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之死

读书评论:
  • my book city
    06-12
    不带对杜老师的个人情感打分也值得5星。非常佩服老师阅读原始史料的功力,可以窥见英国的实证史学真的很厉害。当然,这本书不仅仅是考证和讲述历史,还有更高层次的对政权转型的思考,其间也不乏思想史层面的研究。只能说,真的很希望国内能出现更多既有扎实功底又能与国际水平接轨的学术成果。
  • 辣椒里一颗花生
    04-21
    杜老师的文笔考究,结构清晰,文献综述的编排可以学习。关于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再到近现代对女性的偏颇认识的整理也很有启发。
  • Niki
    01-22
    女王统治时期女官都会增加啊 像武则天那时候 看了历史上几个女王 还是武则天厉害,武则天的情报机关建立,她的决断政治才能等,武则天在中国皇帝里都算排前列的 何况她寿命还长
  • 千寻
    12-19
    对都铎王朝的制度研究很有收获
  • 墨氅随风翩
    10-22
    这个APP的环境下,作者本书的主题,竟然没有被打上9分,我不是很满意。讨论的是都铎王朝英格兰从中世纪封臣制向近代文官制转向的内在逻辑,再具体点是宫廷廷臣政治向文官制转向。杜教授阅读原始档案的功底值得称赞,附录也让人收获颇丰,她的切入点,君臣上下通过控制信息来达到各自的目的引导国家的方向这个课题确有必要研究,并且她还分析了英格兰王国在都铎王朝末期面临着将来在国际关系中需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的抉择,种种,很有价值。但读原始档案真是人和人对某种信息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传统史学里伊丽莎白一世是雄主的形象,她愣是从档案字里行间中整理出了涉及女性君主的一条线,塑造成一位被蒙蔽、被架着走的可怜女人,结论这是男权的压迫。权力斗争无所不用其极,家常便饭的事,还要看你是女性让你三分,不让就是男性压迫吗?
  • Nancy Cui
    01-05
    在图书馆翻着读了几章。杜老师专著写作和授课的风格一致,严谨认真的考据、鞭辟入里的解析,加上娓娓道来的温柔细腻的笔触。
  • 风风风
    05-16
    这书的评分高,原来是评分的人太少了。这书不是历史小白入门书,而像是一本学术讨论书籍。作者先给出结果,继而围绕这个结果开始探讨形成结果的原因,并解释这个原因的存在,这就导致此书会丧失一部分读者望而却步和不感兴趣,这书最大的价值就是资料
  • 灵感点唱机
    09-29
    在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后看伊丽莎白一世的研究很有参照性,可见作者作为在大陆任教在英国求学的台湾人,其博论行文颇有欧美风格,其研究史法多采用传媒界的新理念与新概念,但是这一研究阶段历史细节过于专业,之前也未关注过此段历史的其他研究,无法鉴定她的学术史水平,故而四星半评价,算是研究方法的新思考。
  • 夕颜
    08-08
    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权力斗争,女王如何平衡进攻新教国家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势力平衡,如何通过驻外使馆情报系统和大臣私人的谍报系统获得充足的情报。虽然试图用宫内女官和私人宠臣来制衡国务大臣,但英格兰仍朝着王朝国家向君臣共治现代国家转型。
  • 软肋-
    09-11
    突然就想读这本书了,可能因为伊丽莎白二世的去世。说实话,把注释都放在后面,也不会遭骂的。
  • 小糊涂神
    09-07
    一代英主竟为属下蒙蔽?分而治之竟至众叛亲离?这种事怎么也想不到会发生在大名鼎鼎的伊丽莎白女王身上。本书开头即借苏格兰玛丽之死以及随后引发的宫朝博弈将君臣其乐融融的遮羞布彻底撕开。主战派(沃尔辛厄姆)与主和派(伯利)由理想信念的分歧进而演化为通过政府官僚体系和私人门客系统争夺情报的恶斗,令人不禁想起军统与中统之争。女王通过内庭女官钳制外朝百官的做法也与中国的宦官存在某种相似性。而信息,既作为权力货币在三派势力的此消彼长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也是史家解锁女王宫廷与政府运作的密钥。通过追寻信息的轨迹,揭示女王驾驭外朝的策略何以失灵,在此过程归纳了女王作为信息被动接受者的客观现实和个人优柔寡断妇人之仁的主观缺点,更进一步揭示了宫朝分野的时代大势。本书用词讲究,雅俗共赏,通顺无门槛地演绎出精深的学术成果。
  • 欧罗巴流浪者
    12-12
    更像是制度史,而不是女王的野史秘辛。(先晓书院)
  • 烈焰成池
    10-15
    如果不是做这部分的话,只读绪论就够了,可以学习一下杜老师的学术史梳理。
  • 假装
    11-15
    1587年,万历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