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
读书评论:
-
恪彥11-04可与上一本《在历史中发现中国》对照着看,问题意识都非常强,近代史研究找不到好的题目了,就读这两本准没错。不过,相比单口相声,我更喜欢对口相声。
-
之徽09-16柔石的日记、叶绍钧的小说、老舍的自述,马雅可夫斯基的诗,作为时代“敏感而富理想性的年轻人”(186)心灵结晶的“文学”,从思想史这个角度看,会赋予那些文本更多生命力吧。
-
短章06-22虽然结构有些芜杂,但还是成功地在思想及其日常效果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读者得以通过人/自我、主义、时间性这些关键词重新把握过去的和现在的生活世界。其中谈论“主义”的那两章可以搭配《人间正道是沧桑》的黄埔部分一起服用XDDD
-
罗成03-06大师新作,终于出简体版了,期待已久!
-
亞歷山大裡亞04-14最终还是把关注点落在了个体的生活世界上。“主义”提供了连接集体与个体的认同工具,也是推动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从哈姆雷特向堂吉诃德转变的力量,思想必须在行动中显现。谈未来的时间观念那章很好,未来的必然性扰乱了对现实与过去的判断,提出了重估历史的要求,将历史统合成一个连贯一致、线性发展的整体,此为历史“新宗教”的诞生。而马列主义的历史观念则是一种进化论和突变论的奇特结合。
-
江海一蓑翁05-11王汎森先生近年来关于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的论文合集,作为北大出版社最新推出的“大学堂顶尖学者丛书”之一推出。这些论文灵活运用各类史料,探讨近现代中国人的科学观、人生观与生命观,同时在此之外,对于思想史和观念史的治史方略与哲学,也进行深入论述。个人最喜欢第一篇跟书名同名的演讲,和最后一篇关于历史研究当中“人”的消失的那篇论文,启发很大。中间部分关于思想场域中的时间感、烦闷感和“未来”概念等论文的论述,建议可以跟汪晖老师《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里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阅读和分析。
-
韧勉01-13第一本用微信读书的听书功能+网页版浏览功能读完的书。总体而言比较失望,主要内容是探讨近代思想史研究的理论概念与方法论的一些探讨,从这里可知近现代词汇概念的探讨由来已久。本书所讨论内容属于多篇演讲,系统性较差,材料证据过多,读起来需要自己多多推究,不够清晰明了,案例价值多于理性思考。
-
阅湖05-05临走前和Ariel聊天,说到自己心中当代学人的paragon——我想了想,或许便是王汎森罢。那种游曳中西理论间的广博与分析文本时发人心曲的细腻实在让人心折。就本书而言,第四章《“烦闷”的本质是什么》尤富启发,且算是以阅读完成自己对五四百年的纪念。
-
维舟10-23精彩的思辨。所讨论的具体话题与个案分析且不论,我觉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代表着王汎森对以往思想史模式的一种反思,希望从原先抽象的哲学思维辨析,推动转向思想史的生活层面,注重其社会影响力与影响路径。这既标示着他的学术雄心,也相当需要勇气,因为这样的范式转移不仅可能暴露出思想史分析的短板,还可能模糊界限,再往前走是否还是“思想史”?这本书是一个求突破的大胆尝试,可视为其“衰年变法”,为思想史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
NADPH06-24王汎森大概是觉得近代的主要思想史不够他玩了,所以准备觅个新疆域出来。搞个“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这既是向来研究的边缘地界,又算是自己学识的过渡区。歪果仁的漂亮话学了一通,也找到了从物质文化入手等好法子,特别还逮着个学人学术之外的思想的大空白(明清学人)。恰此时,后头几篇文章感觉还是转向了老本行(那几篇虽也不错,但终不能让人拍案叫绝),用的歪果仁方法论也散了点儿,概念史有了点现代学科的意思,还没做到极致。感觉思想与生活这样的边缘性东西做得不如杨奎松的《"边缘人"纪事》有诚意,几篇文章就是个导论。当然本身这是一个演讲反思的集子,不能要求太多。
-
三首塔04-11男神在本书中讨论的一些问题,老教授和上师也曾有过不少论述,是英雄所见略同?还是余门经常互动?
-
深秋枫叶红05-10私以为本书的价值在于运用了一些新的概念与范式(如转喻,降格,思想与生活结合)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挖的课题(如主义时代,人的消失)梳理了一些被我们忽略的思想史资料。但是本书结构较为松散,且罗列史料多于分析阐释,行文不够简练,存在概念先行的问题。
-
HBT03-23其实我看这本书里很多普通民国人的文字,真的有种中小学作文的感觉,就是要强行拔高立意,把个人问题上升到道德,主义的层面。这一方面说明“假大空”有民国渊源,即新文化运动后的意识形态十字军气氛。反过来说,我们现在之所以会觉得某些东西假大空,也是意识形态狂热消退的结果。
-
大清国的猫托邦08-30精英的思想未必影响生活,影响生活的未必是精英思想。影响生活的思想通常是精英思想降格为一系列通俗易懂的格言警句的结果。因此,思想史研究不应该仅仅关注精英的思想,也应该注重这些通俗的思想。这种思想史视角关注的是思想与生活的交织 @2019-08-30 18:19:22
-
若存02-16一、九、十大概涉及的是方法和态度,二到八是以近代思想史展开的具体操作。总的来说,王汎森想要关注的是某种思想影响下当时人的“实存感受、生命意义和精神世界”,即大家所能同感共知、但又不甚明晰的类似空气式的氛围。我觉得他的研究往往是基于一些特别基础、现实的经验,这点很有意思。他之所以关注这种类似感觉世界的东西,我想很可能也是基于以下两点认识,即可能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思想都不是最高层次的,而是二手的,乃至于极其表浅的、教条式的,但恰恰是这些我们看不起的东西起了大作用。二是一般人的思想往往不像思想史中叙述的那么纯粹、清晰,而是复杂、多变乃至自相矛盾的,还有可能虽然矛盾但自己却意识不到。从自身的经验出发,的确是如此的。但是为什么事实如此,而叙述出来的东西又如彼,两者大相径庭呢?所以,他才会展开上述的研究。
-
旧时代抄碑人04-06常读常新。需要深层的理解而非抓住几个词以为自己读懂了。
-
恶鸟08-16道(大道,可以是儒释道)让位给了主义,比如最早也许是大公之道(孙中山最早用达文之道表示达尔文主义),而后成为了新民之主义,马列之主义,共产之主义,道是包容性,本源和道理,通用百物之道,而主义,除了一种排他思想的统一(独断和强烈的道德色彩),还有摘脑袋功能,就成了统治和革命的工具,道与主义的区别,就像路和旗帜的区别。新民,还是主义者,有道之士,还是知识分子,革命者还是无主义,这在近代思想史上是个问题。思想是生活方式,还是生活就是思想的一种参与结果,还是生活是生活,思想是思想,也是个问题。人是不是为了延续一种道德的实体,这个道德是否是所有历史事件背后那个嗡嗡作响的那个底声,也是个问题。看清问题的层面之后,才有思考的空间,所以胡适当时会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否则杂糅附会,一袋浆糊。
-
书白06-15思想观念如何支配人的行动并赋予行动以意义,实是思想史的重大课题,但作者的处理方式仍不尽令人满意。以关键概念或论题为中心组织散漫而繁复的材料,不易看出历史自身的肌理和质感,而给人以材料服从作者过于明晰的逻辑的印象。
-
愚公05-08王汎森,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副院长,余英时的高足,中国思想史研究专家。本书是他的新论文集,内容主要是现当代的思想与思潮研究。不过,开篇仍旧是为思想史辩护的文章,从执拗的低音到思想的生活方式。思想与历史的关系,始终是王汎森论证的重点,虽然他很关心历史,但是写作还是回落到观念和主义上。不过,这次思想史确实从精英下沉到对于大众相关的小册子和读物,这条道路,其实葛兆光早就在思想史写作中实践过,并论证过。当然,那是写古代思想,写现代思想史,这种地表下的暗潮,仍旧是值得关注的。换句话说,近现代的地表下的暗流更加涌动,本书侧重以思想思潮为线索,勾勒近代思想史地表下的各种潮流,但是我认为本书的核心仍是主义与社会的改造,所有文章都是服务于此,有一种图穷匕见的味道。但是,文章写得曲折,仍是思想史资料的讨论
-
安提戈涅05-08赞美,多次提及科泽勒克(Reinhart Koselleck)的诸多概念对我目前写的论文帮助太大了,《思想史的层次》、《如果把概念想象成一个结构》等几篇,几乎就是用科氏的“语义丛”、“叠合概念”来阐释民国材料。解释“主义”崛起的几篇,写得差强人意,还是用列现象代替了挖掘机制,对主义热潮给出的原因显得并不有力,反而是谈观念史、史学史背后时间意识变化的几篇,别开生面,能从背后抽绎出人们感知时间方式的变化、以及变化产生的原因,我觉得很厉害。人文社科做学问,材料都是摆在眼前的,关键是怎样从材料里面“提取”出问题来,就好像化学里面的“提纯”,这种问题意识才是区分学者见识高下的标准;此外,还需要有关怀,反复申说“思想史生活的一种方式”,不纯是学理层面的空论,更是为了解决个人的现实焦虑。读来心有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