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的秘密

读书评论:
  • Elvina
    12-31
    作为物理白痴看完除了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和人文轶事外,其他一概不知。总体而言除了某些科学理论真的非常看不懂导致佶屈聱牙外这本书不算难读。对那些为了探索世界而孜孜不倦屡败屡战的科学伟人们真诚的报以无限敬意。
  • 脑坑少年
    03-26
    读了一半,有点难继续下去。感觉作者论述的思路和框架总是和自己对不上,看着看着就注意力被分散了。应该是不适合自己的一本书,至少现在不适合
  • waspjia220
    06-10
    羡慕能够去探索宇宙的人……
  • 书茗
    06-19
    2019.6.20爱因斯坦相对论,经过了众多检验而被证明,除了和量子物理的不可调和。太阳核聚变每秒消耗400万吨氢气,经过46亿年只消耗了总质量的0.03%,太阳寿命还有大约50亿年。令人惊奇的是,由于太阳气体的高密度(铅的4倍),核聚变产生的能量要在10万年后到达太阳表面,我们现在享用的是智人时代产生的阳光!恒星巨大的引力和核聚变产生的膨胀力达到平衡(流体静力平衡),太阳在未来不到10亿年将变成红超巨星(由于氦核聚变比氢核聚变产生能量更多),水星和金星将气化成为太阳外围的一部分(地球由于太阳引力变小而轨道外扩得以幸免,地幔成为熔岩海)。当太阳氦核聚变停止,由于引力作用而坍缩形成太阳初始质量一半的白矮星,并从表面温度10万度慢慢冷却为恒星残骸。
  • 植物
    09-01
    1.图解太少2.科普而言,比较干涩3.专业而言,比较干涩4.译文偶有翻译腔,有多重否定的绕弯句子,还有什么坐标系扔到水面上的句子,有待精进1.有很多细节解释生动易懂2.独一无二的视角了吧,各种参观拜访3.不知道为啥拥有独特的魅力,我都是夜间至凌晨在读4.着迷
  • easonwang23
    05-12
    #阅读打卡#《时空的秘密》霍弗特•席林计划阅读420min ,实际阅读360min,完成率100%摘录:但是,在同一条线上邻近你的第二颗葡萄干,与你之间的距离从刚开始的2厘米远变成了4厘米远。因此,它看起来每小时退行2厘米。同样地,一颗离你更远的葡萄干,比如在10厘米远处,你会看到它每小时退行10厘米。感悟:天文学的半科普读物,说是半科普,因为作者在每一章节的开头都尽量写得比较通俗,让人易懂,慢慢地就开始了硬知识的探讨,物理理论的分析,估计大部分人也开始云里雾里了。这本书本来想通勤路上看,结果在嘈杂的环境下,根本看不进去需要大量思考的书,以后还是要考虑一下环境和书本的可读性了。
  • city lights
    03-19
    原来是引力波研究之书
  • lcdw
    06-01
    讲引力波探测的历史,探测技术,探测过程,及最新的发展方向
  • 喝热水
    01-09
    因为没看懂,就没看进去,但其实作者已经写的蛮通俗的了……
  • 博雅
    11-07
    爱因斯坦粉丝科普爱因斯坦波(作者自创名词)之书。
  • Miss慢吞吞吞
    01-13
    有点太发散性了,看完四分之一弃
  • 碧月清风
    06-08
    深入宇宙,你就会更好地理解一切。
  • 凤凰残翼
    08-02
    听书~科学的伟大之处在于,每一个答案都会引出新问题!向不断探索宇宙的智者致敬!
  • 寒凌旭
    08-05
    近年关于引力波的科普中把科学知识与人物故事结合得最好的一本了,作者在科普时太会打比方
  • fishbird
    01-12
    主要讲引力波相关的科普知识,比引力波那本书更有意思,不像那本纠缠于人事争斗,这本主要偏重于科普知识。里面关于宇宙大爆炸的说法,跟我以前的看法不太一样,书里说大爆炸的奇点也是无穷大的。另外关于宇宙膨胀、四维时空等内容也很有意思。
  • 你听得到
    04-27
    非常“好读”的科普读本
  • OOI
    01-12
    读起来非常顺畅愉快,最喜欢科普和刷新世界观了,相对论是对的可能性不高,但他依然是最伟大的理论
  • lily
    06-03
    知识丰富,干货满满,生动风趣,一气读完,意犹未尽!
  • 寒竹墨轩
    11-08
    对于了解引力波探测的前世今生很有帮助,读罢对“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这句话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 danyboy
    11-25
    全书有两条交叉叙述的线:一条是科普线,对相对论、恒星运动、大爆炸、黑洞、引力等进行了精彩的科普讲解;一条是欧美科学家发现引力波的历史过程,从最初爱因斯坦的预言到早期天文学家的纸上探索,直到当代在大规模资本支持下耗费巨资建立观测和数据处理仪器,使得引力波终于被发现。两条线索交替叙述,最终合为一体。而就其中的科学相关内容,我读的比较吃力,正如作者所说,今天的天文学早就不是依靠一般观测的粗糙理论的“博物学”,而是依靠海量数据、概率来获得一些微小的证据,从而证明在遥远地方发生的宇宙事件。一想到至今还有那么多未解之谜尚未破解,可能在我的有生之年也无法得知,我就会为自己短暂如蜉蝣的生命感到遗憾。对大海我一直存有深海恐惧,而对同样如深海的宇宙,于我却始终辉煌如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