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疆域
读书评论:
-
杜若02-28这本书可能涵盖了一个人一生所能思考的最大限度。思考是永不饱和的,它永远残缺不全。这便埃利亚斯·卡内蒂那永远残缺不全的部分,但正是这些碎片构成了他赖以存在的精神世界。阅读是思考的食粮。阅读这样一本书,是在用思考去思索思考,用语言去丈量精神的边界,用无数种思想去浇灌一种思想。
-
湛泊02-26诺奖,五星。相当营养的编年体格言集锦。卡内蒂对中国的诸子百家有着狂热的信仰,于是乎,他因此崇拜中国——“比起面包来我更需要中国”“我最大的幸福是为自己找回通向中国人的道路。如果那要花费我整个冬天,我愿意和中国人待在一起并保持如此。我思维的所有形式在他们那里被更为清晰地勾勒了出来。和他们在一起,我感到自己恰如其分地伸展开来”“经过近二十年的尝试,中国终于成为我真正的故乡了”……又,卡内蒂的第一男神是司汤达——“司汤达是我的自由,并且,每当我感到窒息,就能在他那里找到自由。比起其他曾影响我的人,我要亏欠他更多。如果没有塞万提斯,没有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毕希纳,我将什么都不是:一个没有火花和边缘的灵魂。但是只因有了司汤达,我才能活着。他是我活着的正当性和我对生活的热爱。”年度Top20预定!
-
森森06-07四十年思想回溯,比之过去,观照现在,依然同理心。金句遍地,掷地有声
-
普通肉饼04-07好像是姜思达推荐过的一本书,但是没那么多感触……可能是不太能接受这样碎片化的内容。还是我逻辑理解能力不行。
-
allisons_04-28就是…灵感笔记嘛。可能是因为自己说话很啰嗦的原因,总觉得没有前提背景的观点尽管让人耳目一新,感叹金句连连,却总是读过后就会忘记读了什么。
-
abitobssesed06-27很久没有如此:跟一个人透彻地交谈,带着杀死自己的觉悟。如果人与人之间思想可以交流,那么我们肯定能同时听到,在我们交谈之际,风在我们头顶暗室中空旷的回响。灵魂在欣喜之余,看到身后的世界不断升高不断扩大
-
半半07-12“如果世上有一座人性的哭墙,那里一定是我待的地方。”
-
成知默08-27作为被放逐、被迫害的犹太人,作为永远的流亡者与世界的异乡人,卡内蒂谈二战、纳粹与大屠杀,谈群众与权力,谈群体的盲从与狂热,就不仅只是谈论人类历史上的至暗时刻,而是将沉郁的切身之痛寄寓其中。在对人的洞悉中,在数十年哲思断片的记录中,一以贯之的是对死亡、上帝与宗教的思索,“不断地感受死亡,不接受任何宗教的抚慰,这是怎样的壮举,多么可怕的壮举”,这简直可视为卡内蒂的自况。文学、艺术与哲学,歌德、卡夫卡、老庄与中国的诸子,卡内蒂以此抗拒着死亡的诱惑,并以此滋养与完善自身。并不是所有都好,甚至在脱离了具体语境的前提下来考察这些句子,时有似是而非、不知所谓之感;但这些闪耀着智慧光芒与思想火花的箴言或曰语录体,却似乎总有天然的张力与自由的阐释空间,常有振聋发聩之效。那个关于葬礼的微小说我太喜欢了。
-
赵松12-17卡内蒂:“在我生命最好的时光中,我总想在心时腾出一些地方,再多腾些地方,在那里我会把雪铲走,我会把低陷的天空抬高一些,那里还有泛滥的海,我就任凭海水溢出来——鱼会来救我——海水淹没茂密的森林,在密林深处我会捕猎一群新猴子,一切都那么生动,就是地方总是不够大,我却从没问过:这些地方,是为了什么,我没有答案:为什么;我只能一直,一直,这样做下去,直到筋疲力尽,只有这样做,我的生命才有价值。”(P5)
-
空蝉10-15有好几处出现了错别字
-
已死亡06-07阿卡老儿的书已经拜读。年度第一书。
-
王炜06-11一边读,一边写自己的读书笔记。待重读一遍《群众与权力》后,关于卡内蒂与否定性的关系、对人类施虐行为的认识、对人类学材料的使用和以何种方式介入政治哲学,以及他呈现的是怎样的文学家的工作,会写一篇文章。
-
胡桑08-24四册合集,处处是警句。
-
I M Chilam01-23就像翻阅完作者写了四十三年的微博……
-
像阿甘一样活着06-28从没有在一本书中有过如此多的共鸣、思考真的像是大脑在呼吸。最喜欢的一句话:时不时地逃离这个世界是很重要的,但前提是,有一个更大的力量可以把你带回去。
-
电胆马12-14卡内蒂注册豆瓣四十四年的广播合集。
-
过气动物园05-14卡内蒂对卡夫卡的崇敬,对死亡的执念,对思考的迷恋,对解释的不屑……每一个思想片段都如此新鲜,似乎从未像卡内蒂那样去思考过。卡内蒂的毒舌不似王尔德那样锋利,带有很多温柔。他最精彩的也不在于毒舌,而是特殊身份特殊经历带来的深刻鲜活的思想。这本书可以是进入卡内蒂的最佳方式,也可以是深入了解卡内蒂全部思想的最佳渠道。
-
Mr Nobody06-27太贵了,排版有问题,一页的字数才那么点,故意搞成砖头一样厚以提高价格,翻译也有问题,吃相太难看
-
爆米花好吃06-01通篇妙语连珠,字里行间充满辨异禅思的倔强、以及警悟辽阔的生命力,流动着那窜联起的纯粹通透的沉思与心语印记。唯一不足之处:书太厚了!不分册,也看得出来做书人的急功近利与成本方面的故意控制,很显然,并不如《冷记忆》的装帧与精致。本身笔记体的书,却做成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