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

读书评论:
  • 虾坨坨艺仔
    04-19
    感觉作者就是把每个成年人都应该懂的道理用较为专业的语言系统地讲述了出来,所以觉得没什么收获。摘抄一句话:“同性恋爱的变异是达不到两极结合所造成的,因此同性恋爱者永远不会脱离孤独的折磨”。对此我不发表任何评价。
  • mOco
    10-24
    1.爱的积极性要素:给、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2.克服依赖性、自恋性以及剥削别人的要求,并能找到对自己的人性力量的信赖以及达到目的的勇气。3.爱的本质是创造和培养。4.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5.爱情只能产生于这样两个人中间,这两个人都从他们生存的圈子里跳出来并互相结合,同时他们每个人都又能脱离自我中心去体验自己。这样体验到的爱情是不断的挑战,是一种共同的努力、成长和劳动。6.爱情的存在只有一个证明:那就是双方联系的深度和每个所爱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活命力。
  • 匡轶歌
    10-08
    原来艾里希.弗洛姆跟卡伦.霍妮有一段。两位心理学大师最后竟然是吵崩的,情何以堪啊情何以堪……
  • Kly
    04-02
    火车上看书真受罪,严重影响阅读注意力速度。不过此书的内涵绝对值得反复理解。爱的灵魂在于“给”,正如弗氏所言:爱一个人就是要献出自己,而不期待得到回报,但相信自己的爱一定会唤起对方的爱……
  • 10-31
    引用《你往何处去》的一句话:如果艺术不把人生美化,那么生活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的,就会常常以猴子的面貌出现。
  • 人生无聊才读书
    08-31
    书中观点对我并无多少新鲜之处,很多思考也和我本人的爱情立场不谋而合。使我敬佩的,是弗洛姆谈论爱情时,所抱持的那种严肃、虔诚和专注的态度。而我们所真正缺乏的,其实就是这种全神贯注的态度。我敢说,对我们中的大部分而言,爱情最多只是人生的一个经验。它在特定的生活阶段发生,在特定的生命时期结束,而后就成为永久的记忆。大抵如此而已。它不是我们粗糙心灵的一抹永恒阳光,我们也不会把其上升到存在本体的角度去思考和关注。爱对我们永远只是一部分,卑微生活之可悲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懂得,爱情可以是人生的一部分,一个阶段,而爱本身永远不是,或许,我们会活得更健康、美丽和可爱一些。
  • 希夷子
    05-10
    作者指出世间所见皆为非爱,那他所描述的真爱大概只能存在于共产主义社会之中。
  • 小小虫
    04-09
    学术版的《当我们谈论爱情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爱情首先是能力问题而非对象问题,人格健全的人才能有生产性的爱。建议这本书从两个角度来读。一是自己作为爱者,反思自己有没有爱的能力。二是自己作为被爱者,有没有从伴侣那里得到这样的爱,考察对方是不是一个有能力爱的人。如果只从第一个角度读,很容易感受召唤使自己变成圣母而伤痕累累。
  • 我的剑会笑
    06-22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有一种被教导“共产主义最终将解放世界的感觉”,这本书写的太教条、太枯燥啦。任何书,如果只从向善的方面来谈一个话题,只能流于空洞,最终教育出一个一个的伪君子。可能我是粗人吧,没从中学到什么东西。用13分钟看完此书。
  • Adiósardour
    01-25
    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如果两个人能从自己的生命的本质出发,体验到通过与自己的一致,与对方结成一体,而不是逃离自我,那么在这样的基本事实面前,就连和谐、冲突,欢乐和悲伤这样的东西也就只能退居第二位了。爱情的存在只有一个证明,那就是双方联系的深度和每个所爱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这也是我们所能看到的爱情的唯一成果。
  • 苏小蛇
    01-08
    说来可笑,这本书在神学,政治学,哲学等方面的见解有不少方面让我拍案叫绝,但在爱这件事的见解上却平庸而又愚蠢,让我感到不值一哂。对同性恋的误解,自以为是的“缺乏阴阳结合所以无法摆脱孤独”,论据不足地把爱视为一种“艺术”从而推出一些奇怪的理论,使我对这本书的观感大大下降。另外,作者对资本主义的总结其实是对商品经济的概括。前者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段,而后者则是自劳动分工以来就不可避免的情形。简单地说,有些低级而又巨大的错误。
  • 亚比煞
    04-09
    人们常认为爱的问题是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他们总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找到爱或被爱的对象。就像一个人无法画出好画,不认为是自己的绘画能力差,却认定问题在于没找到能够画的东西。
  • 瑾昕猻
    01-16
    我十四五岁时读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认为托马斯和特蕾莎痛苦的根源在于他将爱系缚于一人而让性流散四方。这本书提示说,也许应该倒过来想问题:将性系缚于一人而让爱流散四方。
  • 账号已注销
    04-28
    现代人在爱情问题上常犯三个错误——1、只关注自己有没有吸引异性的能力(男性追逐名利权势,女性注重容貌身材服饰),而不关注自己是否具有爱他人的能力;2、把爱的问题归结为对象问题,而不是爱的能力问题,以为只要找到合适的对象就能幸福美满;3、搞不清“堕入情网”和“持久的爱”之间的区别,因寂寞而爱恋,因了解而分开。
  • 桃兜兜
    04-11
    看完书才发现 找不到合适伴侣的原因仅仅是 没有爱的能力的我 却想找一个有这种能力的你
  • 7酱™
    09-01
    看之前没有预料他会用这么短的篇幅写的这么深,涉及了社会宗教心理学哲学性等诸多方面。我想他否定了大多数人对于大爱及爱情的普遍观念,虽然在简短的实践篇中又回落了一些,但是总的来说主线我认为仍旧是人格的独立健全。如果我爱他人,我应该感到和他一致,而且接受他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以便使我能把他当作使用的对象。
  • 袍袍小寿司
    05-20
    书薄,但分量重。爱是一面镜子,一到准绳,映照出人的灵魂面貌,核断出生活的质量。枚举下【爱的圣书】,柏拉图《会饮》-保罗《哥林多前书》-卢梭《爱弥儿》-马克思《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弗洛伊德《爱欲与文明》-罗素《幸福之路》-艾伦·布鲁姆《爱与友爱》……
  • 嗷呜
    05-04
    弗洛姆认为,虽然我们一直在谈论爱,但其实很多人都并不具备爱人的能力。不成熟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他还认为,要想拥有“爱”的能力,首先要放弃自恋。其次是要抛弃父母以及成长过程对的影响。也就是说,只有拥有完整人格的人才会真正有“爱”的能力。不再因为对某种自身缺乏之物的向往而爱。弗洛姆在不断失败的爱中,直到五十多岁才领悟而写下《爱的艺术》。。。SO。。。“爱”真是一生的学习 =,,=
  • 一深
    10-09
    只要是我的女朋友,这本书我都送过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