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孩子

读书评论:
  • 于是
    07-31
    不容易。看得揪心。为写作者的亲历点赞。
  • Lemon
    03-08
    是应该看一篇写到极致的还是看十篇平铺直叙的?我更倾向前者。不用作者用这么多的故事来提醒,我就知道中国的留守,疾病,单亲等等问题,但看完后好像觉得什么都没留下。
  • 慕月
    11-23
    四星给袁凌持续追踪并揭示被遮蔽的社会底层生存现状的决心,以及他冷静克制的文笔。不过他这种白描的写法,适合写那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故事,也就是说,导致个体或家庭苦难的原因不可描述,但大家心知肚明。从这个角度来说,第一辑最佳,第二第三尚可,后面的就很一般,尤其涉及到写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的故事,题材本身就比较陌生,加上信息量不够,无法判断导致苦难的根源,有点流于表面。
  • yorda
    10-23
    浮光掠影,只截取片段,好似给这些孩子拍了张薄薄的相片,无过往无未来。看到后来,发现不幸的家庭面对的境况都差不多,逐渐麻痹了刚开卷的同情和悲悯,削弱了感染力。我更喜欢深入挖掘,有着长时间跟踪的深度报道。
  • 茉莉花茶
    08-11
    本来想给满分,纪实类文学写作的确不易,这个话题也值得关注,其中一位孩子的故事甚至看哭了。可在《红泥小屋的炉火》中有一段看了着实让人不舒服。“父亲脱下了捕鱼的工装,还要趁新鲜剖鱼,连女儿手指那么大的,也有些笨拙地剖开,比起刚才在溪里的熟练,显得有些不适应。毕竟,这不该是他的活。就像院子里晾的衣服,虽说是洗过了,总还留着依稀缭绕的污垢。”不该是他干的活?女性天生就该做饭洗衣吗?我理解这位父亲照顾孩子的不易和因为不熟练显出的笨拙,可没必要用“不该”吧?照顾孩子不是母亲一个人应该做的,而是夫妻双方的责任。 还有一点热评也提到了,究竟该不该写入自己的思考,一味地描述客观事实会不会让纪实作品和新闻报道混为一谈。
  • Ashen
    08-26
    谢谢袁凌的写作,4年踏遍祖国的实地走访,带来这么触动人心的一本书。更要谢谢邓小平爷爷,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来这么多受苦受难的穷人。
  • 巧克力脆脆派
    03-13
    为题材加一星,写法是克制和白描了,读来也不觉得全是苦,都还挺努力生活。这些孩子到底是被什么困住了,可能作者自己都还没搞清楚。而且对象也很混杂,既有困于户口的,也有贫穷疾病缠身的,还有先天阿斯伯格的。到底几个意思
  • 朝凪
    10-13
    初读袁凌的书是在几年前,他的那本《我的九十次死亡》以克制、平静的文字记录了他与采访对象们一次次经历的死亡与离别。不同于总去宣告时代“传奇”的其他媒体,袁凌的文字在记录时代的同时难能可贵地保留了一份人文的关怀(尽管也有人认为这样的关怀使得写作者的视角无法更为深入的剖析作品背后的重大问题)。如果说,《我的九十九次死亡》是一张关于生命限度的黑白底片,那么《寂静的孩子》这部作品则是袁凌予以世界的另一种温柔。
  • 锦翼
    08-01
    第一次感觉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一句多么残酷的话
  • Hoja
    12-03
    像一本采访稿合集,随父母飘零的、家庭破碎的、患病的……形形色色的悲剧背后是同样的体制、社会乃至父母之恶,那么多孩子干净地来到这世上,但这世界有太多配不上他们的地方了。有评价说这本书很大的问题在于只有叙述没有思考,但有的主题呈现本身就是意义。我们总希望能从书本中看到深刻,希望作者给出解答,其实恰恰是社会问题或许只需要客观呈现,思考是每一个读者应该独自完成的事。
  • 伊卡洛斯的海
    08-03
    袁凌的文字无疑是有特殊魅力的。用一种淡定到近乎无情的文字,去写那些或是远在乡村又或者永远是城市“异乡人”的他者。寂静的孩子指涉的是孩子背后千千万万个家庭,那些早已经历过的遭遇,是观者眼中的不可思议,却又同时是家庭琐碎日常的千篇一律。你无法说服自己停止被文字感动,因为这一切无比真切的发生且正在发生。你也同样无法说服自己陷入无能为力的沉沦,总有希望,又怎么可以没有希望?
  • 甜咸
    08-22
    刚刚读完第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感到自己被小小地震撼了一下。不是那种得见浩瀚宇宙的震撼,而是那种发现水果表皮长满霉菌的震撼。于是,我极端反常地在自己的微博迅速作了推荐。作者有着娴熟的叙述本领,但从始至终,文字是锦上添花,摇动我神经的,是那些故事本身。任何一篇故事都极具刺痛感,但我无法将任何一篇故事称为彻底的悲剧,无法给予任何一位主人公同情或悲悯。我不够格。我们知道这世上还有另一个世界和另一个群体的存在,我们也时常遗忘这世上还有另一个世界和另一个群体的存在。这本书能帮助昏聩的我们重新看见他们如何存在。大人善于苦中作乐,小孩早早听话懂事。书中主人公的朋友对主人公说,“我要过你的日子,早就神经出毛病了。”我也会的。
  • 江海一蓑翁
    07-16
    前资深媒体人袁凌老师的新作,聚焦于当代中国大地上那些生活在贫穷、病痛、欺凌与伤害之中的孩子们的生存状态。袁凌受过严格的新闻特稿训练,一方面文笔老道,擅长白描手法,寥寥数笔,就把孩子们的生命故事描绘得生动形象;另一方面则严格以深度访谈和田野现场体验作为写作基础,既不做过多煽情,也不做缺乏足够根据的想象和虚构。一篇篇故事读来,心情沉重,也深深为袁凌的坚守与勇气所折服。
  • 远子
    08-06
    一直有关注袁凌的作品,之前他在北京做活动时还特意跑去看了下,他的长相让我感觉很亲切,和他书写的对象在气质上保持了高度一致,用他的一本书名来说就是“我们的命是这么土”。《寂静的孩子》是作者在探访二十多个省市的近百位孩子之后完成的记录,显示出作者记录时代的野心(“非虚构写作的野心”似乎是一个很矛盾的说法)。袁凌写作的一个特点是,细节抓得很准,而且能用凝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如“我想起她叠被褥、翻出我同伴带的一只红苹果时发出的惊呼。似乎面对一桩奇迹,油然地惊叹,并不需要自己有份。”这些密集地散落于书中的句子,保证了这些记录的文学性。不过这本书虽然写得很厚,但每一篇都很短,以致于只有平面的描述,而不能在纵深的方向上作出更多的分析(当然这也是不被允许的)。
  • 中信大方
    07-05
    #大方共读#孩子在困顿与匮乏的境遇中艰难挣扎,却依然顽强成长。想到这里既为之动容,又感到阵阵刺痛。
  • 樱桃小丸子
    09-14
    毫无分析、探究、剖析与洞察的一本书,有的只是作者4年采访的素材加上文学浸染和修饰的展示,既真实又乏味。一本书写尽现下中国社会生活悲惨儿童的现状,但是却不能引发足够的思考与辨析,足以使此书沦为猎奇的地摊故事会文学,有多少人没事了随意翻翻消遣一下别人的苦难。之前看作者写的《青苔不会消失》就让我产生一个疑问——什么样的写作才称得上非虚构写作?只要是真人真事就行吗,哪怕是在客观叙述、铺陈内容?哪怕没有思索与考量?看到有人说好的纪实作品不仅要有体察还要有洞察,我以为这对于非虚构写作也是很重要且必要的,体察的心+洞察的脑,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是停留在声情并茂地讲故事,即使是真实的也并无多大意义。
  • 墙上的斑点
    12-20
    看到有些评论说作者没能分析评论,甚至缺乏洞察,不知道此书意义为何,我觉得好笑。作为一个非虚构写作者,记录被媒体、被主流叙事遗忘的群体就是最大的意义,再现故事本身就包含着巨大的力量。对于人的深刻理解,对于苦难的敏锐体察,加之动人诚挚的文字,都能够吸引读者去了解这些与城市中产生活经验迥异的孩子的生活。花这样久的时间去真诚地观察记录,在我看来,没有人比袁凌老师做得更好。
  • 维舟
    08-27
    三星半。可能是豆瓣评分极高,读完不免与预期有落差;但更重要的是,作者的写作范式和我预期的不同。我不知这在国内是否属于普遍现象,但本书的“非虚构写作”,看起来偏向“写作”二字,仔细分辨还能看出它其实延续自以往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的脉络,而在我的理解中,“非虚构文学”却需要某种基于理论素养的洞察,就像《桑切斯的孩子们》那样。借用袁长庚兄的话说,是“在经验深处穿行”,那次我还提到一个问题:“记者需要成为一个人类学家吗?”现在看来,我期望他是的。当然,本书中有精巧的比喻、节制的笔触和干净的文笔,但归根结底,这些是修辞,虽然采访了全国各地的留守儿童,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有同情而少洞察,也许作者像马凌诺夫斯基那样,只蹲守一个村庄长期观察还更好。
  • 赫恩曼尼
    07-10
    很难想象有人会选择这样的写作方式(如果真算是选择的话),写太过赤裸的贫穷、痛苦、无可抵抗的命运,读起来绝不是强说愁的苦味,而是阒然无声的无边黑暗,唯独留下一丝细小到几乎很难分辨的光亮,那就是人之为人的尊严,构成了无边苦境的最后一点坚实内核。咬着牙读完,好像走了一遭人间地狱,实则却是折叠后的另一角世界,展平,依然是我们共同存活却隔阂深厚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