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策展之道
读书评论:
-
峰瑞05-04作者的小故事论文集,个别文章很不错。
-
豆友6519065705-04对世界之汤,大下水道展和卡尔顿宫旅馆展印象深刻,策展人应追随艺术家并不断创新展览范式。策展人与所有参与者之间的对话相当重要。
-
水星斯托克04-16很乐观的记录。“持续而决不妥协地发现生活的新意。”
-
白鹿ZZZ10-25天才不只是有idea,还有体力……
-
吴志贞03-11目录清晰,策展人可读。
-
Han03-11“如果你坐下来,一遍又一遍地跟某人交谈,就会有故事发生”
-
后商03-12断断续续读完,读的时候并非专注于知识和想法,而是它内在的好奇心,它一下子吸引了我,并将我带向深处。小汉斯的确是某种策展人典范——只是不知道他这样的人是否能活在中国——他启动了如此多议题,并对其贯彻始终,且不流于空想或者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技术/信息给文化生产带来的变化,必须变得能动、可爱、自由,才能获取原本被等级化的那种东西。所以啊,就像ZY说的,卷是没有意义的,有时候努力也是没有意义的,而我之所以拼命努力其实恰恰是没找到像小汉斯的策展那样可以托举我的东西吧,希望可以找到!
-
糖渍柠檬08-21身处「深度互联」时代,每个人都是「策展人」。日常生活中的「策展」如同一种织网式的扩充思维和探究世界的过程,而作为职业的「策展」需要担负起传播作品和「唤起感性」的责任。
-
sofia05-22“策展就是变不可能为可能。”“展览就是为抗争找到盟友。”“如果你获得领土,就会失去专注,而如果你获得专注,则会失去领土。”“通常我们认为人应该只有一个立足点,可当你成了桥,你就必须有两个。”“她从来不惧怕合作。她最喜欢的一条格言是“1+1=11”(one plus one equals eleven)。”“接触不同领域的人,并将这些人物连接起来,意味着不再畏惧汇聚知识。对我来说,正因为学科变得越来越专业化,汇聚知识这一点才变得越来越重要。”“变化并非来自男人和女人改变主意,而来自一代人和下一代人之间的改变。”
-
gloryT09-28虽不懂,但仍可以读之。把自己扔入书中即可。
-
十月决定喜欢你07-282015年,汉斯在上海龙美术馆展出了“15个房间”,他说:“我们有意地挑战传统展览的时间限制,希望营造出在五十年甚至一百年的时间里都能被重复呈现的展览,随着地域的不同做一定的修改——艺术是可以穿越时空的。展览的很多灵感源自于对现场艺术的认知,我们认为现场艺术可以被视为雕塑作品,像具有物理特性的雕塑一样在画廊及美术馆中被持续性地展出。”又了解了一个新的职业,也对艺术的理念有了“非物质“的理解和更新,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可以策展自己的生活和内容想法,也许这本书可以带给我们灵感。
-
御空07-30其实比这几个稀少的评价要好多了,很真诚的作品,也给了一份很好的名单
-
乐之06-30受益匪浅,不仅仅是策展,更是世界的不同面向和角度,但看到最后有点草草收尾的感觉了。
-
大卫抱伊07-25像一本德式成长小说,作者很好学、很勤勉,在漫长的策展生涯中有很多顿悟时刻,更多的是与业界人物的工作交往,项目与人名堆砌,缺少深入的自我挖掘,叙述不太鲜活,很多项目有很好的立意也广泛连接各界,但缺少与人的连接
-
不擅长05-26有一部分艺术史,一部分可能性的探索,以及经历实录
-
祝羽捷09-10《策展之道》的标题显然是对约翰·伯格的经典之作《观看之道》的致敬——他的个人网站也叫这个名字。在读了这么多本小汉斯的以策展史为名的对话和通信集后,才读到这本《我的策展之道》这样一本个人随笔集。在“策展人”这个身份滥用,策展在任何语境下都在出现的今日,小汉斯对策展的思考和实践犹如在拨乱,重塑它的“策展性”,同时又在去神秘化。策展人作为展览制造者的角色,这项任务涉及追踪艺术品之间隐藏的联系,并在跨文化中开辟不受约束的路线,以寻找体验艺术的新方式。我一直把小汉斯的网页放在首页,随时关注他的策展计划,读这本书重温了当今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策展人的思想脉络和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