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个体与亲亲

读书评论:
  • 少年forever
    09-04
    对论文写作启发很多,个体与亲亲的双重本体辩证关系,现代价值观与自身文化积淀的联系,确实有很多值得思考之处。
  • 鲸书
    08-30
    四星半。基于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判性思考,要以哲学的方式将“家”上升至与近现代西方哲学中“个体”同等的价值高度,以纠偏西方普世主义。相比不少批判式论述,有一定建设性。作者对西方近现代哲学史中个体走向前台过程的梳理很清晰,并创新海德格尔的概念框架,提取中国传统中“家”的生存论经验。除以家的生存论经验回应西方现代性发展至今个体主义泛滥的问题外,作者更关注的则是五四以来中国人如何面对传统家的解体与个体主义侵蚀的后果。但对后一个问题,以传统父权制下对家的理解构建现代社会的价值本体仍有力不足之处。中国的问题并非家被边缘化,而是在家走出封建的转型尚未完成之时,新生产方式又注入了新形式的父权制。若作者声称要将生存论基础和历史上机制化表达区分,那么在现时代构建家的伦理,仅论理念而不见当代现实恐是哲人的天真。
  • 大蓝
    04-27
    中国近现代以来,国人接受了西方文明带来的“个体性原则”的冲击,意识到其积极方面便对其进行大力发扬。与此同时,知性思维要求摈除与“个体性原则”相对的“家庭”制度、“宗法”制度。本书看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没有将“家庭”和“宗法”区分开来,宗法可除,但家庭不可除。在家族的祠堂中,在祖先的牌位中,寄托的精神一种具有超越性价值的精神。因而,作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精神支柱,“家”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存论建构,能够抵挡存在之虚无的侵袭,能够提供一种精神寄托,总而言之,能够抵抗个体性原则带来的消极方面。所以,生活于现代世界的中国人必须重建对“家”的信仰。
  • 神州袖手人
    09-25
    就 ……嗯 ……打扰了
  • 折翼王
    11-19
    开头气魄宏大 后面后劲略显不足 但不失为目前引领中哲界最热的话题之一 亲亲 个人两大本体的说法颇为使人信服 但论证二者关系还要再进一步。学界关于传统家问题的探讨是和人伦问题的的讨论紧密相关的,与唐文明、吴飞等人研究可以互相参照。新时期能否以人伦为基础形成新的家的文明结构?这种结构又与个人权利为中心的西方架构如何沟通?家的问题就切中了问题实质,正如作者做说的,这是五四遗留的深刻洞见,关于家的生生的分析还需要进一步澄清,可能还需要一个形上学的论证否?像丁耘杨立华那样先立大本再考虑后面的建构实质上是以体系性的方式回应中哲无系统建构的说法,作者本人也说这是他哲学框架的一部分,希望与他们共学术成长的同时开启新的哲学发生之所。
  • 阿树
    05-12
    自由阅读的轨迹构成了自我的精神记录。这是个体猖獗的年代,无家可归的年代,这是重权利无爱意,见自己不见他人的年代,我不可避免地染上了这些现代病症,残喘着回到了家中。充满劳绩,在大地上,在家中,渴望着生存,病症不见踪迹,然而,机制化的家又不可避免地误伤着个体的自由,于是接续着另一轮的出走,在短暂的假期中,我重复地缩演着出走与归家的这一近代喜剧,由此,在概念性理解中对“双重本体”持有某种狂热的支持,但是在机制化地表现和实际的运用中有不可避免地持有悲观的态度。总会失去什么,总能得到什么。
  • 汪汪
    01-18
    融汇东西的典范性著作。
  • 懒五更
    01-05
    青年精神学习会上微信读书读毕
  • Nymphhhh
    12-03
    可以受到不少明亮果断的观点的启发,但不知是否是编排的问题,车轱辘话真的有点多,且作为论文合集读来没有单篇论文那般顺畅与惊艳。诚如作者在后记中的自谦,主攻西方哲学反过头来讲中国传统文化有些不适,不是很懂为啥一定要立个靶子进行对照、找漏洞,从而说明家的重要性。最后关于民族国家的论述,理想但掷地有声。
  • 福利院长正太喵
    11-26
    批判康德主义者强调“道德自律”忽视“自然权利”还可以。
  • 李北山
    11-01
    是值得一看的,能获得一些insight。前面的调子起得很高,感觉后面没接住,越看越没劲。
  • 陶梦
    07-16
    断断续续地读完了这本书,需要写一个书评,编辑约的。问题不大,这本书梳理中西方“家”的观念,对我很有启发。作者的问题在于,语言不够凝练,征引文献不够规范。例如,征引胡适《非留学篇》还要转引,这没有必要。作者的见解与我同调。值得我细读。
  • Ludwigsama
    07-08
    书店里随手翻了一下,除了一些不着边际的民哲级别的独立思考,观念史梳理的部分做的像本科生拿来交差的作业(概括文本大意加上几句口号式的感想)。当然作者完全可以争辩说这书不是观念史,他在写作的时候还有某种介入的企图等等,但在我看来,这只不过是更进一步地说明这了本书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时间上的错乱:一个当代读者很难不疑惑,作者究竟在对谁说话——答案只可能是,他不过是在自言自语,一种知识分子的auto affection以及与之伴随的自恋在这本书中达到了顶点。现在,我只能说,为了不闹出笑话,你哲淆人最好还是少想着当国师……
  • 特殊塑料
    06-13
    有详有略地读完了,梳理得很好,内容清晰简明,但我无法认同最终的观点个体在家之中的依托作用固然重要,也是中国走出传统“家”观念的重要路径,但是若因此而把家作为中国人的本源性、本体论意义上的内容,则实际上与“平等”又有悖反。如果我们在这么高的层次上理解家,则容易站在一种儒家的主流文化自我上对其他亚群体进行压迫。这本书是近年的新书,既然我们已经看到中国处在现代化时期并受全球化影响又面临后现代思潮,那么把家作为差异化的小共同体,赋予更多的包容,引入差异政治一类的原则,规避主流群体对亚群体产生的压迫,是否将更好?不成熟的观点,以后有机会的话再加讨论。
  • Karl
    03-17
    1.21从武汉返乡临时起意带的,对传统对现代有了更深的了解,却也想到了那些不是从正常的“家”结构成长起来或者成年后不愿建立正常“家”结构的个体该如何释放自己的各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