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建造

读书评论:
  • 请叫额聂小仙儿
    08-21
    和未来要出版的这就是建筑师搭配看,效果更佳
  • 墙里秋千
    07-03
    太拗口了。可能是我不熟悉这个话语体系。收获就是知道了几幢建筑轶事。知道了建筑师都具或多或少具有暴君性格,所有人都渴望永恒。如果图片是彩色的,再多一点就好了
  • Jonko
    07-05
    思想文笔俱佳,翻译也流畅
  • Rod Acri
    12-11
    字里行间可以读出作者优秀的文学功底以及翻译的水平;大部分建造的欲望来自于对乌托邦,对彼岸的期望,如库哈斯所言:“我们仍沉浸在砂浆的死海中。如果我们不能将我们自身从‘永恒’中解放出来,转而思考更急迫、更当下的新问题,建筑学不会持续到2050年。”建筑学同样应该回归到现实上来,建筑师对使用者生活的想象不应该是类似于臭名昭著的独裁者那样。现实本身与我们观察的的现实现象是有鸿沟的,而这种鸿沟需要建筑师们通过更谦逊的态度去填补。
  • cobain
    03-02
    人们为何造不停?建筑已不仅仅是城市生活的必须(坚固、实用、美观),更重要的还是是城市的品牌标志!从古罗马恢弘的大浴场,到迪拜层出不穷的奇迹建筑,莫不如是。
  • 小胖
    04-01
    文章结构明晰达芬奇的内切方圆人像——我们对他太过熟悉,以至于可能会忽略了其中最明显的事实:它展示的是一个男人,赤裸,身材匀称健美,并且无论如何也不会换成一个女人。对重建的世贸中心,高线公园,柯布西耶 和圣保罗艺术博物馆都有或独特,或犀利的评价。撕开矫饰,因为真的没必要。p245“所有被忽略的这些可被称作分歧(friction)。”它们——从未被解决过的利益和欲望的叠加、交叉、冲突与合作——构成了城市,是城市作为物质和精神财务来源的理由,你的生活中不可能缺少分歧,从机械、生物、社会、文化、经济、情欲的角度来看都是真理。希望存在于分歧之中。而被粉饰的希望否认这一点。
  • Z
    06-19
    进入建筑学,已经九个年头了。我对建筑的理解,无论是术,还是道,都来自于其他的映射。但这是坏事吗?未必,因为我对其他所有的理解,也都来自于对建筑的认识。有某种综观,整全性。我只觉得幸运。
  • 木牌
    02-29
    很开放的建筑评论,在写建筑师与设计个案的同时也谈及了城市空间理论、经济学、社会学、文学等等乃至建造这一人类活动的欲望,可以说是高级掉书袋了,可人家就是不让人讨厌啊~~~
  • 好快的刀
    10-14
    作为案例的建筑评论很精彩,有几篇颇为有趣,但是把每章的主题强行融进去就有些割裂了。译者对文献是全部取消没译还是原文就没有?个别专业术语也有小问题(比如维也纳新艺术)
  • danyboy
    07-15
    学习。书中还讲了鸟巢和大裤衩。
  • 心若无涯
    09-06
    我们建造建筑,正是在延续我们人类的生命。建筑以一种凝固的姿态,来表现人类鲜活的生命。人类只是地球的匆匆过客,唯有城市将永久存在。
  • 徐子陵
    09-26
    一、从帆船形状的阿拉伯塔酒店到棕榈岛,再到迪拜塔,不断建设中的昂贵的奇迹般的建筑,是迪拜打出的广告,迪拜通过它们标榜自己有能力成为一流的国际贸易城市。通过迪拜的建筑,我们了解到,建筑不仅具有功能性和审美的意义,它还表达了一些信息,承载着人们的欲望和情感。二、建筑最终将以何种方式呈现出来,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有者会把自己的情感和期望投射在建筑上,建筑师会希望作品反映自己的审美和哲学,使用者会根据自己的文化和需要改造它。公众、政客也都可能对它造成影响。三、今天,评价建筑设计是否优秀,有两个标准需要考虑:一是建筑需要有弹性,能够让使用者按需改造,而不是被限制在设计者的构想里。二是今天的建筑需要标新立异,但这种标新立异需要传达某种智慧,能够影响城市,改变人们的认知。
  • Ubiquitous
    06-22
    看完还是倍感辛酸,现在有多少设计成为了流水线上资本流动、金钱洗刷的遮羞布与广告牌,真正关注设计产品生命周期和对城市生活影响力的作品太少了,无论是城市发展还是设计本身,在“远见”这一点上都表现得太弱了。我们只是跟着洪流在移动,却丧失了在任何一处安营扎寨的本领,故而何谈家园、何谈根基、何谈护城河与技术门槛,我们根本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资金与人才成本去孵育一个行业的未来,所以如果它被击溃,这一定是垂垂老矣的无力和腐朽,以及鸟兽四散的利己和盲目。
  • 萬古銀桑
    07-26
    写到了很多建筑(众所周知的,专业小众的,都有不少),但最终都落到了建造活动中的人的心理。你可能不一定熟悉里面提到的某些建筑,但真不用担心看不懂,更不用担心不好看,认真读完这本讲述人与建筑的书,相信你对两者的认识都会更进一步(责编在试读里,已经冒死上传快小半本书的内容了,详情请点进页面以及试读链接 …)。
  • lcsun
    01-24
    我猜想这些文章大概来自作者不同的专栏,整体欠缺脉络但好在每篇都很有趣,而且对非专业人士挺友好的。
  • malingcat
    12-25
    “特定的欲望和感情是建造的动力,并且影响着对建筑的体验。它们以特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希望、性、对权力或金钱的追求、家的观念、对人生苦短的感悟——这些是清晰明确的,在建筑中有着明白无误的表现。” 作者虽然当过英国建筑基金会主任,而媒体人的本色更为鲜明,人文气息浓郁,外加写作技巧高超,超越了经典建筑赏析,而有了一定的哲学高度。推荐。
  • 哆啦大胖
    09-23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一、从帆船形状的阿拉伯塔酒店到棕榈岛,再到迪拜塔,不断建设中的昂贵的奇迹般的建筑,是迪拜打出的广告,迪拜通过它们标榜自己有能力成为一流的国际贸易城市。通过迪拜的建筑,我们了解到,建筑不仅具有功能性和审美的意义,它还表达了一些信息,承载着人们的欲望和情感。二、建筑最终将以何种方式呈现出来,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有者会把自己的情感和期望投射在建筑上,建筑师会希望作品反映自己的审美和哲学,使用者会根据自己的文化和需要改造它。公众、政客也都可能对它造成影响。三、今天,评价建筑设计是否优秀,有两个标准需要考虑:一是建筑需要有弹性,能够让使用者按需改造,而不是被限制在设计者的构想里。二是今天的建筑需要标新立异,但这种标新立异需要传达某种智慧,能够影响城市,改变人们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