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

读书评论:
  • 维维安的天空
    03-07
    喜欢安德烈,很真实的年轻人;其实这本是母亲与儿子的对话。儿子年轻叛逆,但母亲还要紧跟脚步与混血儿子沟通,教育青少年可以读吧。
  • 信电影得永生
    07-04
    一个人,想要真正认识自己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两个人的沟通,更是难上加难,更不用说是不同年代不同生活方式的两个人了。很有幸,我们在现实中看到了一个积极的个案,两个人因为血缘的关系更因为爱,在沟通这件事上付出的努力,以及产生的变化,即更深层的连结。
  • Rae
    10-25
    谁能想到这么有趣的安德烈去德勤当银行家了呢
  • 尼那
    05-04
    个人觉得龙应台的书都很值得一读。哪怕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能常有新意,也直戳本质。
  • 筱堂
    05-23
    昨天听收音机,一个节目说到有人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跟其他国家的孩子相比,中国的孩子几乎最少得到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主持人说,中国的父母非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甚至愿意为孩子牺牲一切,但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不善于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不善于在孩子受伤时给予心理的安慰和疏导。我听完之后,深以为然,由而想到《庄子·田子方》中的名言:“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龙应台和安德烈的通信何以备受欢迎,似可从此体会,令人深思。十八年五月廿三日阅讫于长沙望月楼。
  • 熊大茸
    01-13
    当观点诉诸笔端的时候,会变得准确凝练而冷静。两代人,时代、年龄、文化背景决定的观点不同在这里有了对比引人思考。那些关于人生方向和变老的话题让我不忍读完,因为书信里是别人的轻描淡写,读来却是自己肚里的千回百转脸上的愁眉不展。
  • 之間
    08-08
    能和父母讨论媚俗这个美学范畴,早就超出了一般的亲子关系。我和父母之间横亘着大片的空白和沉默,如果我以后有孩子,通信也会是一个极好的沟通方式,而不是偷看孩子的日记。
  • cccca
    04-15
    哈哈,书里的妈妈总是被揶揄、被嘲笑、被哄的那一方,可她也是最坦诚最自省最深沉的一方,好佩服这样的MM(这种说法是否也是Kitsche??:P)
  • 天路客
    04-15
    我刚好到了既是父母,父母又当你是小孩的年纪,开始思考生死,贵贱的时候,读起来颇有感触
  • 春花
    11-12
    1放三十首歌,一支一支听,一直等着那一首歌出现的时候美感值更高。2如果你年轻不激进那么你就是个没心的人,如果你老了却不保守那么你就是个没脑的人。3要你用功读书是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迫谋生。4评断一个人的品格不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高的人而看如何对待比他地位低的人。
  • 伊丽莎白菇。
    01-12
    看完终于明白为什么这本书一直占据着amazon等各大网站的前十。太多语句字字珠玑,迷茫的时候能看看它,仿佛有一盏明灯指引。
  • Claudia
    05-10
    书中有些读者的回信让我眼前一亮。
  • ︶沒有茹果。
    03-09
    好喜欢龙应台的文字。能把一些意见不同的读者来信编入书中,很值得钦佩。
  • |大屁狗。|
    10-28
    我不会像安德烈一样和妈妈交流这些思想,我妈妈也不会像龙应台一样把我当作一个独立的另一个人去和我谈这些东西。龙应台这这几本书真是看到心坎里去了。以及看着安德烈的思想在这些信里越来越成熟,他提出的香港对民主的追求我真是不能同意更多。
  • ☂jackchen
    10-20
    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避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我猜想要等足足二十年以后,你才会回过头来,开始注视这没有声音的老屋,发现它已惨败衰弱,逐渐逐渐地走向人生的“无”、宇宙的“灭”;那时候,你才会回过头来深深注视。
  • 一颗卤蛋
    04-19
    不是每一个妈妈都是龙应台,都有想去改变亲子关系的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