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的“关怀”

读书评论:
  • 冷战老手
    07-16
    小清新文史作家一大把,杨奎松写这种题材是浪费时间。粉红色启蒙派公知前辈的下场。
  • danyboy
    06-26
    非常好看。今天早上特地早起了十分钟读完了最后两页才出门。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仍然非常困惑于如何去看这三个人,去判断作者的意图。评价这书比评价一本论著更难。
  • 小手冰冰凉
    05-17
    如果有人要我在共产主义与法西斯二者中选择其一,我就会觉得这无异于选择枪毙与绞刑。
  • 优游卒岁
    02-15
    算是翻完了。此书通过张东荪、王云生及潘光旦三人在解放后的悲剧命运,研究了中共当政之后对于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不过,关于三人的叙述只是三个例证,重点在于书后面作者的余论。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在于,他们的一切皆以国家与民族为出发点,而忽略了人自身。这也导致了整个民族的悲剧。
  • 海阔天空祝沽笙
    09-24
    此书还未读时,就看到史清一篇大作给杨著挑了几十处错误,不禁大跌眼镜。我去了5月11日的理想国文化沙龙专场,当时还写了篇很长的讲座评论。这两个因素反而让我更有兴趣读书了。读过之后,确实看到了诸如张东荪生年1866这样极明显的错误,但我觉得杨奎松的特别之处还在于他的冷静态度。看过的论知识分子精神史的书也不少,论者大都情绪激昂而斥责己所恶者,标榜那些"正确"的价值观,却恰恰可能脱离了历史语境。因此杨奎松的追问是振聋发聩的:如果把我们放到同样的情形中,我们会怎样做?他的书没有答案,纯属抛砖引玉,接下来的事该由我辈继续担当。
  • 苍庐
    09-16
    提出并解答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为什么知识分子在建国后会如此配合改造?本书在归因时追溯到中国知识分子的入世传统:当新政权展现出对士人的重视、且满足他们所关切的民族主义诉求后,意识形态上的分歧自然就让位于知识分子因“关怀”时事而产生的强烈认同感。
  • 邝海炎
    02-26
    批评别人的部分很好,但自己做的部分似乎也不见得很好。搞实证见长的来搞知识分子研究,总感觉欠那么点,沈志华如此,杨奎松也如此。
  • 江海一蓑翁
    08-12
    虽然书中有不少一眼就能看出的错别字和常识性错误,但这更多应该是出版社编校的责任。通读全书,杨先生客观的史家立场和冷静严谨的考证分析一如既往。1949年后意识形态统管一切下的知识分子心灵史,本来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近年来随着学术研究的放宽,这类书籍越发多见。读完这本书,再结合近期同时读的《阿伦特与海德格尔》一书中讲述海德格尔转向纳粹的种种描写,我们理应对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理解。时代潮流如此,一介书生很难撼动全局,即便他们有罪,也是阿伦特视角下类似艾希曼那样的平庸的恶而已。
  • bookbug
    09-07
    史料的堆砌和积累比较充分,杨奎松也足够冷静,并没有像很多著者一般天然地对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潘光旦们倾注太多同情,叙述和评论均比较客观。的确,参与政治本身就是极大冒险的事情,知识分子则因了自身的理想色彩让这种冒险更加放大,悲剧自然也是一个接一个了。
  • 安提戈涅
    09-30
    于史可观,于文太硬。截取三位书生在建国前后的思想改造历程谈关怀,史料厚重近乎冗余,读之不免枯燥,真正涉及care的部分又总感言之未尽。有对以往研究路数的反思,但在着意分析“人的行为及性格”的部分不充分。最有趣者,书生们皆会把和毛见面的场景敷衍成津津乐道的往事,历史由此退回了演义。
  • 江凌云
    06-20
    杨奎松看似轻易地讲清事实 就不再需要观点 一切都如此自然的发生了 一切都能被我们理解
  • 战斗时代
    01-04
    杨老师出手,基本素养当然还是不用说的。但总觉得他自己的理论功底其实不够。
  • 小波福娃
    08-26
    其实是三星半。反正已经仔细修订过了,放心读八。
  • fateface
    07-12
    一边看一边在心中呐喊,再来一次知识分子改造的话,我肯定就完蛋了。
  • romeobleu
    05-29
    搞明白了,历史系的人写书,大抵是通过那些犄角旮旯的考据,来论证一些不证自明的道理;你想反驳都无从下手。
  • ·
    02-22
    意义不必说,山雨风满楼。尊重人性幽暗,注重过程渐进,戒凭结果定断。原料上乘,结论夹生。忍不住关怀写得透,被忍不住“关怀”写得少,对后种“关怀”不能忍到又能忍尚可挖掘。知识分子研究和士的研究理论视野皆有局限,导致确实只写书生而非文理学人,结语问题意识也有偏差。
  • 愚公
    07-05
    这部书前两部分确实是关于易代之际的知识分子研究,最后一部分即潘光旦,其实是从二十年代写到六十年代,就不能用易代之际来形容了。另外,我们在看整部书的时候,会发现杨奎松的写作方式,其实是材料编辑而成,真正写的内容并不多。这在现代史看起来不会有太多突兀,如果换成古代史,就会变成满篇都是古文材料,无法阅读的情况。与陆键东的陈寅恪相比,这本书当然显得正规多了,更像一本历史书,但是精神感召力就差太多了。历史学家文学不过关,虽然油耗的素材,也写不成名篇,原因就是放过文字,不突出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总是要做上帝般俯视点评,文章是客观的,但是作为一本知识分子的心灵史来说,未免就显得干燥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