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人师承与文学

读书评论:
  • 透过、碧凉枝
    03-13
    三星半。服膺于作者爬梳文献的恳切学术态度和毅力,对于师承图景的描摹也可称包罗万象,但于内容而言,第三章似乎与全文结构格格不入,第五章赠物书写也略显老生常谈,就我看来笔力最深的竟然是绪论对于师承概念的辨析以及第六章写真的研究。就工具性而言,虽然作者将各种文献分门别类置于相关框架之中,但仍不能使他人对于北宋师承谱系有直观的了解,缺乏了一点索引式的整理,甚憾。
  • 二十年来堕世间
    12-28
    学生喜爱诗稿,可据为己有。师长爱一好墨,学生无意奉送,老师出手强夺,读来令人忍俊不禁,不过也足见苏门内亦师亦友,关系何等融洽。
  • 沈庄园
    09-12
    问题的提出其实还不错,整体框架搭得也尚可,只是有很强的材料填充感,总感觉是观念先行,套了一个壳子。很多值得铺展和深入挖掘的点做得不够细致,这也是当下国内很多研究者出书的通病。以前那种扎实深厚的学术著作已寥寥了,太多注水的了。这就像一篇论文一样,读它的摘要就可以了,正文没啥干货。
  • 喝水没烦恼
    01-01
    开卷前,本以为此书是想如《宋元学案》般拉一个北宋文学师承谱系,没想到是以师承为线索,给文坛互动做了一个总论性的梳理。同《明词传播述论》一样,与其说是文学研究著作,不如说是历史学甚至社会学著作更为恰当。此书搜集史料巨细靡遗,几乎每句话都在密集引用史料,最后交织出一张大网,堪称集该话题之大成。但既已全面爬梳史料,若能从工具性的角度出发,附录一份文学师承表,就更完美了。
  • 索芝麻麻麻
    01-04
    能够感受到王兆鹏先生在序中说的这本书的特色之一,是老老实实翻检《全宋诗》《全宋文》《全宋笔记》《宋人年谱丛刊》等文献后拼合成的有机图景。第五章和第六章比较有意思,感觉第五章谈赠物,又落入了宋诗日常化的老话,谈同题的部分没有讲到诗,有点遗憾;第六章写真赞那部分是最有意思的,也拆成了单篇发表在《文学遗产》上。
  • 穈芑斋
    06-15
    细究之下,发现很多论述已有出处,然查证之力远胜论述之功:如举“夏竦四岁而书”,于《全宋文》枚举两处,及至论后山,乃引“献其说余十万言,高自誉道,子曾子不以为狂”、“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前人已有论述;又云“师从曾巩,终身未肯改易师承”,黄节等人云“及见山谷诗,爱不释手,卒从其学”,此或为新说。因为讲到了宋人“转益多师”的倾向,从而也出现了一个关键问题:师承谱系该如何建立?而该书论述又仅侧重于文人交流与文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