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教千则
读书评论:
-
Halychyna04-21印度人把哲学玩明白了。属于是领先世界一千年知道哲学的本质。
-
济海11-24所有带有虚无主义色彩的哲学,都要面对虚无之后剩下什么的问题,否则的话,一切虚无,人就没有动机、没有理性了。商羯罗作为一个反佛教耆那教的印度教大师,最重要的坚守就是笃信纯粹精神阿特曼的存在,这与后来的认知论和经验主义还是区别挺大的,如果世界是纯粹经验的,那么便是无我,如果世界是朴素唯物的,那么一切都是现实的,而商一部分承认了本体的存在,又简称本体的阿特曼、梵我是如一的,汝即那,一就是全部,奥义书里说“大梵,唯此万有也”,又说“自我,唯此万有也”,其实是一个道理。不过印度哲学似乎自始至终有一个出发点,就是回避痛苦,不管是佛教初衷还是印度教初衷,都认为痛苦是因为对某样真理的认识出现了缺陷而产生,所以为了避免痛苦,就要修行,这和老庄又不太一样。
-
更衣08-11写的特别好 就是讲透了 才觉得这是学问而已
-
hellohello10-27emmm怎么说,没太看懂。但是很有印度宗教的色彩。里面的七言真是一言难尽
-
Itzel10-02很耐看。好书本该如此。
-
杏汁01-09阅读这本书,首先建议有《梨俱吠陀》和《奥义书》打底,再了解一些佛教中观和印度教胜论的概况,才会好读一点,因为书中有很多内容是在对对手思想的批判中,树立起不二论的思想的。其次,如果只是想了解不二论的思想的话,读者也大可不必阅读这本书,找些二手转述的就足够了。这本书的翻译老师用了大量的西方哲学语汇去诠释商羯罗的思想,对读者非常有用,虽然估计也难免有些私货在里头XDDD但是商羯罗的哲学思想如此精彩,如果不看一下这本书又怎能甘心呢。斯宾诺莎、贝克莱乃至萨特的思想也无过于此吧!佛陀-龙树-商羯罗大师的思想源流构成了理解这个世界的一种清晰的路径,是智慧的一极。当然,他的论述里也存在着很多说不过去的地方,比如圣典权威的来源……
-
王公子行行不行06-111.主张梵是最高,解脱方式为梵我合一。反对中观的“空”,认为不是空,理由是有阿特曼,有梵。反对唯识宗的“万法为识”,理由是“识”不能即是认识主体又是认识客体,“识”不能识自己。2.未免内容太多,以致重复,硬翻的七言有时也很尴尬。3.感觉阿赖耶识和梵很相近。
-
硫代硫酸钠12-30颂部分的注解没什么用啊……
-
空幻之星10-26可能是翻译的问题,字认识,没读懂。
-
丛云11-23叔本华怎么就把商羯罗解成了那么个蛇皮样子了,就很矬。
-
Aaron03-17汉译本和英译本差别不小。又,汉译本不如英译本直白易懂。
-
桴齋10-20譯者自己好像也沒有把理路順清,其實所謂的一致矛盾法就是解構嘛……
-
john vin04-21不太习惯翻译和释义的形式,也不是很喜欢sankara的哲学。
-
北窓04-16这一pile对我影响很大。
-
非虛構08-30商羯罗认为人们应追求在把自我从不尽的轮回中解脱出来的努力中获得精神智慧。商羯罗和佛陀的思想与方法有很多相同之处,它们二者都教导人们如何克服痛苦,如何达到人类的终极,最后如何在现世获得最高的精神境界。二者都认为有条件的存在是不真实的,强调其幻性。二人都没有利用人格神,不认为自己高于后人。佛教徒和吠檀多不二论者被他们的论敌称作无神论者,佛陀和商羯罗完全抛弃祭祀礼仪。成佛的道路和通往生前解脱状态之路没有什么区别,所有这些都使得人们更加难以解释佛陀的与自我(阿特曼)有关的完全静寂和商羯罗大量的关于阿特曼的论述。佛陀的静寂使许多佛教徒和非佛教徒认为佛陀否认阿特曼的存在,因而否认个体灵魂的存在,而这又与佛陀关于其他主题的大量断言相矛盾。商羯罗的著作,对普通印度人来说,确实过于形而上学了。
-
孙智正07-053.5。看“颂”几乎看不懂在说什么,虽然是大白话,要看“释”,看“释”没什么味道,翻来覆去那几句话那点意思,只是稍微几句提到了其他流派的想法有点意思,接着去看看他师祖的《圣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