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蜂蜜
读书评论:
-
周不依11-17人生或许并没有无常到那个程度,只不过我们自私。
-
一平如洗11-19第一人称男性有些别扭
-
佛山下的啥啥啥11-17每次读笛安的书就彷佛让我回到青春年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当你看过她的很多书无论是谁都逃不开定式了;亲爱的蜜蜂呀,你总会长大呀
-
尤里卡11-12平心而论,这部小说在我看来并不出色,故事并不出彩,文字也很一般,风格更是温吞吞的,看不到一个作家所特有的锐利的才气。也许最大的特色就是温暖吧,甚至连小说的男主人公熊漠北也十分“温暖”,其言谈举止和内心活动的男性色彩并不突出——或者更为直白地说——太像女人了。我想这可能是女作家没有摆脱自身的身份属性,在塑造这个角色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打上了女性的烙印(绝无任何性别歧视之意,只是个人阅读体验的主观感受)。
-
这个人太懒了11-12好久好久没看中国当代文学了,上次看完中国当代作品可能是重看三体2。以前路过青春文学柜台,西决东霓的附近总会找到龙族之类,那时的我也总是走向后者。也是人生际遇,20多岁母单的我看到了这样一本书。契机是b站上笛安和一个读书up主作了次专访。虽然我知道用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去思考自己有点奇怪(而且书里是中上层中产-看男女主和祖父母辈的职业),但,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以后会成为一个怎样丈夫和爸爸呢?除这个疑问以外,其实,和成蜂蜜有关的情节,是我读这本书的最大动力。成蜂蜜有人带着她去吃世界各地的菜作预演,我也在作预演,想看看如果书里遇到这些事的是我,我是怎么想的,我的情绪又是什么?很及时的一本书,笛安也写的很快,2个月。幸存者,百年好合,柳暗花明。
-
鐘綠11-12都说这是一个「温暖治愈」的故事。也没错。但我更喜欢的,是书里那些以「创伤」形容都有些显得矫情的成长之痛。说痛,也不是那么痛,但深远而长久。像小时候伤到的哪块骨头,长大了,长好了,但有时候突然刺痛一下又迅速消失,像一场真实的幻觉,饱受困扰又无可置气。我终于艰难地建立了某种与世界和他人及自己相处的秩序,所谓奋斗或交换到某种别人眼里绝对体面,自己过着泛善可陈的生活。没有大厦于是不害怕崩塌,但仍恐惧着某种烟消云散。我很理解大熊。我们都憎恨自己的弱点,但也庆幸被弱点保护着。我们就不是那种会纵身一跃的人。死是死不了的;虽然活着,也没多大意思。不过,还是继续活着吧。——怕生亦怕死,但过得还算有模有样的。于是愈加自我憎恨,在憎恨之中陷入虚无。 读这个故事的时候看哭了太多太多次。
-
琳格格格格11-11孩子的爱或许常常被人低估,认为她还小只是在模仿罢了,其实她给到我的才是最直接最纯净的爱。
-
赵皖西11-10因为我们这些幸存者别无选择,百年好合,是唯一的出路。
-
阿裕11-10仍然是有了孩子后能更好的理解的故事,孩子会改变一切,孩子是很多问题的答案。3岁的孩子都是相似的,蜂蜜会说为莎玛?!,我崽会说蛋嘛?!
-
不厭其煩11-11我很喜欢,意料之中的喜欢。
-
미행11-13什么是“爱”?爱至少应该是“不怕”。如果做不到,“爱”迟早会在各式各样的恐惧里被消磨成为各式各样的算计。“恐惧”有一百种折磨人的办法,它会让一个人以为自己只不过是遍体鳞伤的弱者,可其实手指间早已滴着别人的血,眼睛里早已全是下作的狰狞。
-
Mirror11-11暖的让人嫉妒,暖的让人心酸。熊漠北,真的不是另一个笛安?
-
O₂11-10和Ruby一起生活了将近四年,这本书里全部关于蜂蜜的描述我都能感同身受,透过文字我仿佛听见的是Ruby的“为-沙-玛-亚”——真得一模一样,这四个发音。而我这几年的人生观也确实因为孩子有了转变,虽然偶尔会生她气,但是还是爱更多,多很多。另外,笛安真得很会讲故事,字里行间透露着一股悲伤,和希望。
-
离岛island11-11轻盈、灵动,游刃有余
-
迤野11-12大失所望的景恒街之后 笛安又回到了初遇时的样子 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胎死腹中的梅兰芳
-
雨雾11-10可能是她原地停留过久,也可能是我变了
-
养鱼的11-10细腻、温暖、流畅又幸福。笛安不是那个一直跳起来去反抗这个世界,直到同归于尽为止的女孩儿了。我一点都不在意她写不出来告别天堂和龙城三部曲这样复杂黏牙的故事,和宋天杨夏芳然东霓一样尖锐灵性的女性角色了。只要她现在过得很好就好了。 ps:最喜欢的桥段是蜂蜜吞掉戒指,崔莲一和熊漠北在屎里找戒指。屎里找糖,这不就是婚姻和生活吗。
-
豆子10-31成年人的天真也可以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