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独处

读书评论:
  • bookbug
    10-07
    平心而论,如果不是这本随笔集里的作品质量良莠不齐的话,单以弗兰岑写父亲的病症、小说的命运、读者与作家的微妙关系等几篇精妙之作来看,绝对算是小说家散文的佳作了。
  • xx
    10-15
    写父亲和纽约的几篇都挺好,其他不对胃口
  • 巨米雨
    06-06
    翻译不好,我看的电子书更是头昏眼花,而且弗兰岑本身就絮叨,然后拐弯抹角的隐喻比喻又很多,所以这种散文看起来就更痛苦了,关于家庭那几篇不错可能因为是他擅长的领域,但是其他关于社会问题的那几篇实在是看得够呛,翻译也没抓到精髓,翻得非常琐碎凌乱。这本是比较失望的,相比较他的长篇来说。
  • eris
    10-28
    一流文章,但毕竟谈的还是911和互联网崛起之前的时代,名副其实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
  • 熊小熊猫
    09-29
    有点名不副实,其实它讲的是美国的文学品味以及信息时代的小说转型和个人空间。不过一天刷完一本书的感觉还是很嗨的。睡觉去~!
  • 魏小河
    12-17
    阅读教我的第一堂课,就是独处。
  • 丛林宜歌
    10-15
    以精英知识分子视角探讨群体和个体关系,如何在重要的统计样本和赤裸的自我之间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细微到做一个阅读者还是视听者,抽烟还是不抽烟,谈论大众性爱话题还是注重个体卧室隐私,是否接受自己的亲人被毫无个性的疾病征服。归根结底,乔纳森弗兰岑想表达的是:我想要独处,但不要太孤单。我想和别人一样,但又与众不同。
  • 柏拉不图
    03-13
    最近一段时间我最喜欢的作家。里面有几篇关于网络时代阅读现状和现实主义小说生存状态的随笔,写的很好。其他几遍都是他作记者时写的新闻稿子,以及一个左棍愤青犬儒式无力狂吠。
  • 都柏林人
    10-27
    阅读文学只会加深你与主流的疏离感,加深你的抑郁,把文学想着治疗、心里想着治疗的读者,会把阅读本身指认为疾病。
  • 米田
    01-07
    阅读和写作最终都源于孤独。写作是个人自由的一种形式。它让我们摆脱在我们四周持续建立的大众身份。最后,作家写作不是为了成为某种次文化的亡命英雄,而主要是为了拯救自己,以独立个体的身份存活下去。
  • 青兮
    03-26
    书名跟内容不怎么符合啊。
  • 成知默
    11-20
    2015年第120本: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弗兰岑,一个时刻愤怒而显得有些戾气过重的弗兰岑。无论是个体境遇的剖析,还是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弗兰岑擅长就某一论题铺陈敷衍,洋洋洒洒由表及里步步深入。虽然有些话题如今看来已有些老旧,但其意义或许正如弗兰岑所说,如何在喧闹嘈杂的现代社会里,保持清醒的自觉,即如何独处的问题。
  • 渡边
    03-15
    太他妈好看了!第一次读到弗兰岑几乎就要不顾羞耻地喊出对他的喜爱,为了表达这种容易暴露自己幼稚的激动,必须爆以粗口。那些关于读书和小说的文章尤其精彩。
  • 阿巴厮
    12-25
    弗兰岑的痛苦似乎是有价值的,至少他获得了真正的成功。成功之下,他的那种焦虑和痛苦,还有情怀,从某种程度看上,就变得高贵。而还有很多人,就这样在孤岛上活着,一直到最后,连个同伴都没有。
  • 57
    11-22
    不太喜欢,主要因为充满了正确的观点,正确的中产阶级,正确的作家,甚至正确的美国。语言和结构上都在不依不饶地延伸这种正确,让我很不耐烦。当然他的批判绝大多数时候是对的,所以我只会觉得他正确,而没有情感上的震动。尤其当他谈到自己,太自我中心了。
  • Renee
    11-01
    开始以为这本书是心理学鸡汤,看完才发现是精彩的社会批判集。how to be alone指的是大众如何像精英阶层一样在阅读中 be alone,而非日复一日地享受喧嚣的视听媒介;还指的是中产阶级如何在平庸的大潮中 be alone,不随波逐流。所以标题里的be alone应作“孤独”解,而非“独处”。作者思考了很多现代现象,例如购物中心、邮局、烟草广告等。有三个思考很有意思:和欧洲城市相比,美国城市是“审美荒原”,美国城市的功用性大于美学意义(难怪巴黎如此美,和广州香港东京之类的城市完全不一样);孤独的阅读本来就是精英阶层专属的,只是上世纪兴起的小说掩盖了这一事实,而如今的视听媒介又重新揭示了这个道理;美国的白人精英已经离开城市前往郊区,市中心留下的是底层,以及刚独立却还没成家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