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的发现

读书评论:
  • 小恶魔的耳朵
    06-13
    涵盖了无敌多的英国著名作家文学家,但有点像流水账,以地名去串联这些人物及人际关系看上去比较混乱,一页少则三四个作家多则十个左右,即使是描写人文轶事也没办法让读者酣畅淋漓阅读,刚描写几句托马斯莫尔下一刻又跳到丹尼尔笛福,很多奇闻八卦都没法展开形成完整故事,吃瓜都吃一半就有点痛苦。而且这本书因为人物众多,即使是文学专业都没办法认全所有人,而如果要是在读的时候不了解这个人写了什么东西有什么性格的话,很难有代入感。所以会给人一种我看完了这本书,但又好像没看的错觉。
  • 再见小坦克
    04-22
    内容主要还是八卦吧,但凡想多了解一点都没有。我的目的主要是找伦敦值得去的地方,但可能对英国作家不了解,所以只在找我熟悉的人,起到提供线索、按图索骥的作用吧。
  • 林亦霖
    03-28
    《优雅的发现》有许多巧妙有趣的梗,但要读懂建立在对于文学和人物的熟知纸上;书中众多人物纷纷登场,但往往是他们人生的一个截影,在了解的基础上转折有些突兀,对于初读者不是很好的体验。
  • 彩铅马克想回家
    04-08
    Citywalk导览图册
  • Jenoyet
    02-24
    到处都是暗号的一种写法…哈利波特DNA狂动ing 离谱好笑鬼鬼祟祟又迷人 英国作家真的是連斜槓這點都一脉相承
  • amstel
    12-04
    中文书名词不达意。这书算是伦敦文学史,或者伦敦文学漫步。文学也不一定就优雅,哲学也不一定就优雅,戏剧也不一定就优雅,间谍、出版商也不一定优雅。干嘛什么都得跟优雅有关?又不是时尚杂志,拿着优雅做噱头!
  • 诗鸣
    11-15
    伦敦原来就这样串联了起来,在作品作家创作中绵延永生。
  • Chen
    01-26
    笼统地梳理了伦敦文学史,大量信息是作家间的逸闻,罗列很多伦敦的地点。比写巴黎那些书的跨度长太多,就很消遣读物。为啥比英文版少了「日记作者和词典撰写者」「移民和流亡者」呢
  • 没猫|病
    02-03
    衔接很混乱的狗血集 书名叫“八卦的发现”也许更合适
  • 自有我在
    04-11
    走在伦敦街头,我们脚下所踏着的任何一块土地,都有可能是曾经那些大名鼎鼎的文豪们所走过的地方。那些遗迹大多已经不存在,但着并不妨碍我们从历史中,从文学作品中把他们找回。埃洛伊丝·米勒和萨姆·乔迪森通过他们大量的工作,把这些英国文学家和伦敦的不同地标进行了一一对应,写出了这本《优雅的发现》,让我们可以在伦敦找到这些文学家们的足迹,回顾他们的故事,同时,也让我们认识作家笔下曾经的伦敦。
  • 尘字书
    04-14
    略失望,一开始以为是文学性比较强的书,后来发现其实更类似于借着作家的名头推销“景点”。虽然罗列了伦敦从十五世纪至今的文学发展,引用了大量材料,但独到和深度的见解过少,停留于粗浅的事实复述。大量作者被塞到极短的篇幅中,出也让人难以形成深度印象,可作为书单,或消遣读物。看在搜集资料不易,+0.5分。6.5。
  • Eva
    03-23
    作者为了本书读起来更有趣味性,只是精挑细选了在她看来觉得最具启迪性和娱乐性的文坛逸事收录在其中。这本书给我感觉就是伦敦版的《流动的盛宴》。不过作者分出来的章节还是有自己的个人见解的,并不完全能完美流畅地写得很吸引读者阅读。我个人比较喜欢第五章『碎语闲言与文坛敌手』、第七章『维多利亚时代文坛名家与不为人知的放浪形骸之士』以及第十四章『出版商与书商』。狄更斯本人住过的地方遍布整个伦敦。他在散步的时候最能构思他的新作品。王尔德也是不得不提及的话题人物。阿加莎克里斯蒂也曾以布朗酒店作为伯特伦旅馆的原型。伦敦处处都有给予作家写作灵感的地方,同时也是读者可以前去朝圣打卡的城市。本书就是文艺青年的小型的文学地图×旅游指南。或许换句话说,来了伦敦就不会对生活感到厌倦。这里多的是值得发现发掘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