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ing in H Mart

读书评论:
  • Clay
    08-14
    有一些部分是很感人的。但是作为一本书叙事结构设计的不太合理,导致略显冗长。
  • Piubiubiu
    06-11
    文笔真的太一般了…
  • 茼蒿
    09-12
    The book is characterized by Michelle’s identity and abilities to evoke images through the smallest of details. Love can be complex yet difficult, and it is represented in many ways, especially food, through which man searches for a piece of home or themselves. Likewise, readers empathize with the author to echo ourselves. //感谢Jae Yeon Kim的推荐!
  • Y门食客
    06-10
    作者身为一个混血儿,隔年暑假会跟妈妈到韩国探亲,站在她身边的妈妈如同一个注脚,解释了她为何在韩国、长相略约像韩国人。可是当妈妈去世后她独自一人在韩国时,不仅路人对她是谁感到困惑,她或许也对自己是谁产生了困惑。成长过程中她一直抗拒自己身上韩国的部分,可是当妈妈罹患癌症之后,她开始试图通过食物与妈妈以及韩国文化重新建立联系,探寻被自己遗失的美好韩国文化遗产。作者说从来没有人告诉过她人生病后逐渐枯萎的过程是什么样子的,她措手不及。所以她在书中详细记录了妈妈是如何被癌症一点点侵蚀掉的,希望能够帮助他人。同时这也是作者自我治愈、从丧母之痛中恢复的方法。作者拥有的清晰流畅的表达能力,是我渴望的。
  • Waldeinsamkeit
    09-08
    「I feel like i am losing a part of my culture because of death.」It was like she was talking to me, to someone who has experienced loss...A pure and touching memoir.「A book to cherish, share and reread.」yes, it is.
  • ZZ
    06-08
    这本书,尤其是后半本几乎让我一直哭到结束。非常感人的母女回忆录。食物在人的味觉中,也埋在人的最深的记忆中。
  • 一番
    06-28
    好小气推荐,Audible上听的第一本书,作者的声音低沉又具有安慰性,即使如此,读到很多很多片段我都在想她怎么做到不带哭腔地读出?太真实了太诚实了,关于很多很多和死亡有关的心思,都被她细致地捕捉到了。亲人去世后对周围没有经历失去的人的怨恨,照顾妈妈时对爸爸不能作为可靠伙伴的失望,和对照顾妈妈更熟练的阿姨的抗拒,想要用自己的婚礼让妈妈转移注意力并且让自己美的更自信的小小愿望,妈妈生病时想要化身为完美女儿为妈妈承担痛苦的念头,妈妈去世后学习做各种韩国传统料理努力不要让自己身上来自妈妈那部分身份丢失掉。但是听到作者说,父母的家被出售,那些带有回忆的地方不复存在,还是有些酸楚。失去后的重建,就像白菜被发酵成泡菜一样,尽管腐烂,却随后以另一种方式获得了新生。
  • 義人青立
    06-21
    亞洲人最能理解這種食物承載一切的情緒,食物既能觸發情緒也能充當therapy。Chongmi是一個極為典型的韓國/東亞母親:精緻,嚴格,給人陣痛和愛,身為混血的Michelle總在懷疑自己的白人父親是否真的有Asian fetish,或許也是典型的Wasian心境。Japanese Breakfast成功了,她現在給Mitski開場(多希望有生之年我能再看見一次),和年少時崇拜過的Karen O對談,一定是因為媽媽在天堂踩著上帝的脖子要求他給Michelle好運吧。(在控血脂期讀這本格外煎熬,每天都想吃韓餐;以及恰逢她新專巡演,火速購買明年在倫敦的gig票,I’m having a major Japanese Breakfast Fever.)
  • 杂草
    08-17
    很sad的一本书,但除了sad好像没有其他的point。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书最近这么火。就感觉一直在堆砌事实,但又缺少中心思想。讲cancer的part不如《when breath becomes air》震撼,讲asian American的部分基本就是已经听烂了的每个asian American的心理故事,nothing special。
  • Youngerer
    08-31
    A moving commemoration of the author’s mother and the Korean half of her identity. The book serves as a great reminder to cherish your loved ones in life WHILE THEY ARE STILL ALIVE. No one in this world but those who truly love you would pay detailed attention to your idiosyncrasies and idiocy alike. Don’t feel too entitled; it’s not a birth right.
  • 悟·净
    05-08
    母亲和食物,催人泪下
  • Ann
    08-13
    写得细腻感人,现在读这种书都会自我带入妈妈的角色了,也是好想要个女儿啊…我对于自己的身份就没有什么attachment,会留给孩子什么呢?
  • amie我乐苦多
    05-06
    如何失去又如何retain memories?亚裔文化里的母女关系总是让人有很多共鸣,比如关于食物的执着与爱,比如对彼此的期待以及不解,比如从依赖到逃离。很喜欢对食物,做饭的过程以及那些依然在作者记忆里关于文化的点点滴滴的描绘。最潸然泪下的片段是一个做饭的片段。有很多很喜欢的小细节和一些背景里的感受。
  • 穿堂风
    05-30
    每本母女之间的回忆录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学习,好像是在“偷窥”别人家里,那种复杂的无法割舍的情感是怎样的。读书的时候也一直在想我妈会做的菜,我一道都不会。
  • 著名湿疹艺术家
    04-24
    没想到是Japanese Breakfast本人,我好爱她,the new yorker同名文章也很值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