包含着仅靠中国内部无法解决的原因。
-
虾米07-09很专业的学术著作。从乡品官品、清流浊流、流内流外、门地起家等入手,考察九品官人法如何从唯才是举,到内化为贵族夯实自身势力的工具,再到埋下制度隐患并最终衰亡的全过程。【任子】本用来照顾贵族子弟,但历代拔擢因军功上位者而大量推行【任子】,严重冲击传统贵族的既得利益。【清官】不担责任只领高薪因而成为贵族追求的香饽饽,担实责的机要【浊官】意外成就了不少有进取心的寒士,且迫使如梁武帝这样的开明君主设学馆以吸引人才,此乃【科举】的前奏。而北周【军阀官僚】高歌猛进,尤其是隋中央集权的【废府郡】和【科举】的正式铺开更是敲响了贵族制的丧钟。甚至,连北齐卖官鬻爵、贪贿成风的腐败也在动贵族利益的奶酪,其背后是【丝绸国际贸易】发达刺激了商业资本和商人阶级的兴起。
-
韧勉11-04本书作为日本京都学派二代代表人物宫崎市定的代表作,在学术史梳理层面与政治史理论指导方面都做出了深远的影响。作者指出由于曹操身为清流的出身背景,为了巩固政权发展,需要选贤任能打破东汉的世族官员结构,从而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在郡设立中正一职,突破国王的秀孝出贤能的选材模式,但是此一阶段的九品中正并不完美,是与汉代的父子相继政策相串联的,当父亲在二品以上,儿子就能在五品出道,故而彻底的九品中正制势必与科举选官制相关。本书的后半部分针对南北朝时代基于九品官人法与世族政治的现状,历代政权提供了各种辅助选官制度,促进读者重新思考九品官人法穿越几百年不断完善的推进过程。
-
劈头士》睁木07-03汗青堂赠书。四星半。以前读作者的《科举》津津有味,而这本则是叹为观止~《科举》是普及读物,这本是学术研究,集合史料,讲选官制细致得不得了~最初的九品官人法,是为了在汉魏革命已经可以预见之际,将东汉朝廷灭亡后的东汉官吏方便地纳入曹魏政权中而设计的权宜之法。就是将取代东汉的曹魏百官,根据其职务的重要性分为九品,官吏及官吏候补者由其出身郡的中正依其才德同样分为九品。如果按现在一般把前者称为官品、后者称为乡品的说法,那么曹魏任命官吏之际,是按其乡品授予一个符合乡品的官品。成为永久制度的曹魏九品官人法,是根据个人才德予以乡品,再根据乡品任用为官,可谓具有官僚精神,但从实施的最初就染上了贵族色彩。高官的子弟无论才德如何都能获得高乡品,并依高品跻身高官之列。乡品的等级与初任官即起家官的官品之间有一定的规则
-
Keith10-18此书系为洗搞抄袭韩昇教授的翻译。以后买书都是认准中华书局跟三联书店了。后浪你们平日把低水准汉学研究引进,还在豆瓣短评下面无脑五星就算了。竟然还抄袭人家老师多年的成果。实在无耻之尤。
-
花想蓉07-02宫崎的研究真好,简明清通,一语中的,国内如陈长琦、张旭华等先生,虽后出仍未有超过者。
-
陆钓雪de飘飘07-06九品官人法是曹操将在魏国探索了二十年的方法,借汉魏革命之机扩张到全国各地而颁布的法令。其精神是纯粹官僚的,其目的在于专门考量个人的才德、选拨合适的人才,并置于最合适的官位上。即目的是选拔人才,而非选拔人才的背景。然而在当时,撇开背景考量个人是不可能的。在曹操的部将之中,李典率宗族、部曲三千余户归顺曹操,许褚也率宗族数千家归顺,他们据此才能发挥作用。蜀国的诸葛亮亦是如此。若非出自琅邪名家,想必诸葛亮对刘备而言也不会有那样大的利用价值。但把个人与其背后的宗族亲戚当作共同体来看待,就产生了贵族制度。这同时也是汉代以来数百年间的现实状况,要在曹魏二十年的历史间发生改变,本就不可能。因此九品官人法也迅速贵族化了。虽然官僚制在最终能够压倒贵族制,但若是原样延续了北周、隋朝以降的军阀性质官僚制则无法胜利。
-
安德烈大叔07-23史料具体详尽,抽象结构也梳理得精湛,中国中世的选举制面貌已极清晰。从曹魏的临时法到两晋南北朝的延续,九品官人法中的流变显现的一是中国中世官僚制与贵族制的对抗与交汇,二是南北民族流动融合的态势。中正制度正是九品官人法事关利害的重要部分,从对两汉察举制的继承改良,直至演变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把持局面,选拔人才沦变为选拔人才的背景,三百余年时间虽不断修补改革,但传统的力量、宗族势力共同体形成的贵族制似牢不可破,九品官人法最终演变为贵族化的制度。直至北周强势的「军阀官僚主义」以及逐渐衍生的自荐式「科举制」,中正制任务消失,敲响贵族制的丧钟。「唐并非呈现魏晋以来中国传统发展正姿,而是继承了北方民族带来的支流,并以此压倒了主流,从某种意义上,这是北方民族入侵华北的最终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