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傭兵
读书评论:
-
夹角沟管教01-02近年来为数不多的郑家研究,竟然出翻译了
-
紫鸦02-19十七世纪波澜壮阔的海洋国际贸易和血雨腥风的东亚尤其是中国历史变迁,共同交织出的海上佣兵兴衰史。(感觉晚明这些海上的故事,超级适合改编成流行文化)
-
Christoph05-26研究郑氏集团的必读书目,大量运用荷兰史料可以说是补足了许多空白。大概唯一缺憾就是郑经的部分就写了两章有点虎头蛇尾了,所幸,杭行那本可以弥补。
-
DMC07-12作者以鄭芝龍為起源,比對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與中文文獻,拼湊出17世紀東亞海洋史,鄭氏能成為海上一霸,過程遠比想像中要更曲折離奇。
-
隐清08-12作者掌握荷方材料甚广,实力不可小觑,力图构建作为最初海上佣兵,即中日荷贸易的掮客,之郑氏集团依靠逐渐独占闽海贸易策略的发展壮大史,不过感觉本书主要围绕贸易史研究而对郑氏政治军事方面的结合有所忽略,显得有材料堆砌感。
-
Sotang10-06閱於2021年10月6日
-
佛兰克10-11维系陆上安全尚且吃力,以农业税为核心的明朝廷无财政资源再去应付新的海疆威胁,只得将暴力职能外包给出身草根的“局外人”,郑氏集团因此崛起并以其海贸特性构建自己的军事-财政体系,该体系的运作依赖港市贸易网络和暴力威慑下的商品垄断;然而随着清朝国家能力的扩张海禁被放开、白银供应的不足与核心人物的死亡等多重因素的冲击,郑氏集团及其三代人的经营毁于一旦。能够运用荷兰文史料将繁杂的跨域贸易活动梳理出来实属不易,海贸研究真是治史功力的试金石
-
朱颐钊11-16「從海上看鄭氏興亡」。印象最深的兩點,一是晚明的「繁榮」,純是官府想管而沒能力管的結果。二是1659年鄭氏發動長江之役,北伐一路,尤其在浙江沿海,相比軍事上的佔領,更看重的是當地是否願意臣服並加入鄭氏的海貿網絡。鄭氏集團對海貿的倚重,以及海貿對整個17世紀浙閩粵沿海影響之深刻,往往被低估。海外孤忠多了去了,但鄭氏能「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靠的就是貿易的壟斷。期待這方面有更多的史料、更新的觀點、更有趣的敘事能夠陸續出來。比如在沿海遷界的時代,尚耿二藩能公然派兵船到長崎武裝走私,對近在咫尺的台澎金廈一定少不了眉來眼去。再比如泉、漳之間的恩怨,對明、清、鄭、耿各方互動以及內部決策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
-
浮草06-07最好的点当然是对那段历史的尊重,不止刻板的衣冠人物。
-
孔雀公主行某10-03贸易方面对改论文有一些参考,材料很丰富,只是台湾主体性过强了,有些不适
-
景明和坤09-22中、荷、日多方史料的运用力图还原历史的真实与复杂,郑氏和荷兰VOC不再是民族英雄与野蛮侵略者之间的二元对立,郑氏投机与精干的决策亦是为利而来。在争夺南中国海与日本贸易主动权的过程中,东亚和东南亚诸国的主体性得以彰显,破除了从前东方“被动卷入海洋世界”的印象。
-
浮一大白09-30历史的另一面,很有意义
-
优雅骑士03-21明代以农为本的财政体系无法获得足够的收入,维持一支庞大的海上力量防守沿海,这迫使福建当局与海上佣兵合作,允许其垄断海上贸易收益,并赋予其高度自主权,以此换取他们维持沿海水域秩序,即所谓的“防御性独占”。这就为郑氏集团的崛起创造了条件。郑氏集团经由娴熟地利用海外贸易,并独占海上暴力,而确立起自身地位,甚至建立起自己的割据政权。而郑氏集团的衰落并非因为海禁的实施,而是与海洋贸易变迁和其他沿海政体参与竞争有着密切联系。郑氏集团贸易独占地位的扩张是荷兰人介入中日贸易的一大阻碍,这就促使荷兰人寻求与清廷合作,共同推翻郑氏。清廷的福建水师也将郑氏集团视为自身利益的威胁,并希望借助消灭郑氏确保自己的地位。郑氏垮台后,随着海上威胁的消失,清廷彻底开放海上贸易,军费与独占贸易收益就此脱钩,海上佣兵集团由此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