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

读书评论:
  • 阅湖
    02-21
    李怀印版的“通三统”:打通清代、民国与共和国在中国国家建构(state-building)方面的连贯性贡献,以最终解释中国为何(注定)既“大”且“强”。作为所谓“宏观历史”(macrohistory)写作,是书体例更近似文献综述,而非学术专著,故也无怪乎英文版在Routledge而非大学出版社出版。相比首尾两端,针对民国一段提出的“集中化地方主义”(centralized localism)概念最见新意。而稍感困惑的是:地方化集中主义——集中化地方主义——全面集中主义之路线图,是否过于清晰以致模糊了历史进程中可能的缝隙与偶然?
  • 巴特
    03-19
    地缘、财政、认同三种因素建构起一个宏观的解释框架,视图解释中国为什么“大而强”,进而解释和强化中国的集中主义。作者花了一半的篇幅谈论清帝国的特殊性,并和新清史学者进行对话,颇有收获。但进行到后半部书,理论对话更多变成了自言自语自我强化,缺乏和欧洲民族国家理论学者进行对话的能力。而地缘和认同的讨论也基本让位于对于财政的讨论,宏大叙事变成浮于表面,革命的意义依然有待新框架的挖掘。而所谓地缘、财政、认同的框架,其实并没有跳脱出蒂利的框架。
  • Nicoyyyy
    03-08
    读过《重构近代中国》,看得出李老师想做一种新的叙事,突破革命史与现代化两种叙事。习惯做实证性质的考据,个别地方的论述因此略感缺乏支撑。读完似乎又回到了80年代“超稳定结构”那里,强调传统、连续性、特殊性,和孔飞力的论述也有差异感。p41讲“现代中国国家…的再造过程仍未完成”,已有的财政、地缘、认同三个视角,却无法作为现代国家内容的支撑,“现代”的含义反而更为模糊,亦为读罢的遗憾。不知是不是中文版本之故。
  • 箫心冰蕊
    03-08
    8分。视角宏大,关注的时段也很长,主要思考现代中国何以形成,确切地说,是如何能够保持“规模大、结构强”的特征而从近代疆域国家转型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现代国家。对话的主要对象是“帝国-民族国家”二元视角与欧美先进国家发展路线(背后是欧洲中心观),中国显然不符合其预设和过程。本书提出的分析框架是 地缘政治-财政构造-(政治)认同,更偏重“内因”而非外因,在分析过程中也始终围绕这三点进行论证,清朝的低水平均衡、国民党在军阀混战中的胜出,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战胜,均源于这三方面的优势,思路非常清晰。因为前后呼应很多,所以读起来也不觉得“散”,始终围绕着论题,但也在思考,是否有“削足适履”的嫌疑。anyway,我读近代史论著少,看到有中国学者提出一个新的解读框架的论著,已觉得很不容易。
  • Dean Zhao
    03-18
    四平八稳,但最后的讨论似乎是自我挫败的,本书一开始声称试图撼动“帝国到民族国家的转向”,但最后得出中国的现代国家转型植根于内生的历史资源、并且这一过程还是进行时的结论,与解构叙事的意图相比,似乎更像是在回避问题。总体而言前半部分对清代国家的分析更加扎实、精彩,贡献了“早期近代疆域国家”和“地方化集中主义”等颇具分析力的概念,也基本上整合了地缘政治、财政体制和认同机制三重因素,形成了比较清晰的解释清末国家建设与衰败的机制。但对民国和国共政争的分析则基本上是用财政-军事模型去套(毫不新鲜的)历史材料,更像是对史学共识的低水平理论复述。
  • 杭州腐皮包黄鱼
    03-22
    极其有启发,二月初读完的
  • 小长芦钓鱼师
    03-26
    从财政军事、地缘政治、政治认同三个方面分析了从清朝到民国长时段下中国向近代主权国家的艰难转型。不少观点十分新颖,帮助我廓清许多概念,形成一种大近代史观。缺点也不能说不明显,后半段讲到国共政争的时候,理论的阐释力有所下滑,没有前半段那么深刻,最后两章的内容和观点多有重复。但仍是一部能自圆其说的好书,受益颇多。
  • 阿琳娜
    03-27
    英文18年出的,说起来是文献综述式大历史写作,但是使用的材料少有2010年以后的研究,感觉定位很尴尬,有点大可不必。但感谢作者贡献一个经典研究书单就是了。
  • 苏凉快
    03-30
    身边的学者,卓越的论述。「瓜田李下」3月29打卡,未读完,还要继续
  • YOUTOPIA
    03-24
    醍醐灌顶,非常清晰。
  • 熊猫の大叔
    03-25
    丰富了我对“袁世凯称帝失败后,国民党势力在军阀混战的背景下胜出”的一段历史认知。本书从满人入关写到军阀割据,观点还算有新意。可惜这之后的内容就像历史教科书一般无趣了。现代国家的标志是什么?是宪政法治,还是集权法制,作者并没有给出答案。
  • 六斤
    04-04
    第一次被论文般严密的逻辑推演深深打动(除了倒数第二章),虽然全球化可能迎来终结,判断缺乏前瞻。但回望1600-1949之深沉,眼光之毒辣,在繁复的野食戏剧背后,一条嶙峋的骨骼被拎了出来。以我之见识,第一次看到皮囊之下的清晰的构造足以感叹,无暇怀疑。
  • 维舟
    09-04
    4.5星。视野开阔且非常扎实,尤其注重财政和政治认同对中国近代转型所起到的作用,既注重人们在变局面前的主动应对,也更重视“长时段”的结构性力量,表明那些深层次的传统因素所起到的作用可能是原先低估的。有两点可议,一是这一论述带有一种决定论的意味,似乎这一切都并非偶然,也可以得到合理解释,而倾向于淡化历史曾有过的其它可能;二是,虽然再三强调财政作用,但近代历史一再表明,竞争的胜出者靠的不一定是财政构造,而是对人力的有效掌控与全面动员(当然,这也是中国史上常有的事)。此外,本书可能在国内会引起一种错位的解读,因为它原本是旨在回应、批评美国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范式,其实是写给西方学者看的,但在国内,却可能被看作是一种教科书式叙事。
  • 柳无益
    12-02
    守望学术的视界,追寻现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作为编辑或出版人,能够为学术和读者贡献绵薄之力,这或许就是出版的价值所在吧,也是我个人情怀的坚持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