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面如镜
读书评论:
-
醴03-29可能要读懂马来华文需要更加了解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政治吧。文风不是特别戳我,因为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种非常明显的隐喻。隐喻虽然是非常重要的。但论手法论时代论必要性,有关隐喻的话谁也写不过鲁迅吧。总觉得现代人写的隐喻不一定深刻,也不一定畅快或憋屈。所以于我而言,阅读体验总是容易太淡而无味,在我心头留不下太多思绪。这本书暂时是不太合我胃口的。 /可仔细回过头再想想再翻翻,至少这些文字是耗费了大量心血写出来的,这是能明显感觉到的。于是还是把三颗星改成了四颗星,即使不合我的口味,三颗星好像还是太少了。
-
Fickler02-13以“Aminah”为界,前>后。在短篇中支配行文的情绪是完整圆满的,非常明显的象征,像《墙》与《箱子》,都在结尾处被破开,冬雾般滞留在半空的情绪也如春冰在乍暖时变成激越波涛。后:比喻过多而文字晦涩,秾丽有余韵味不足。单句或许精彩,但结构难免流于散乱,有陷入“苦战”的感觉。不过题材与视角才是这部作品的亮点所在,对女性命运克制的控诉与难言的哀矜都以一种“不能承受之轻”的视角展开,这和我之前读的男性写女性受困的小说感觉完全不同,不是流于表面的悲悯或者迎合式的总结陈词,而是更深沉的埋在血脉之中的理解,我以为这种真切的就在此中的文学表达和理论性的批判同等重要。就如从遥远的海底点亮的光,缥缈绮丽但又幽深绵长。最喜欢同名短篇与《墙》,代跋里提到的“泼辣”也很有趣,但不适配全文,难免突兀。
-
stargazing01-22读完自序之后就一直在思考文学作品的批判性与其文学本质的之间的关系:我的目光到底该落向何处去呢?凭着我薄薄的生命,和折线式的人生阅历,我该拿什么样的目光去触碰那些虚构却又分明在呼吸着的厚厚的皱巴巴的世界呢?我读不懂,我看不见纸的背面,我不敢说,我听不到文字之间的声音。我第一次感受到尝试触碰文学比钻研理论困难。
-
YUANYUAN02-16小说不是真实生活的记录 但是却和瞬逝的生活共存。——《湖面如镜》自序在书的腰封后部,大概是为了让读者更容易把握阅读的指向,而做了一番归纳。但如此一来,反倒限制了阅读其文字发挥想象的空间。误以为一个个故事都在讲述女人的不易,而我却认为那些女人并不是主体,而是镜子。挑选女人作为写作的媒介,因为女人比男人更容易折射“重力”——来自生活的重力,来自生命的重力,来自社会变迁和历史事件的重力。其实贺淑芳没有明显的批判性,或者说她的批判性不针对立场的剑拔弩张本身,而恰恰是针对这种简化处理。可以感觉到她试图寻找某种方式去呈现人与生活的复杂性,揭示那些截面看起来简单易懂的事背后的纵横交错。她写的是细节,映射的是世道。
-
Morning01-07基本都是女主角停留在原地的思绪,但也是小说,她对小说的态度和呈现,让我很受鼓舞,我也要写给这不长。
-
LeilaYu04-10女人啊,你总是活在命运的边缘、舆论的中心。
-
盐少女04-02北京今日天阴有雨,这本小说集则潮湿矇昧,倒也应景。我在意象之间穿梭,读得极为缓慢,脑海中不由在想,原来雨雾足够细密,也能令人窒息。这些女人的背影消失在雨幕之间,她们不是我,但我分明又是某一个。书的内封设计乍看像水渍,如果是泪痕,那一定是一场痛哭。
-
冬惊01-16细腻绵长的文字,淡然的描写,很多故事的主人公都没有明确的来处和结局,如同她们细腻绵长,并无大起大落的命运。这些女主人公,似乎大都安静,寂寥而轻盈,是否马来女子比我们生活的更隐忍而压抑?因为缺乏对马来社会的了解,有两篇写阿米娜的不是太懂。
-
愁容童子01-10那晦暗、多雨且陽光曝烈的馬來亞景觀,的確是陳哲藝的《熱帶雨》(《夏天的旋風》與同名篇《湖面如鏡》)是相仿的,但我們終於不用看見女性被用作容器般承載男性社會的議題抒發,而是在邊域的寫作中打撈各自的慾望和遺忘的身影:「關於生活,總是別人的故事。全部都是別,人,的,故,事。」馬來文「air muka」,意為表情,直譯為水面,經常是靜止的,一旦風吹過,便是湖皺鏡碎,徹底的叛逃。《小鎮三月》的語言尤其好,短悍的詞句不同於其它幾篇的吟鑿苦累,鮮活的馬華蕭紅:「依舊是一張烏雲般的臉背著光數錢。就是這樣才帶來了雨,翠伊想。」
-
Rayeoi01-09仿佛又在几位女性的体内或身旁感受了几段不一样的生活,哀愁在跳动的时间中如闪光的流水,一声不吭地流向好几座不知名的城镇,星般的光点也映在未知名的她们的眼里。
-
youxia02-01很不一样。有她独特的气质。你能感觉到作者的用心,字句定是斟酌又斟酌才呈现出来的。很精炼。尤其是那些光影,那些潮湿的、氤氲的场景,还有那些自由的奔跑与逃离。像部灵动的短片。湖面如镜,如巨大的深沉,巨大的勇气,包裹一切,吞噬一些,无视一切。她说:如果小说的生命不长,那就写给这不长。很好的一本书。可惜自己还没去过马来西亚。很想去那里看看。
-
再見阿嵐01-15读的过程中一直被这些女性拉扯着。灰暗,涌动,战战兢兢。怎么走出这种命运,只有反复读,反复进入,然后搜索出一种释怀的可能性。
-
后浪12-29“贺淑芳的写作如同语言的无数次重新出生。她和现代汉语展开近身肉搏,将语言打碎、重组;同时,隐没了雨林、胶园等马华文学的常见意象。这些特点,使贺淑芳有别于其他马华作者,诞生出一种简洁明净、充满奇妙幻想的马华文学。”
-
长安01-05四颗星给《天空剧场》《墙》《Aminah》《湖面如镜》,里面女性对自身命运的把控用一种近乎睡前寓言的方式被讲述。作者的比喻形容精巧又灵性,搭建出的意象和情绪如雾一样紧贴皮肤,诱使人做湖的梦。
-
Currywurst01-13我发自内心地问三句:她在说什么?她想说什么?她说的是中文吗?读来仿佛在和生命搏斗,但是算了,凭什么搏斗?这些古怪又突然的东西就留给她自己好了。
-
#暗蓝#01-04不好读,但非常出色,也很重要。有多篇利用了经典意象,比如《箱子》和《墙》——突然闯入的、氤氲朦胧的箱子和墙,终究要被拆开/摧毁,但耗尽气力以致溃决的并不是压抑人的现实,而是人的存在本身。而这个集子最可贵的仍是语言,“这一切都发生在语言里”(黄锦树语)。我们的中文正在变得越来越好读,这种苦吟的节制所捍卫的也是一种正在溃决的存在。
-
后浪文学12-11“贺淑芳锻造文字一如炼金,看似句点,却隐藏着叩问,总在世俗的庸常中,一遍又一遍逼视出个人存在的困境。”
-
今天也要开心鸭01-02跟之前看过的黄锦树和张贵兴不同,贺淑芳的语言节制而温和,似乎是内地作家也常使用的讲故事的方式。不同的是,作者所处的马来西亚是一个流动性强的社会,这种流动性不是城市和农村、不是省份与省份,而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流动、并由此而引发的信仰、历史文化所带来的交汇与冲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心中的心理纠葛人们之间的暗流涌动与其背后不可弥合的冲突便显得异常迷人。
-
水仙操12-11马华留台作家,从一代张贵兴的拓荒,到二代黄锦树的乡野,及三代贺淑芳的城镇/女性/宗教/华巫种族关系,华语写作还是日渐陷于吃力苦吟被束缚感。囿于信仰之家的Aminah。gila babi马来语疯猪。电影热带雨的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