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进
读书评论:
-
带刺的刺猬04-14德国视角,读的时候还挺不适应的。
-
哈尔乔丹的绿箭10-30堪称读过的二战书籍中最优秀的作品,在这场狗咬狗的战争里,埋藏着双方无数的不知名的精英,毫无疑问是人类的灾难,值得所有人铭记。
-
63008-21这本该是一场粉碎布尔什维克暴政的正义之战,从遍布全俄的劳改营到乌克兰的集体农庄,无数在斯大林统治下饱受不幸的民众日夜翘首以盼来自西方的拯救者到来,然而本该成为欧洲之矛的德意志却沦为希特勒这样疯狂的党棍的傀儡,于是乎东线之战彻底沦为了两大极权主义国家的狗咬狗之战,继承了普鲁士传统的国防军靠着精湛的战术技巧取得了一次又一次伟大的胜利,然而一切在英美同布尔什维克所做的魔鬼交易之后都变得徒劳无功,英勇的战士们的牺牲只能成为无边无际的俄国领土上的肥料。
-
无忌10-23既有战略层次的谋划布局,也有战斗层次的个人细节,既有对政治权威的反思,也有个人英雄主义惊讶与宣扬,对于成功既能够看穿宿命与运气也不否认个人的才华。
-
Jian上眉梢的A08-10听到第6集团军的覆灭,真是让人感慨。希特勒到最后还给保卢斯晋升为元帅,逼得后者决定投降,也是因为希特勒的种种考虑,把第6集团军逼上绝路。整书叙述得非常出色,把德军入侵苏联的初始态势都写得一清二楚,把德国露出的败像也记录了出来。可惜那么一批优秀甚至是伟大的军人,因为领导人的决策而葬送自己的前途甚至是生命,可怜可叹!
-
奇异矩阵07-302023#9尽管成书较早史料较旧,但这样一本叙事向不枯燥的通俗战史很适合我这种业余入门读者。北至摩尔曼斯克南到高加索的漫长战线上大大小小的战役基本都讲到了,战场脉络态势的梳理也挺清晰,而接近纪实文学的文风和穿插的细节描述又使阅读过程不致枯燥。最大的阅读障碍是大量的地名和各级作战单位的番号,考虑到苏德战场的规模,写作上似乎也没很好的处理办法...苏德战场真是波浪壮阔又跌宕起伏,双方动辄就是集团军级别的穿插迂回,而先胜利突破又被敌方插后路的战例也屡见不鲜,颇具戏剧性
-
小C07-02对于战略战术的分析和反思的段落比较出彩。阅读体验上整体来说有点散。又想写宏观层面,又想写微观层面,把握不好的话非常容易写成流水账。小说不像小说,史料不像史料,对话里有不少“开火!”“出发!”这样孤立的内容,然后也没有接下来的台词,那这有什么意义呢。出现了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往往来不及充分展开人物形象,刚写了一笔就死了。本来人名地名和番号就难记,这样更模糊了重点。同样是德军视角,《西线无战事》、《被遗忘的士兵》就很能打动人,这本书却无法共情。仿佛只有希特勒是个傻瓜,其他所有德军将领和士兵都是英雄,打输了都怪元首。可是到底是谁先发动的不义的战争啊?此外,一些表述查了一下对应的其他资料,还真是不能盲从。
-
流沙陷02-12不到半年 三百万侵苏军队伤亡四分之一,就算了抓了三百万苏军战俘又有何用,苏联三百万可以迅速整补 你呢!
-
飞船06-18终于看完了,苏德的出发点都各自有算盘。德军战线太长,补给不足,苏联内乱就干废一半自己人。总之,战争就是机器
-
麻什麽06-25精彩的战争史,有宏观分析,有战略解读,也有对一线指挥官和战士的速写。入侵苏俄后德国面临战线太宽太长、气候太恶劣、人力和装备资源聊露疲态等状况,东线战役或许根本就不可能取胜。但是,为什么希特勒要在西线还没有拿下英国的时候就直接启动了东线战役呢?
-
云飞05-01德方视角的东线,观点比较客观,就是地图差了点。
-
梅时雨11-09这本书跨度从巴巴罗萨直至斯大林格勒战役落幕,我也读了很久。作者以地图展现战略方向,重现战场点面兼顾,也描绘了一些动人的场景,基辅大合围,西伯利亚骑兵师前赴后继的进攻,曼施坦因趁夜色登陆塞瓦斯托波尔的海滩,第六集团军的悲惨结局,都令人印象深刻。德军战略上的抉择最终导致了战争的走向,如果及时攻占列宁格勒,如果放弃基辅直扑莫斯科,如果绕过斯大林格勒直抵AA线的终点,是否历史会有所不同?波澜壮阔引人遐想正是苏德战争的魅力之一。
-
阿尔汉格尔斯克12-30斯大林格勒,德军的《援军明日到达》。
-
yusen03-21记录东线战争的必读著作,有大场面也有小细节,既突出了德军士兵的战斗能力,也对苏军对手给予了充分的描写和尊重。当然立场偏差是免不了的,并且撰写时间是60年代,所以也有很多在那个时候的认知偏差,但是整体来说是非常经典的一本书。
-
lalala三只小猪01-15战争初期,苏军一溃千里,责任在高层,更明确说就是斯大林个人的误判让前线的苏军将士无所适从。无论人数、装备来看,苏军一开始本不该被打的这么惨。德军出色的发挥,苏联凄惨的战局让斯大林开局自闭了两周hh希特勒在与苏联作战反倒难得谨慎起来,古不帅强烈要求尽快进攻莫斯科的战略夭折,让本有利于德国的战局被苏联凭借自己海量的人财物资源和强大的工业实力一点点扳回来,前线厮杀的将士们所能做的主观努力越发无助改变战场局势苏联的血条真的太厚了,初期阵亡/被俘虏那么多兵,无数的坦克飞机被击毁,无数的枪支弹药被缴获,丢掉了三个法国面积的国土,最主要的产粮地乌克兰被占领,还能硬挺着和德军作战,坚持到最后翻盘。秋泥冬寒,是阻挡德军前进的最大功臣。有趣的是,德国士兵一度盼着霜冻来早点,这样的话他们的行军可以更顺利点hh
-
萨摩藩士04-07史料比较旧,可作为苏德战争入门作。好在细节很多,提供了很多冷门知识。
-
豆友15987320310-29德军视角,从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到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事无巨细,在枯燥和生动上尽量达到平衡,临场感堪比纪实大作,如历在目。既呈现东线的波澜壮阔,又展现绝处逢生和失之交臂的“险”,充满戏剧性和传奇色彩,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尽管纳粹作者借口开脱、过分溢美德军和片面看待苏军,饱受诟病,但瑕不掩瑜,本书成书早地位高,东线必读 通俗易懂,这么多年了对萌新依旧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