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门被关上了
读书评论:
-
林生12-05他喵的还是个爱情故事……机车哦
-
Pam02-02讲了好一会儿的故事,给人的感觉:就这……?
-
Z某人04-26以为是密室大逃脱,结果变成了排排坐剧本杀。最后的结局我愿称之为“爱的打掩护”,就很离谱。周末突然十分很非常想看冈嶋二人的书,发现微信读书没有电子版后,立马想打个车去书店那种。。结果。。。。期望太高,失望太大。。。
-
恺。01-01原来老本格是这种味道,非常纯粹的故事。虽然现在看来,还是可预估的结果。但经典的力量就在于首创。酣畅的阅读体验。非常适合话剧改编
-
ellry01-16逻辑推理度篇幅很少,主要集中在最后,前面四分之三类似于挤牙膏地把证词说出来。设定比较好
-
十七呀08-19好久没读推理小说,一口气读完这本,不得不佩服作者在纯本格推理方面的深厚功力。狭小的空间,极少的人物,如此“简陋”的条件下作者制造出了足够的悬疑气氛,给出了多个解答。喜欢本格推理的不要错过。
-
无题09-08密室逃脱+剧本杀解谜模式,1989年的作品,还是挺超前的。整体易读,非常有趣。人物和情节并不复杂,但层层递进的结构很吸引人,悬疑和反转一点也不弱。另,男主真是从头渣到尾,前女友葬礼都不去难怪人妈妈搞你。鲇美也是好不到哪里去,两个人把别人的死当作“爱情”的配料吗?前女友妈妈太惨了,女儿死了丈夫也随之病死,把他们关起来逼他们找出凶手完全可以理解。
-
暗夜大佬09-03这本书,在情节上不如《克莱因壶》或是《99%诱拐》那样惊险刺激。这本书的场景也很简单,男女四人被困在地下掩体中,回顾朋友的死亡,推理出事件的真相。虽说被困在地下,作者却没有写极限下人性丑恶互相砍杀一类的,而是重点放在了对于事件的回顾、推理之上。因为出不去,无法检验证据的真伪,只能靠纯推理破关,在不断地逻辑推理中逼近事件真相。在书中已经给足了线索与铺垫,但真相依然很意外。冈岛二人的书都值得一看。
-
御手洗御影08-17名不副实。和紧闭的门扉一样都是故事干瘪,但是紧的动机是一个亮点,而这本诡计无趣,完全不像是写出克莱因壶的作者。同类作品里面七证是巅峰了,而沉眠牢狱也比这本好很多
-
欧阳杼08-24有限人数+密闭空间的精彩演绎。虽然出场人物只有寥寥六人,但是能够从几人的对话中逐步逼近真相,过程一点也不枯燥,所以说这本书是充满了游戏趣味性的佳作呀。
-
点与线08-14作为成书于1987年的作品,这本没有《克莱因壶》那种划时代的格局和创新,而是像一场小成本电影(《活埋》《心慌方》)那样主打紧张快节奏,舞台也尽可能压缩到最小,反而呈现出很好的效果。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多重解答,因为三重解答实际上是互相重叠并最终推进到真相的,不如说是“分段式推理”“接力推理”更准确一些(是不是感觉有点像西泽保彦的酩酊四人组和米泽穗信的冰菓四人组了?这或许正是先驱)。这种写作模式极大地弥补了本作最终解答那个原本可能只有3星的“诡计”的不足,同时提升了线索分段给出的节奏感和意外性。PS:书中难能可贵地为本格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的好思路:如果各角色证词大量内容均难证实,不如换一种思路,去设想如果所有人所说均为真,会推演出怎样的矛盾?无论对本格推理的作者还是读者,这都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
猫狸枭乌狼12-25故事写得很好,推理桥段简直可以说是一塌糊涂,我看到最后满脑子四个大字:贱人开会。不如改名《然后,小时代开始了》
-
宝木笑08-25密室,本格,虽然现在的语境是这些好像有点儿不引领潮流了,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类书有时真心适合某个安静的下午去翻看,带着泛着古典味道的斜阳,眨眼就是半天时间……
-
雪·法妮奥08-13个人最高三杰作的评分顺序是1.克莱因壶 2.然后门被关上了 3. 99%诱拐。其实巧克力游戏的惊艳程度高于本作,不知三杰作的评选规则是什么?
-
Hot Pink11-0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四角恋害人不浅!!!要想清白做人必须像千鹤一样是个单身狗。
-
西瓜小太萌08-26因为《克莱因壶》太惊艳了,看到这本书出版立刻就买回来,拿到书的当晚就一口气读完,可万万没想到,一样的作者,两部作品竟然是云泥之别。我承认,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几度汗毛直立起一身鸡皮疙瘩,实际上三星中的一星就是给这个体验的,但是最后的真相,实在是牵强,以及实在看不惯渣男渣女口口声声真爱的样子。总结,相当失望。
-
天蝎小猪08-22论诡计,本作大概排不进日系推理的前50;但若论实验性(有人可能会说前瞻性,毕竟“密室逃脱”式的剧设、“剧本杀”式的生推局都是近年才有的)以及穷究“本格”终极型态的野心,大概很少有能超越作者的。
-
路过小卢08-23防核地下室的极限逃生!完全担当得起“极北的逻辑游戏”之称号,一口气读完头脑犹如居于风暴中央翱翔,激烈的脑力运动却丝毫不会让读者感到疲累,同时充满游戏玩乐的轻松愉悦感。伏笔巧妙铺排,针对时间点细节来回扳倒并还原具体经过的逻辑推理谨慎细致,条理脉络清晰,切入锋芒精准。背景架构趣味丰富,可读性极高,娱乐性与逻辑性兼备,距离地面三米的密闭空间营造了紧张而绝望的窒息感,充满影视画面的张力与氛围。案件的还原与逃生的推进相辅相成,彼此互为必要条件存在,随着对密室的探索程度,线索回忆不断被唤醒,新一轮的矛盾与真相随之而来。20W字的长篇,仅仅4个嫌疑人,作者却依旧玩转了意外性与悬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