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特利茨

读书评论:
  • 恶鸟
    02-17
    发烧头痛看完的书之前只有劳伦斯·布洛克的硬汉侦探小说,没想到这本也可以,待有时间专门评述下
  • 渡边
    10-10
    难得新奇的阅读体验,也是难得有美感滋润的德语文学,不过文学在塞巴尔德几乎是工具,用来联结历史和苦难/虚构与现实/想象与实景/意识与时空的通路,好在这语言是魅惑而有力的,没有削弱他所处理的史实,反而用一种独特的形式将身处遥远的人再次拉入其中,感受那里的黑暗与光。
  • 小孩种菠萝
    06-16
    其中有两星给装帧设计和封面纸张
  • Shirleysays
    10-08
    好到令人无话可说。任何解析,都是画蛇添足,都是以偏概全,也是解说者的露怯之选。
  • 闰闰
    02-02
    #2019.2.1# "奥斯特利茨说"&"奥斯特利茨接着说",这位老兄叨叨叨叨叨叨地说了300多页,不说千次,至少有五六百次。在他终于知道自己来自哪里,开启一段寻父寻母的足迹中,我们"似乎目睹了这场惨绝人寰的杀戮",我们感同身受地体会到那种冷、疼、剧痛,到失常、麻木,直至死亡。即便在烟消云散之后,气氛还是不太融洽。#2019.1.28#我不知道算不算看懂一点点皮毛,娓娓道来的过程中对某些事物有一些管中窥豹的熟悉过程,剩余三分之二的旅程,我将与奥斯特利茨同在,但我需要同伴,有些建筑的描述让我毛骨悚然。既然是一本没有目录和章节还没有序的小说,要的就是你一口气畅泳的舒坦#2019.1.26#攻克艰难
  • 苏野
    02-28
    个体性和历史性的综合,虚构和真实之间界限的消泯,对知识的迷恋,建筑、音乐、文学和历史的交融,对黑暗本源的探求和逼问,绝望情绪的无解。新版本,译文无变动,但译者后记中,直接将旧版的写作日期“2008”改成“2018”,这点有点猥琐。
  • 郝院长
    08-03
    意识流小说。大量的描述性语言和口述式表达让这本书看起来并不像是小说,但如果放弃理解“我”在书中的角色,也不要试图捋顺“我”和奥斯特里茨的关系,这本书就没有那么难读。翻译难度很大,写作难度也很大。ps:不分章节的小说我真是爱不起来。
  • 方琢月
    03-10
    读了詹姆斯·伍德的书评后迅速入手,喜欢它的基本设定:一个寻找自己身世的建筑史学者。建筑代表了生命存在的场域,而记忆代表了人的在场,二者的互相渗透应该很有诗意。但读后发现没有想象中好。塞巴尔德搜集了大量支离破碎的资料、照片和物件,把它们串成一个故事,这种构思外加流亡和屠杀的背景,决定了本书梦幻而阴沉的色调。对局部细节近乎痴迷的描写,与整个故事的模糊不清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也是现代人精神的象征,即信息的过载和整体生命意义的迷茫。这种写法也使得本书偏离了小说传统的写法,变得散文化,人物较抽象。奥斯特里茨和奥斯维辛是发音相近且首尾字母相同的两个词,暗示无法走出的回忆,而回忆同时也是命运。本书是对屠杀死难者的招魂,但感觉还通向更深的含义,即现代人和历史传统的断裂,在历史面前,每个人都是被遗弃的孤儿。
  • 曉宇
    10-24
    英国作家Geoff Dyer评论塞巴尔德,说他的作品有“身后”(posthumous)感,仿佛是逝去的人在世界的另一段进行叙述。他的作品通常由“我”或者是一个人物的口述开始,把回忆录、小说、旅行文学、历史和传记混为一团,插入生活化的影像——像是手机拍出来的低像素照片、黑白的家庭合影、或是一张19世纪的明信片和地图,不分段的长篇论述,让人无法从中迅速地抽离或提取,这接近于我们面对记忆时的处境,也不断地在对尼采的“我们需要多少记忆”的问题作出回应。
  • 豆友2959860
    04-28
    《奥斯特利茨》是“第一人称”多重叙述当之无愧的典范,刁承俊的译笔传神、流畅,一旦进入奥斯特利茨的故事,你就会被那种流水一般波涛涌动的叙述节奏所打动。《奥斯特利茨》是塞巴尔德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代表作,奥斯特利茨和“我”,作为讲述者和倾听者,似乎合二为一,奥斯特利茨迷失在记忆里,成了一段残酷历史的异乡人、局外人,但在他漫长的讲述中,我们仿佛被拉回了历史的漩涡里,文字有这样一种神奇的力量,它是从黑洞里逃逸的光,直抵我们眼睛和心灵。
  • 苦杏仁的气味
    05-04
    不得不承认行文着实顺畅舒适,可自始至终无法产生共鸣,总有这样一类作品是“你很好,但抱歉我们不合适”。
  • ly的读享生活
    02-08
    零落的跳跃的行笔,描摹欧洲的最深夜。长句被用以镶嵌这些词语,圈拢所有情绪,不能宣泄。奥斯特利茨的追寻也像一次难以突破的包围,难以勘破的梦。奥斯维辛。
  • archimboldi
    01-27
    塞巴尔德的长句游戏,他在静物之中的往返和流浪,在文字与摄影的拼接文学中做到了后代能像识别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之列风格的“塞巴尔德之调”。《奥斯特利茨》更是集沉郁基调贯穿全书,一个外乡者,一个无身份者的自我存在寻溯,更是一场无人道血腥历史的抽丝剥茧般的绵长而缓慢地叙述。这种文学方式不被我们所常见,但它一出现,必定是以人们等待的那个弥赛亚,上帝选中的大师的声轨。
  • 恰恰
    01-22
    若你认为现代文学已死,试试塞巴尔德吧。如卡夫卡及博尔赫斯这般的大师之魂正活在塞巴尔德身上。对塞巴尔德来说,那些“宏大的问题”依然存在,而他也想要对其提供解答。——《华尔街日报》
  • 远子
    03-13
    我感觉,与照片和电影竞争的冲动是二十世纪各种文学实验的内在动力之一。就像在摄影技术的冲击下,绘画艺术从具象走向了抽象。而在《奥斯特利茨》一书中,照片成为语言,承担着重要的叙事功能。这些照片本身是真的,却又作为虚构的元素出现在小说里。这种“写法”令人印象深刻,且富有启发性。
  • 不流ᝰ
    01-28
    奥斯特利茨以一个废纸篓般的形式储存着战争及其恶的历史曾经存在的证据,他追索身份的过程展现了记忆的客观性,实际上是证据的客观性。而记忆本身的主观性,意味着对历史的遗忘。这巨大矛盾是奥斯维辛之后不能书写的一种原因。奥斯维辛之后如何书写,塞巴尔德的语调和方法是,将黑白照片的客观性注射到小说文体之中,取消虚构和历史的界限,通过仿佛不可靠又仿佛可靠的间接引语,进行“名词性”的口述史叙述,名词性,就是通过写作,给那个不能被遗忘却正在被遗忘的历史命名,通过命名,塞巴尔德成为指认历史的了不起的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