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背月色

读书评论:
  • 麦麦
    08-14
    书名太美了。当然内容也很美。
  • 那希索斯
    08-06
    蝙蝠、鳄鱼、鲸鱼、企鹅,四个章节。主题写法,水平很高。阿克曼的书,还是写自然最好看,比写比较抽象的爱和感觉要好看。
  • 夏旖泽
    03-14
    被优美的书名吸引而来,虽然全书终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那个鲸背在月色中徜徉的画面,但作者已用文字构筑了更为宏大圆融的自然之美。诗意而不过分华美的描写,恰到好处的抒情,扎实且新奇的一手观测知识,感性的颤动交融理性的真实,在巨大深刻的感情中,我们重新走近蝙蝠、鳄鱼、鲸与企鹅的世界。它们曾作为奇谭异兽的一部分远离人类的视线,让人或惧怕或厌恶,或因阻隔冰冷地举起屠刀。但作为大自然共同的成员,当更多人类能透过这种近距离的共处体验去理解它们独特的世界,应当会多几分欢喜而少几分误解。文中每一种动物的研究活动背后都有那么几个不顾一切的科研工作者,他们经历艰难险阻,不求回报、不计得失地投身自己热爱的事业,既有趣又令人感动,很高兴能读到他们独一无二的故事。
  • 索妮soni
    05-03
    鲸教给了我们一种崭新的时间观
  • 朱鹮
    11-16
    对第一章印象尤为深刻。
  • 伊瑟
    04-05
    养一只小蝙蝠,喂一只小企鹅
  • Jackdaw
    07-26
    大自然不播洒仁慈,但也期盼仁慈。
  • 璃人泪@2011
    07-28
    喜欢的动物、讨厌的动物,在阿克曼笔下都是那么可爱,这本更好看
  • 山中人芳杜若
    02-25
    真好,一个作家跟着生物学家去探访人类并不是特别喜欢的小动物们蝙蝠和鳄鱼两篇只是改变了我对这两种动物的看法,觉得它们变得可爱了,但到鲸鱼篇的时候,我一边听着音乐APP里鲸鱼的歌声一边看着,心里满是一些宏大的东西 有些心潮澎湃,仿佛整个人置身于浩渺的自然之中
  • 一朵小乌云呀
    06-01
    阿克曼的文字充满了诗意的优美和丰沛的感情,使得这部描写我们实际并不了解的动物科普书具有非凡地吸引力。看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罗翔老师所形容的:像一把斧子劈开冰封的内心,让我破除偏见重新认识自己和世界。
  • 惨绿青年
    04-08
    一个博物学家有如此好的文采真是难得,为作者笔下的蝙蝠、鳄鱼、鲸、企鹅着迷,为大冒险着迷,想在岩洞里等成群蝙蝠从头顶呼啸而过,想在去往南极的游轮上疯狂晕船,想去巴塔哥尼亚lot 39号的露脊鲸研究基地度过夏天,想感受面对鲸的最后10英尺。
  • 安弦
    04-19
    记录与蝙蝠、鳄鱼、鲸、企鹅四种生物的亲密接触,利用神话传说宗教和史实数据从文明与野蛮、伐害与补救两个对立的层面深入探讨对于四个不同物种的栖息环境所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所谓的野蛮对生物有些最为原始的崇拜情结,所谓的文明却将尚武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将人类凌驾于万物之上。或许进化议程其一便是促使生物关系变得极其繁冗而微妙。书中写道:“为了生存我们会杀害其他生命形式,但同时也感到与它们有着亲密关系。正如诗人坦尼森所说,自然在红牙血爪中前进。所处环境愈简单,这个道理就愈易理解。”比起雷切尔.卡森反科技反文明极端的环保主义的倡导,作者结合科学容纳审美与感官的自然文学自有其客观而感性的优势。
  • 森森
    11-26
    道不同道,对蝙蝠有了质的改观。阿克曼文字很不错呢
  • 卟哠鸮
    10-25
    恐惧都来源于未知,知得越多,爱得越多
  • HeyMarjorie
    09-09
    人类总是习惯于站在生物链的顶端去俯视一切生物、定义一切生物:鲸和海豚是聪明的,蝙蝠是邪恶的,鳄鱼是凶猛的,企鹅是憨态可掬的。这些加诸动物身上的定语,本身就反映了人类的偏隘。他们并不明白什么是聪明或者邪恶,他们和人类一样,都是活在地球上的芸芸众生,也有自己的社群、生活习惯、同伴和智慧。他们就和所有为生活而烦恼的你我一样。
  • ly的读享生活
    08-19
    阿克曼的作品是把文学之感性与科学之理性结合的很好的范例。以实地考察贴近动物生态,行文笔触掌控得很好,引发自然的共鸣而又不会觉得煽情。阅读舒服又饱含知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