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社会学
读书评论:
-
白勺轭01-12重视人的个体结果,社会生存只是过程。
-
疍民01-20读得非常非常慢的一本书。Abbott在多种学科话语范式中穿梭,不拘泥于一招一式,在正文脚注的字里行间倾洒才气。若是从脉络化的维度理解他在经验、理论、方法论、学科史等多方面的作品,则更能感受到这本书所勾连出的一致性(consistency)的力量。本书的诸多章节可以各自独立阅读,分别从历史个体、人性假设、结果等基本定义入手,追思社会(科)学在共情与理论构建的可能性。若将这些篇目连缀阅读,则不难发现彼此之互补与逻辑上的相互承接。其中,在学理上对我启发最大的肯定是第三章“关联的生态”,不仅回应了我在阅读《职业系统》时对国家作为“接收者”位置的疑问,还进一步呈现更加完整的职业生态。“抒情社会学”一章很重要,但我没太读懂,或许是因为对华兹华斯不太感冒。
-
寻川01-28很难读,语言堪称晦涩,而且因为是文集所以并不那么系统。但读进去了就会渐入佳境,Abott的功底非常人可比(不过很多地方的思辨已经达到了非该领域者会感觉钻牛角尖的程度…),看大师专业地骂学术体制也很过瘾。扣一星是翻译很多地方挺别扭。
-
德意奥人01-26粗浅的理解:“过程”对话的是作为静态均衡的社会秩序。1. “生态”意味着在预先的结构限定中,行为体持续进行的或竞争、或管控、或合作的互动,内部包含生态系统的某个行为体局于过去经验与未来预期的中间。与关系社会学的“关系本位”相关具有显著差异。近几年Political Psychology也发表了数篇将生态思想运用于对外决策的研究议程,是对单一行为体假定/结构驱动理论的潜在对话路径。2. 既有研究对“社会结果”的潜在判定存在分歧,实质上具有过程、趋势和点结果之分。社会结果在多大程度上是稳定的,或是可重复的?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或会消解社科研究惯常的、武断的因变量设置。
-
易外太空01-29过程社会学把哲学中的过程本体论关系本体论思想进一步落地,虽然理论创新上差一点但是很有意义的尝试,翻译也很棒
-
李借之07-22AA对封面图片很满意~不过我觉得翻译不够流畅。跟AA清晰而优美的原文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
委婉些07-30改变了我既往的许多想法,尤其是开始(重新)思考:时态化的“当下”,不落于结构与能动性讨论框架的“行动”、超越/跨越社会结构的“个体的历史”和“多样性”,以及首先旨在“理解”而非“改变”的研究(人文主义的研究实践)。另,未想到阅读时竟数度落泪。合上此书,脑海中回想起作者分析《周末夜狂热》时所说的——“意识到生活的本质与其说是你最终去了哪里,不如说是你决定去哪里。”“整个行走即结果。”
-
井底蛙07-29这是阿伯特关于“过程社会理论”的文集。我只先读完了第六章“结果的概念”。阿伯特一方面是阅读的广博令人惊叹,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思辩带有很强实用主义哲学的色彩,会不断追问各种不同实用性研究策略背后的底层框架,重新审视那些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理解方式。现在的社会学界对此最多是“礼貌性致敬”,大家不会关心(无暇关心)这些投向未来的思考。译文精准流畅。参考文献中有中文译本的都标注了出来,这一点真周到。
-
Lane09-06读起来好困难好晦涩头好痛…最喜欢抒情社会学和第六、七章
-
任小羊08-24张在论文里把阿伯特与拉图尔等人放一起,确有其道理,但这么搞的话来看,阿伯特和拉图尔一样流于对“过程”的记录与描述,而且与拉图尔相比,阿伯特的研究手段(阿伯特最擅长的提出一组分解性概念用于操作分析,但细究也是来自研究者个人的武断设定且只能不断冗生)更刻板,研究对象(所谓的“职业”等)也更受限;相形之下常人民族志取向的拉图尔就可以更灵活更丰富。第二部分的两篇论文混淆了很多东西。所谓”人道同情“有成为相对无实质的研究者个人姿态摆放之嫌。|译者将文中夹注引用页码转换为中译本页码但却省去了原书页码似无必要?参考文献分两栏很不习惯,译者将有中译本的列出,但许多原书反倒脱漏了。
-
adtmxk08-20想读懂还是很困难,如果没有翻译,则更加难上加难。歪个楼:既然需要抒情,需要人道同情,那为何不考虑面向大众的阅读能力?
-
嗜睡症患者07-20非常不好读的一本书。阿伯特和Arthur Stinchcombe的思考月写作风格类似,都属于不太考虑读者接受能力的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天才。整本书非常硬核,所以不建议初学者读。但如果真的读进去了,会发现这是一本充满洞见的天才之作。阿伯特的思维能力和哈里森·怀特一样,早就达到了一览众山小的地步。关于拉扎斯菲尔德那一章的脚注有意思,说此文被ASR和Social Forces拒稿,又不能投给自己当主编的AJS,最后只能发在Steinmetz主编的书里。作为论文汇集(同主题的专著写了至少十几年还没完成),每一章都可以独立阅读。
-
まゆずみ07-09好久之前读过他关于职业的概念化,感觉虽然他说话无趣但是每句话都有推理和思考的痕迹,这次读主要是为了看关于时间和抒情社会学的部分,觉得他值得被更多看到和被讨论。
-
飘来飘去11-09有那么一点启发。但作为一个社会学的外行,我还是隐约感到阿伯特的不靠谱,有很多不加论证的自我臆想,而且关于时间的社会学分析,感觉也没有超脱柏格森、德勒兹等人的哲学论述。至于个人记忆的集体蓄水池,真能有多大作用呢?个人一旦被卷进社会结构的庞大机器,尤其是当代以来越来越精密的、无孔不入的机器,蓄水池恐怕只是一个美丽的悬想吧?抒情社会学一章,期待十足,但结果同样给人大而无当的感觉,阿伯特对文学理论的援引实在过于狭隘,只选取了符合他意愿的文学理论,更不该对中国的抒情理论视而不见,而大谈日本之抒情。这就好像中国人谈现当代的浪漫主义文学,只讲日本的森鸥外等等,却只字不提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一样,就有几分离谱。
-
Zrui11-0419世纪以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家们绕不开的三个幽灵:弗洛伊德、马克思、达尔文。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加上晚辈凯恩斯,后世理论无非是诘诎聱牙而后拾人涕唾。这本书唯一影响阅读的,可能是作者意识流写法和糟糕的逻辑,在各个概念之间横跳,时不时还能抖一些跨学科的包袱。仔细阅读后,或赞叹于作者对稀缺和过剩理论在社会学领域的惊人洞察:我们需要拼命填补不再需要的维持生存的生产时间,甚至是所谓中产阶级生产时间。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对工业产品产生感情,它们的稀缺性无论如何夸大,都是可以被大规模生产的。甚至贫穷的核心问题就是它“巨大的认知负荷”,不得不将具有持续性收益的长期知识,转为短期的知识。在这个语境下,将引出作者的终极论点,只存在“个人结果”,社会只是“过程”。
-
Deetz11-28其中单独发表的部分已经读过,再读还是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