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课

读书评论:
  • 豆友137670324
    09-03
    散文的忍心,情感的质量…一如既往为怡微打call
  • 小川
    08-27
    后悔自己读得太快,而被密集的信息洪流淹没,核心观念的论述接近哲学化思辨,玲珑纷纭而深彻有力,结合作品的论述往往又独出机杼,朱自清部分和诸多信手拈来的小引尤其惊艳,词语的发明部分又使人心中扬起十足的野心,最欣赏的是时时为词语触及不到的宽广未知留出眺望的可能,这种常怀的谦卑与广博的智性是极好的搭配,在卡尔维诺的文论中也可以看到。
  • 逍遥子
    10-10
    许久没有读得如此舒畅了,张怡微的作品,今年下半年一大发现。我想我会持续阅读张怡微的系列作品。对了,还有李娟,阿勒泰的李娟,其作品常读常开怀!每次都被逗乐┐(─__─)┌。
  • 同同特
    08-13
    比较喜欢的是对常见散文的再解读,如朱自清《背影》,感叹自己初中果然没看懂;同时比较巧的是对“志”的阐释援引了叶嘉莹和高友工的观点,而前几天所看欧丽娟评王维谈至persona(不是女神异闻录!)也引用了高友工的这段。“弱德之美”和“瞬间全部的情志”,比较下来受益颇多。(还学到了好多!写不下!
  • Pantheon
    01-15
    想看过这本书就能像公式一样扒下一篇散文来就不用读了,虽然偶尔有妙语乍现,但谈的大部分是虚而又虚的东西。张怡微有一种与她年龄不符的老辣,但咿咿呀呀的矫情也不老少。
  • 三仙二老
    02-02
    这是一本关于散文的普及书。张怡微的文字,并不是将散文展露在显微镜下,入微观察。而是类似模块拆分的办法,每一个章节,介绍了散文的一个侧面,也点出了体会、欣赏散文的一个角度,读完这本书,也就意味着对于散文有了更深的了解。很喜欢本书开头那段散文流变的叙述,星星点点间描绘出文体与权力的关系,很见功力,有别于作为创作者的张怡微。
  • 虎皮兰的蓝
    10-10
    看得出写作的诚意 但不免隔靴搔痒 有点像是学术论文 实操的部分较少 读完了留下的印象基本来自于她引用的杨牧,王安忆和余光中
  • 华东师大出版社
    08-20
    复旦大学创意写作MFA专业散文课
  • W
    10-15
    「散文更著力于情感的深刻性,小說則服役于征服世界的慾望。」很讚成作者通篇都在強調的對複雜情感的理解能力。
  • 没有标签
    08-31
    时至今日依然记得,初中课上,在我对《背影》中父爱的形象有种一种隐形权威的质疑后,老师非常严肃地说,你完全理解偏了,并让我以后不要再提。那也许就是我经由自身经历所觉察到的一种复杂感情吧。完全同意书中写的散文书写要有一种感知复杂感情的能力,以及感性的成果是理性思考后的获得。读张怡微老师快十年了,喜欢她的文字。
  • kemi
    08-19
    很好看。几个文本的解读让人豁然开朗,既有阅读层面的助益,又有创作上的指导。怡微文学视野开阔、高屋建瓴,尤其对喜欢阅读和试图尝试写东西的人,会有很多启发。总之,抓紧书写吧。
  • 青莹
    08-20
    2020.8.20。一如既往地好。谈写作经验或是文本解读是相对容易的,难得的是把写作这种实践活动放到学术的脉络里。就目前呈现的架构和隐藏其中的企图心而言,是真的让人叹服。她对于写作的体悟真的是走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深处,对概念的理解也透彻,所以写到像写景、状物,包括抒情这样老生常谈的话题时,都还能跳出那一层浅浅的常识,另外来谈一些更清晰的东西。有的阐释还是很台湾的,比方意象。其实现代散文中的“情”可以接续到王德威讲的所谓抒情之现代性,而对语言的那些讨论里也能恍惚看到唐诗三论的影子,总而言之对抒情论述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某一瞬间脑海中闪过了一个很深的灵感,可惜现在又找不到了)。
  • 长河落日圆
    08-20
    看了下目录,杂志党表示其实可以直接标读过了~零零散散陪了我将近两年的专栏,给过我这个不合格的中文狗无数启发——甚至导致自己觉得上来就读合集的人可能会因为需要处理的信息量过大(是以课堂讲稿的标准而言,毕竟这书并不是学术专著)而忽略掉其中许多精彩之处……
  • mucen
    08-14
    一口气读完,手不释卷,特别好。我从小最喜欢的文体就是散文,觉得有质感有意境,但说不出更深的门道,在这本书中得到了解释——“经由汉字本身与形象思维的联结,还是感应到了运用语言的物质性所搭建的美学世界”。散文的特殊性在于高质量情感的表现,它靠的不是零散的情感体验、蓄意而拙劣的模仿,而是高度理性和克制,需要用理性去驯服并运用感性,这其实是一种哲学的方式,绝不是轻轻松松能做到的。另,郑板桥的画竹三步法说明了素材积累、思想沉淀和艺术表现的递进关系,很有启发。
  • 一杯水风波
    08-13
    用理性打磨情感,勇敢地迎向磨难。永远爱怡微,无以言表❤️
  • fateface
    11-17
    我儿子期中考试作文写得偏题了,扣了不少分。不过我觉得他的问题倒不在偏题,而在于太过浮泛滥情的景物描写。他把这种东西当作“文笔好”,我觉得是走了歧途。于是买了这本《散文课》来给他看,结果我自己先忍不住看了。这本书真是好,但是与应试作文是没有什么大关系的。它给出了散文的理想,又教会我们如何去欣赏散文的美,复杂的情感,人性的幽深。我还是很希望孩子有空能读一下,让他知道我们学习写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 伍岳凌
    12-15
    介于学术论文与随笔之间,读得很不过瘾。私以为全书写得最好的是引论及每讲的回顾,中间许多内容介于逻辑解释与感性发散之间洋洋洒洒,读得不畅快。其中谈到很多内容都是戏剧理论中的显学与规律,所以也并不新鲜。书好不好不知道,反正读得不舒服。
  • 出云
    08-28
    “即使成为不了伟大的艺术家,我们普通人也应该在历史中完成有限的自己”这句话说得真好,顿时觉得自己身上也有小小光环和大大责任了。
  • 曼仔
    09-01
    读她的第十年。因为太过熟悉,反而有些话似乎都不必一说再说,但也恰因为这十年看过来,反而也看到了一些行文风格的变化,背后也折射出生活本身、岁月本身所带来的改变。怡微算是很早就摸索出了自己风格的创作者,少年时代也写过一些青春与爱情的故事,但从她23岁开始写世情小说开始,她就形成了一套稳定的、具有原创性和辨识度的写作风格,遣词造句上都很明显,看几句就知道是她。但近年来,依然能感觉到学术训练对于她文风的影响,越发的谨严,个人的情感与态度藏的更深,也有越来越多的留白,偶尔一句真情实感的吐槽如绵里藏针,寒光一现。17岁的我在努力解读她复杂的句子结构,还经常积累到新的中文词汇;27岁的我已经很明白那些她没有写出来的话,无论是否同意,都有熟稔的理解。总之很好看,是让人沉静凝思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