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
读书评论:
-
锦鲤少女06-19太矫情了...关于天文和人生思考的部分都很美且浪漫,但结合起来后就变得东拉西扯不知所云。文字优美是一回事,言之有物又是另一回事了。(读未读的书感觉多次踩雷,以后可能得多注意一下)
-
来一锅06-01是一本期待度很高,但读到一半彻底读不下去的一类书。散文水平还凑合吧,不过不是我喜欢的调,天文科普可能就那么一点点吧……
-
蜜三刀06-17异想天开,文字精彩。但作者过于热衷自我表达和炫技,将天文学知识碎片化为任其驱遣的材料,却并非科学写作的正途。
-
炸炸02-07对于热衷科普图书的读者来说,“诗意科普”这样的说辞应该不陌生了。但其实一本科普书能做到让没有科学基础的非专业读者看懂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了。用诗意的语言将科学知识讲述出来就更为难得。这本科普书做到了。该书因为文笔极其优雅在罗伯特·鲁特(Robert Root)的《非虚构作家指南:关于创意非虚构的阅读和写作》一书中被多次作为案例提到。是一本货真价实的诗意科普。
-
ly的读享生活02-19一部“邂逅之书”。作品文笔的优美甚至盖过了它的科普本质,以文学的方式揭示科学的面貌,唤起我们对宇宙的惊奇与敬畏。
-
E=mcc01-26把天文学和宇宙学写的如此诗意和浪漫,实在是难得。追星逐日之年,读完就去探索宇宙吧~
-
Jackdaw03-10低头阅读时,繁星正悬在脊椎上方闪耀不息。对于存在主义者来说,阅读这样的作品带给了我最大的生活热情。
-
钴蓝01-15本书的译者跟《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的两位译者一个德性:从小就死读书、三观僵硬、来自知识的自负、面对诗性和幻想大惊小怪故作姿态……这些缺点在本书的译后记中一览无余。原作者写得就够催眠的了,不过仍有一些闪光点罢了,结果硬生生被翻译扣掉一颗星。不过豆瓣用户还真是一如既往地吃这种模棱两可、散文不像散文、科普不像科普的浆糊型文青书。也难怪,只有这种书可以满足这类兼具科学知识和文学双领域小白的人的虚荣心——能装逼,还能标榜自己在追赶科普知识的浪潮,这车必须得上啊!以后未读出的书可以直接屏蔽掉了,这家出版社太装了。
-
黎戈03-01文体是近来新兴的诗意科普,让我们想起诗化小说:优美的文辞、跳跃的联想、灵活的结构。
-
sunfeī03-04给雷莫教授银河系这么多的星
-
高爽01-09我翻译的这本书希望大家提供意见。这本书和传统科普很不一样,非常非主流。
-
栗鹿02-17星系的数量可能无穷无尽,我们的愤怒却不能每时每刻都持续。有限的生活,分配于无限的宇宙,结果已渺小到足以忽略不计。在与外界隔离的日子,也许每个人都该拥有一台天文望远镜。
-
斋生09-02像极了上学时语文老师让写作文的自己,恨不得把自己摘抄本里面的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全部串联在一起,好显示出自己的博学广阔。明明用一句话就可以表述清楚的观点,非要飞起来兜一个圈再告诉你,结果科不科,文不文。尤其是配不上这么一个让我遐想翩翩的名字。
-
成知默07-132020111:被“诗意科普”的宣传所误导,本书对我来说大概只能归为“文胜于质”的范畴,言之无物,虚浮空洞。也许这些文字对作者来说,是“一个人进入黑暗和寂静的夜空中探寻人生意义的朝圣之旅”,但对作为读者的我来说,既没有补充对整个宇宙、对银河系、对星云与暗物质、对超新星爆发等天文知识的认知,也没有对草地鹨、神圣珩鸟等生物的习性有更多的了解,更没有获得美的愉悦与诗意,只是迷失在作者泛滥的、不知节制的情感抒发中,情绪泛滥的同时,叙述内容浅尝辄止,叙述逻辑混乱, 对诗歌、文学及哲学等作品的引用,也并没有为文本增色。作者说本书是“从暗弱的星光中用理性和想象力提炼出来的纵观宇宙的视野”,但它实际上既不理性,也缺乏足够的想象力。
-
喵~04-19我看68人写了短评,不知道是我浅薄了还是真的有水军。引用了大量的文学,翻译上的修饰有点太过于突出,感觉为了突出美而大量使用修辞。有多少人看了能记住里面的星系和星系之间的关系?地球在星系中的位置及到底这些星星之间都是些什么定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因为引用了神话说明,白话而明白。最后一节,用陶渊明来切入自然,很讨中国读者的心,因为太明白陶渊明的诗和他个人事迹。对于各方人士对这本书如此高的评价,我只能猜测,大家可能都是比较了解天文知识的吧,不然这本书并不好读,你纯为了看文学的优美,这本书也不怎么能消化,当你开始想象着宇宙浩瀚,无限期待的时候,又开始跟你科普天文知识,到你想读懂天文知识的时候呢,又开始让你欣赏文学之美。又令人回味的地方,到没有神话到如此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