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边缘
读书评论:
-
乔峰04-19我母亲那边就是湖北麻城迁到四川的,没想到还有这个渊源。学无止境!
-
安提戈涅01-17更喜欢理论部分对集体记忆中“失忆”的强调,它意味着族群在裂变、重组、自述时,人们除了拿起“记忆”的武器,还会利用另一种同样重要的武器来塑形自己。最后一部分也好,谈到民国时期傅斯年麾下一些年轻人的人类学实验的得失,在不自知中进行着研究,但他们本身的文化表现也呈现出研究内容的一些特征。相比之下,中间考古学的内容就显得有些罗列与单调,给出的结论也相对简单,似乎族群自我与他者的划分,单单是依托当时的生态经济而形成的。但是王明珂很有雄心地扬弃了民族近代构建说,把古代边缘与近代少数民族的漫漫历史勾连起来,让其在不同时代的思潮中闪动变形,论述就有了质感和厚度。一直喜欢他讲述的风格,会举例子,会做比喻(燃烧的木柴),关注“何以如此”的问题,是聪明、敏锐又有亲和力的。
-
马大象08-31【藏书阁打卡】借共读机会又重读了一遍这本人类学的大作,真是常读常新。这本探讨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书并没有像一般文明史书籍来回答诸如“什么是中国人”这样的问题,而是从“我为何宣称自己是中国人”出发,去寻找华夏文明的认同感是这样形成的。我们早已习惯从中央向四周观察,越近的华夏文明程度越高,越远则越低。然而何处为边缘?这个问题早已变得模糊不被我们所在意,这本书就是从边缘视角出发,去看如羌族这个游牧民族在于汉族的互动过程,是如何形成自我认同的,以及如何逐渐被“汉化”的。汉族与其说是个巨大的民族,很多地方已经超出了传统民族学概念的界定,而是一个超民族的国族共同体,这个恐怕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所形成的的特殊的产物。
-
十二秋03-11前半部分因为是理论架构,所以并不好读,但是后半部分充满了各样的故事,读起来并不费劲。该书是王明珂从古史辨派的一个小观点生发出的一套理论,用以解释华夏民族的形成,很精彩。另外,在华夏的更远处,那些没有“攀附”华夏的族群是否被其他族群所吸纳融化?
-
陈无朋07-29写得太棒了!值得每个中国人都学习一下的关于中国的另一种角度的历史和华夏民族的历史(有点像之前读孔飞力的书的感受
-
夷则十三07-14王明珂老师三本读完了,只能说,这套理论是真的牛,我总觉得我以后的视角和思路受此影响都会开阔许多
-
Dynamo04-16对此书有相见恨晚之感,书中内容也算是解答了儿时的一些疑惑。其实作者之理论,说白了就是:把你研究的对象当作和你一样有七情六欲、会偷偷打小算盘的人,如此,我们就能理解,“是什么”向来是难琢磨的,而“为什么”与“怎么样”才是真正值得深究的。几篇序言和全文第一部分是全书精华所在,后面的案例分析与论证过程则略显拖沓繁复。此外,部分论证确实并不有力,往往打个哈哈就过去了,未提出真正能驳倒假想敌的论据。但总的来说,整个体系本身是没什么大毛病的。
-
浮草07-29收新版,王明珂老師簽名本
-
冰冻橘子瓣婴宁12-11流动的民族,想象的祖源,建构的历史。
-
Aletheia10-102020.9.24-27 | 我其实不太行。姑妄言之:①看似主题宏大,用的还是微观史的方法,也止于微观史的结论;②只讲了孤立的几个华夏边缘的形成,汉末以降至于民国的华夷互动竟然一笔带过;③有一些感触,但理论不系统,「一截骂一截」「社会记忆」等词句乏力地颠来倒去,很啰嗦都没讲透;④表面上批评文化中心论,其实自己就有无意识的华夏中心主义倾向;⑤就1990s的背景而言,研究视角实属浅近,由此倒也呈现出一种通识的、讲人话的亲民作风,毕竟再往前走就进入被无知者责为历史虚无的敏感带了。不过既然如此,看考古学者如何从遗迹推论的过程还是可猎奇,太伯奔吴那章的分析也不错子。
-
Felicia02-17需要强调族群文化特征的人,常有族群认同危机的人。这个观点在自己当时国外留学的时候,特别认同。中国留学生对于‘中国人’这个概念的认知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反应。
-
唐尔丶08-05何为华夏?何为华夏边缘?作者从历史的心性角度入手,运用边缘研究的方法,从华夏生态边界的形成、华夏族群边缘的形成与扩张、华夏边缘的延续与变迁来试图解读华夏这一民族概念的不断变迁。历史记忆依附于人们的生活记忆之中,作者很好的用工具论与根源论解释了族群是如何在不同时间下寻找自身的身份认同感。华夏起源最初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族群的形成过程中,华夏边缘形成了,并在商、周、秦汉时期,一直向周边扩张,真正打破这一概念的,是在近代中国的建立,我们的认同感也从华夏过渡到了中华民族。
-
danyboy03-27正如作者另一本书的题目“羌在汉藏之间”,华夏边缘的相关理论也可以视为“民族理论在中西之间”,跳出“想象的共同体”的束缚,尊重古代历史又怀有对这份历史的温情。本书虽然写作较早,但经多次修订,较《游牧者的抉择》和《羌在汉藏之间》更为集大成。
-
维舟03-16自初版以来,读过至少三遍,常读常新。虽然书名是“华夏边缘”,但最终指向的其实是如何理解“华夏”本身,“边缘”乃是作为方法。这不仅可以反思、解构“华夏”(这也是有些人对这本书政治化解读的出发点),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民族国家,于此也可见其惊人的雄心——不仅仅是学术上的。当然,本书对工具论、历史记忆的解读极具启发,但比照罗泰等人的观点,也非定论,只是可以作为理解历史的一个极好框架。
-
皮特先生04-08这本书很好。作者用建立在扎实的田野调查上的研究成果,重构了一部中国族群史,在中国的族群问题上,给予我们以新的认识和新的启发。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这部书只讲了一半故事,它因过于注重华夏边疆,忽视了华夏中心的存在……或许,这是本书美中不足的地方
-
韧勉07-1611年前,在北大旁听罗新老师的《民族史》课上,第一节课罗老师推荐必读本书与《想象的共同体》,11年后最新修改版的推荐语上出现了罗新老师的名字。本书算是全书的第三次修订,三个版本当中97年第一版序言《什么是中国人?》,13年版的《什么是中国人再思考》,以及本书的《如何观看与了解边疆》也反应了大陆历史人类学发展三十年来的三度革新。昨天人生第一次直播讲书,也是从重读这本经典开始,从本书最经典的第三章《民族史研究的边缘理论》开始,该章节最初为《新史学》期刊1993年6月出版的第4卷第2期的《民族史的边缘研究:一个史学与人类学的中介点》,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
-
正字员外置07-16民族问题,可能是当今最无法心平气和地讨论的学术问题之一了,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必然带有某种预设的价值判断和政治立场。既然现实关怀无可避免,尽力保持平和的心态亦是十分难得的。
-
星期六历史学家06-05有时间再入手最新版的,我看见第一个短评神秘的不行,什么叫过于注重华夏边疆?请问这书叫华夏边疆吗?这书叫华夏边缘,边缘不止是地理上的边界,更是社会文化意义上的边界。父系血缘区分内外的社会里,女性也是社会的边缘。这书理论部分吸收了很多人,但是,题目上是在对话弗雷德里克·巴斯,建议下次读王明珂这书之前,先看看巴斯那书表达的什么意思,再不济看看书评也好,不要不懂装懂,妄发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