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画家

读书评论:
  • mado1983
    06-10
    这一部需要理清时间轴,而前半部分根本不晓得画家在战争期间到底做了什么事。真是藏藏掖掖欲语还休。
  • 神威
    04-03
    休憩61st,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没有良心的人不痛苦,小野又抗不过自己良心的翻涌,又不愿承认自己错了来否定掉自己一生,其粘连拧巴纠结间接如同像纳豆一样的日本人。小野有时像在重新认识这个世界,有时又像切换滤镜和视角去看其实早就熟悉了的世界。这样的态度持续久了,别说他人,连自己都会忍耐不住,于是女儿们呵斥他直截了当,他在见准亲家时也忍不住图穷匕见中宫直入。小野最后会怀抱什么态度一点也不重要,石黑是想告诉我们,这个人将毕生挣扎在折磨之中,内心不得宁定
  • koala
    12-21
    不知是不是民族立场让我非常讨厌这本书,遮遮掩掩的反省下是大幅对于即使失败亦不凡的歌颂,父权和军国主义在各个地方让人心感觉不安。
  • 春花
    01-11
    “不记得有哪位同行能够绝对诚实地画出一幅自画像。不管他多么精确地对着镜子再现自己的表面细节,画上所展示的人格特性却与其他人看到的真实情况相距甚远。”——正如小野对战争的态度一样,“如果一个人是在别人根本没有勇气或意愿去尝试的事情上失败了,那么他从这个角度回顾自己的一生时,肯定会感到一种安慰,一种发自内心的欣慰。”“承认自己人生中所犯的错误,并不总是容易的事,但却能获得一种满足和尊严。不管怎么说,怀着信念所犯的错误,并没有什么可羞愧的。而不愿或不能承认这些错误,才是最丢脸的事。”
  • levitating
    09-19
    私以为涉及大量回忆的题材,《浮世画家》这样的群像描写不适合用穿插太多闪回的写法,相较而言,还是《远山淡影》集中于一个女子在两个空间的互为观照,所营造出的若即若离气息更引人入胜。撇去个人不喜欢的写法,我倒是还蛮喜欢这个故事的内核,个人心路和国家命运交织在一起关于信仰和幻灭的故事。
  • (空)
    03-06
    慢慢发现石黑一雄小说的一个特点,虽然都是第一人称视角陈述记忆,但完全还原了记忆这样一个陈述者的不可靠,会撒谎,暧昧不清,相互矛盾而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但同时又能暗示出故事的全貌,让读者带入的同时又拥有上帝视角去提取感受
  • Agrippa
    03-11
    又是这个沉重的话题:崩塌和重构,自我原谅。前面一直觉得他的心结是社会对他的所为耿耿于怀,最后其实放不下的只有他自己而已。为自己的过去骄傲又愧悔,欣慰又时刻渴求原谅。他的矛盾只在于信念本身的缥缈,当自己在其中注入太多价值的事物崩塌,却是在整个城市迎来美好明天的时候,这是一切不安和不稳定的根源。崩塌和重构。小野和景子一样是缝隙里的人。折磨,挣扎,欺骗。可他们只是始终还相信着什么的人
  • A-sun*
    06-20
    「承认自己人生中所犯的错误,并不总是容易的事,但却能获得一种满足和尊严,不管怎么说,怀着信念所犯的错误,并没有什么可以羞愧的。而不愿或不能承认这些错误,才是最丢脸的事。」
  • 安提戈涅
    05-13
    还是《长日留痕》里的那种控制力,如丝绒上的水珠,滚动而不下渗,但比《长日》的控制更用力也更隐微,潺缓推动的叙事,类似于缓慢打开的重瓣的花,但花打开了,并不是要突然呈现一个谜底般的结局,这个故事没有结局,只有往昔、当下与来者之间的彼此重叠,时光互相投下的重叠的阴影,叙事者(小野)那种老迈迟暮的口吻(“原谅我又扯远了”)为故事的潺缓流动的节奏赢来了可信度。老宅子、老交情、老画派、老英雄——新公寓、新打点的交情、画师叛徒们、大力水手,新旧的元素设置非常清晰、甚至有些刻意了,被推到远景处漂浮着的,是战争大历史、人情的冷与暖,这些东西是竹篮打水,被滴滴答答地沥出来的。
  • 熊阿姨
    07-17
    处处都是把“我爱你”说成“今晚的月光真好啊!”的含蓄,整本书是一场隐喻,没有关键的情节,适合一口气读完,断断续续读就会忘记“浮世绘中的夜间灯火”跟“主人公爱国主义的艺术理想”究竟有什么关系。摊手。
  • ParasItE
    03-23
    连自省都是如此的暧昧,只因没有人是无辜的,可是又有谁能真的为历史的灾难负责呢,军人,政客,商人,还是每个人呢?这困惑看起来是地域性的,但是仔细想想还真是石黑一雄所说的国际问题。觉得好看还是我喜欢他这种叙诡带来的若有若无的思考和回味的空间。
  • 句芒
    11-23
    在反思二战这点上,日本人比德国人暧昧多了。石黑一雄也是洞若观火。不可靠叙述用得更得心应手了。
  • Ex
    06-21
    曾在战争期间为军国主义服务过的画家小野增二,因其过往不甚光彩的经历,致使二女儿仙子的婚事在战后受到影响。围绕嫁女这一主线,回顾了小野学艺、置业、投身战事、师友交往等历程。小野本人对战时作为的反思确实不够深刻,甚至避重就轻,然而,人的局限性可能就在于此,小野这段剖白——“即使现在,我也觉得很难想象世界的范围远不止于这个城市。”——至少是诚恳的。石黑一雄的这部小说非常好读,但并不浅显。这样的作品或许对日本国家的读者触动更大,尤其那些有过战时经历的人。他们也是战争的牺牲品,却不自知,仍沉浸于自我奉献于信念的荣光中不能自拔……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不仅需要反思,而且需要正确的反思。20160621
  • 陆钓雪de飘飘
    10-06
    “我们没有必要过分责怪自己,”他说,“我们至少为自己的信念而尽力了。只是到了最后,我们发现自己只是芸芸众生。是没有特殊洞察力的芸芸众生。在这样的时代做芸芸众生,算是我们的不幸吧。”
  • newleft
    08-26
    为什么我觉得主人公完全没有发自内心的反省?
  • 水仙操
    03-04
    不可靠叙述者,游刃有余的虚伪,战后孤父嫁女不及秋刀鱼之味。
  • 木鸡腿
    11-12
    读这本书好像在看instagram里经过valencia和sierra滤镜的照片
  • 伯樵·阿苏勒
    07-17
    真的很难想象用英文是怎么写出这部作品…
  • 鲁闽
    01-22
    这本一本关于自省的小说,但不是什么声泪俱下的检讨,或深刻剖析的自白,仍然是一种素净淡雅的感觉。作为叙述者的小野,曾是一名为军国主义服务的知名画家,现在退隐了,最大的希望是女儿能够找到好婆家。在叙述的过程中,小野不断离题。在我看来,这种离题有其象征意义。对小野而言,对于过去,想要彻底遗忘是不可能的,全盘去否定似乎也不行。在某种程度上看,离题是因为不敢真正地面对。关于过去,小野对外的表态是,“当时是凭着坚定的信念做事,现在坦然承认做错了”,似乎是两全了。但他对内的表态则是,“比起因为缺乏勇气或意志力,从来不敢尝试自己相信的东西,凭着一腔热血去做事,肯定更值得称道”,又往回拉了几分。我认为,其实小野纠结到最后都不能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凭什么如此相信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