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通家史
读书评论:
-
TTings03-14像一个圆形般优雅美好
-
慕容白11-04代入感不好。一生囿于孤独而不自知。
-
希维德鹿03-09读了第一页就知道这本书是我愿意读的类型。女性视角,整个家族,童年孤独,父母缺失,婚姻不幸,阅读流畅得跟滑雪一样。从出生童年结婚爱情到良母这章都非常好,想象力有冲击,文字一点没有忌讳。后面得工作一章是书信体,再后面的几章疾病衰老占篇幅太多。过于长寿只是人生结局完美的错觉。黛西的中学大学时光文字几笔带过,婚后在没有生孩子前,两人的相处也几乎只字未提,那段时光应该有对真正婚姻生活最强烈的感受,如果这些篇幅比重再多些,会读得更过瘾。
-
片刻之美02-07概念先行构建经验,看不下去。
-
碎叶吹又绿12-09初版于1993。如此真实又丰富的女性虚构传记,丰富的叙述视角和表现形式,没有起伏跌宕和戏剧性情节,接近一个世纪的人生,从出生之前,到死后,从生前的父母、出生、童年、婚姻、再婚、生育、独立到死去,这一生如她最后所感,在生命之中,死亡便已开始。黛西的一生,是被动的,几乎不悲不喜的一生,她的母亲在生她之时死去,被邻居女性收养,又因养育者的死亡回到父亲身边,仓促结婚,丈夫蜜月自杀;单身9年,奔赴大自己23岁的养育者之子结婚;生育;丈夫死亡....大段大段的成长在叙述中是缺失的,而她身边的人又各有自己的性格和生活,她是叙述者,也是被叙述者,对于自己,对于亲人,她是一个不干预的被动接受者,这是一个真实的20世纪加拿大/美国女性的人生史,如此美好的叙述。
-
无忌10-26一个长寿的“家庭主妇”故事,一段子辈的回忆,没有过多细细琐碎的家庭情节,甚至没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而是第三人称视角的对女性生活的分析。与我们国人不同一生操劳只为子辈少受累,斯通家并没有宣扬获得什么成就,生活富足一笔带过,似乎子孙自有子孙福,书中想追忆的是在她平凡的一生的幸福而非“价值”。他们没有那种为子辈的焦虑,仿佛落地就跑不用操心,一生爱自由无需为生计奔波。他们笃信成功靠自己,而我们希望有贵人相助,这个贵人可以是家族、姻亲相互报团提拔。他们可以自由谈性,在某个自由的年代一个女人可以记录多少个炮友自我认为是幸福,洒脱的黄昏恋最是自然天性。
-
月白风清04-15一个普通女人的一生!
-
忘川观鹤饮10-05无比顺畅,这就是我们走马观花般的一生
-
Safari09-21Daisy最终的姿态是希腊式的…除了响亮的回声,她的自我什么也听不到。是她拥抱了姿态,还是姿态拥抱了Daisy?~
-
Cheer.S05-19真的很好看啊!仿佛身临其境地经历了一个普通女性流水般平静潺潺的一生,有无奈被动接受的命运安排,有不谙世事之时突如其来的变故,有建立家庭后将自己藏于暗影却浑然不觉的日日流年,有在花甲之年终于迎来事业的春天,有短暂的闪光后又失去的自我沉湎与调节,有风烛残年遭受疾病困扰慢慢走向人生终点的自省。很多旁人视角的讲述,当然是主观且偏颇的,却让人物更加立体丰满了。没有人能充分地了解另一个人,当孩子翻看她读书时的笔记,被母亲广博又闪闪发亮的智识惊呆了。男性角色也很动人,印象最深的是老人在晚年追忆亡妻,曾经那么爱她可却怎么也记不起她的名字。每个人的孤独、伤感与困境相互观照,在时间里慢慢积聚又抚平。她是否可能拥有另一种更声色并茂的人生?从什么时候开始探索自身是否都不算晚?挺好的,比绝望度日或懵懂一生要好得多。
-
木荷08-07探索自己,有的人更早一点,有的人则是在生活发生重大变故的时候。到最后,不是谁的妻子,也不是谁的母亲。你是你自己。活着的人随着准备死去,只有孤独的人才活得更长久。
-
维的毒10-23完美的小说!太他妈好了
-
买糖吃03-23非常喜欢!从《顿悟与启迪》读到《斯通家史》!
-
嘉树04-21女性笔下的女性人生,总能带来一些沉思。想读作者的《爱情共和国》。
-
Violin03-21果然还是更喜欢加拿大女作家的笔触,刻进骨子里的世礼下是灵魂深处的孤独和空虚。我们被时间推着往前走,带着周围的人对我们的种种猜测,可他们永远无法靠近我们内心,因为即便是我们自己,也未曾一刻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何如此。女性主义是一种很偷懒的归类方法,我想说这不是黛西所代表的女性所面临的困境,而是所有人所必须经历的孤独。我越来越相信,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
璃人泪@201103-28流水的一生,金句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