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读书评论:
-
麦田守树者05-19这是我第一次被彻底震撼。你感觉他没有问题,但心里却说不出的困惑。一些桥段的描写生动形象且大胆。绝对的五星。
-
豆友18427159006-04“刘的昨天,林的今天。刘的今天,林的将来。”
-
白道冥窮07-11最后男女主角的感情处理稍微让我惊讶了一下…这是保守还是开放啊
-
山水幽燕02-27基本上,王蒙的小说要在理解当年大背景的情况下阅读了
-
釜底游鱼06-18小说本身谈不上怎样,隔靴搔痒,但结合作者经历来看这隔靴搔痒就有了解释,等于是现实给小说做了注脚。批判的东西是个至少几十年内基本无解的事
-
虚弱橙02-25深藏不露老干部不是挺好的么?一腔鸡血没地方使的年轻人活该去挖煤。
-
十一06-12“人要在斗争中使自己变正确,而不能等到正确了才去作斗争。”
-
一刀未剪的童年07-18也许,这不是@王蒙 的处女作,但却是他的代表作,不光是因为被@毛泽东 表扬过。更重要的是他是描述人民内部矛盾的第一个。剑走偏锋,往往是需要承担风险的,但是高风险高回报。他的角度,无疑让一个新人菜鸟抹去了很多油滑的注脚,干干净净,就这样以林震的视角,打量组织部,打量厂,打量老兵,打量已婚女人……这样的作品,当然必须关注人性,但是慑于政治压力,还是会规避明显的感情线索,永远是柴可夫斯基的《意大利随想曲》配着烫手的荸荠,这算是精神食粮与物质食粮的结合吧。在悲剧性的调子里,你依稀看到@韩寒 写《杯中窥人》的感受,的确,那就是人性嬗变的开始,命运在环境的碗里飘飘荡荡,忽高忽低,但是越到边缘越危险。时过境迁,或许我们的创作环境好了n倍,但是很难出现踏踏实实描述一个人的入世轨迹了,最好的顶多是杜拉拉升职记
-
信鸽01-21哈哈哈,这50年代打了鸡血的语言!不知顾彬先生为啥觉得这本书中国现代文学的翘楚。优点是:官场语言写得精彩,官僚形象跃然纸上。最佩服的一点是:王蒙在最恰当的地方收了尾。
-
野望02-09敢写,54年的官场有些内容在现在仍适用,但像林震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可能已经灭绝了吧)。做一个公务员,更多的时候求一份安稳工作,而理想…很远吧
-
一夜暴富找乐子11-08哈哈哈哈,小年轻们太好笑了
-
鱼目丫JoyanceZ12-23也许做一个理想主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和生活和那些错误的对立面斗争的勇气。即使是深谙世事的刘世吾,也会对林震说一句:“有原则的并不只有你一个人。”
-
彼得潘耶夫斯基06-20他每说一句话,都干咳一下,但说到那些惯用语的时候,快得像说一个字。譬如他说“把党的生活建立在……上”,听起来就像“把生活建在登登登上”,他纯熟地驾驭那些林震觉得是相当深奥的概念,像拨弄算盘子一样地灵活。林震集中最大的注意力,仍然不能把他讲的话全部把握住。
-
豆友05-05借用楼下的一段书评:“在54年后的今天 ,我们可以有信心地说,里面的问题基本上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有三点。一、再也不会有林震这样不懂事的年轻人能考上公务员了,更不用说进去了之后还在那边固执己见。二、《人民文学》大概是不会登这样的小说了。三、就算有人把一篇这样的小说贴在天涯上,也不会引起轰动了,大家会说‘这又不稀奇,这青年自己有病’云云。”
-
伊凳04-21你说那时不好.现在有当时一半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