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消费者

读书评论:
  • Joy R.
    09-13
    让我们看清消费的本质,很多时候买单都是买一份幻想,消费行为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我们的内心,如果心可以强健起来,就可以免去许多虚幻的消费。
  • 雷宝珠
    02-21
    比较全面,从市场的形成到现代消费主义,文化、性别、资本各方面都涵盖,但不会艰深。商品提供了人们对自我身份的想象,“购物成为一种创造、一种发现和一种敏感的表达,不再是物品之间简单的商业关系”。认识消费的本质后或许会降低物欲,但物质也能激发人们意识到更多可能性,从而超出平凡和日常生活
  • 锦翼
    01-14
    第一次知道制造消费主义,还是在新左派思想马尔库塞那里(听刘擎老师讲的),马尔库塞把制造消费主义称为资本家控制人的手段,通过广告控制人的思想,让人接受消费主义的理念,从而陷入一种一种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中。当时就很震惊,本书是对该理念的深入梳理和剖析,语言幽默,把理论说得轻松易读。只不过读完这本书,我有点担心,消费主义的奴隶虽然恐怖,但匮乏时代的所谓主人难道更幸福吗?我还是想生活在当前的世界中,毕竟在消费主义的世界里你有得选
  • 2koo
    07-28
    看着20世纪上半叶的商品推销手段和广告心理学,正想着“这不是和现在差别也不大吗”的时候,最后一章的第一段赫然写着:“在1960年之后,一切新的发展都只是在重复和放大已经发生的现象。”在如今处处都是所谓高科技产品的消费环境下,消费者变得更加无法掌控商品的内容,无形中强化了人们对商品的崇拜,从而更加强了营销话语为商品带来的符号联想。消费市场上流通着的除了商品本身,还有商品的象征。
  • 今天小熊不吃糖
    09-12
    这是一本特别适合当下这个时局看的书。通过梳理商业社会形成的历史以及消费形式的演变,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在消费过程中所可能会产生的迷失——“是我们占有了商品,还是商品奴役了我们?”经济下行,身为弱小个体的我们就更应保持清醒:为真正的内在需求而消费,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人的价值观;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乐趣,而不再盲目追求“在别人眼中显得成功”;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不必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人展示自己拥有什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而不必通过商品的符号价值让自己进入某种角色。
  • 临素光
    08-18
    “对大公司们来说,产品分化了之后,就可以带来最大的收益。以1990至2000年代的两个香氛品牌凌仕(Axe)和多芬(Dove)为例,它们的品牌文化就截然相反。凌仕是个有大男子主义色彩的品牌,它号称可以使男性更具有诱惑力,甚至用了它就能遇到放纵的艳遇。而多芬则是一个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品牌,宣称要尊重所有的美丽,不以固定规范来禁锢审美的标准。这两个品牌的消费者对产品抱有的想象是截然相反甚至互相矛盾的,而这两个品牌却同时属于联合利华(Unilever)一家公司旗下。就像这样,大型公司通过多元化的一系列品牌来覆盖所有细分市场,于是他们在符号领域便无所不能。当多种文化同时盛行、竞争、对抗的时候,它能够同时为交战的每一方提供武装,从而战无不胜。”
  • 无忧无虑张爱财
    09-02
    总是谈论消费主义,消费是如何随着商品社会一步步被制造出来的?写到1960就接近尾声了,因为之后的时间都是在重复和放大已经发生的现象,有几章写得真不错,尤其是广告那一章,看完之后原本就不多的物欲变得更少了。
  • 肖浑
    08-31
    或许是经济下行的反映,最近出了好多反思消费主义的书。这本比《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更通俗、清晰、贴近现实。当代消费活动已经远离了物质的实用价值,而更多出于心理因素,是人在攀比从众和寻找自我之间的永恒拉扯,也就是书中反复提到的“同与不同”机制。当一个人无法再躲进集体的庇护,又难以建立自己的坐标,那么靠着“我拥有什么物质”来进行对外表达获得存在感和价值感,就是最轻松简单的途径了,但是这样又很虚无经不起什么推敲。如此看来,一个人如果足够自信,或者善于自我表达,就相对比较不容易落入消费主义的陷阱里。
  • 桃花石上书生
    08-14
    以法国人那种清晰、微妙又反讽的语言,对消费者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做了历史性阐述。书结尾写道:在本书中,我们见证了从19世纪中叶到21世纪初消费主义呈指数级发展的过程。但是,正如金融学家们所说:大树高不过天。我们在这里书写的不过是消费主义历史的开端,而或许再过几十年后,就会有人书写他的结尾了。
  • 祝羽捷
    07-08
    消费品的本质凝结在对商品的拜物情节里,而我们都忘记了商品被生产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只看到遗世独立的精美成果。为了自我证明,很快我们消费的不是商品而是它们的符号价值,于是有了收藏——我们的身份和形象都靠消费表达。这点上,今天的我们和18世纪消费者没用本质区别,变化的只是符号的附着之物,不买就会陷入身份危机之中。这本书比鲍德里亚的理论多了全球化之下的超级消费者。
  • malingcat
    07-08
    最好的消费社会理论入门书,马克思、凡勃伦、鲍德里亚等人的精髓尽在其中而又不显生硬,兼顾历史梳理与观点铺陈。主体部分是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消费社会的形成,中文版中的“全球”仅是个噱头,作者对于全球化着墨不多。作者沿着鲍德里亚的道路前进,关注形象、符号与信息,通过“图像向日常生活的入侵”、“大众传媒的重要作用”、“作为社会工程的公共关系”、“作为符号工程的广告”予以论述。“消费史就是商品及其商品图像流通加速的历史,是市场和媒体相互关联发展的历史”,“商品一直是满足人们实际需求和心理需求的工具,也是一种表达人们思想和权力关系的语言”,”在现代社会,一个人的身份既不是继承的,也不是规定的,人们可以通过消费来‘发明’自己的身份”。每一个臣服于审美统治的消费者,特别是小红书用户,该读本书。
  • 时间之葬
    11-02
    从历史视角剖析了消费主义深层次的经济、社会和心理学动因,最具启发性的是倒数第二章。自60年代兴起的反主流文化,看似是在抵抗消费主义,其实也是消费主义的一部分,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消费主义的迭代和更新。就好比在大理,看似有一批新移民是远离大都市过剩的消费主义而来,但却在有意无意间推动了一种小资和中产的消费文化,其本质和前者难言有多少区别。当然,这实在也是因为商业和消费早已成为这个世界的基本法则和基石,很难有人能够真正置身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