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遁的社会
读书评论:
-
咩咩咩01-15非常有意思的题目,作者为了研究斗蟋蟀这一“隐遁社会”,读博耗时十年,令人钦叹。可惜整本书的理论运用过于粗疏,动辄从鲜活的经验材料陡然上升到宏大理论,缺少与中层理论的对话,后果是既把很多北方民间社会的普遍特征当做斗蟋蟀社群的特质,又没能清晰地说明作者笔下的斗蟋蟀社群在何种程度上区别于此前学者们研究过的各类民间社群及其行为,例如格尔茨深描的斗鸡。贯穿全书的“国家-社会”解释框架大而无当,这个主题最适合的明明是布尔迪厄的“场域-惯习”框架,然而作者似乎对此并不熟悉。鼓励性四星。
-
usless10-23警察抓小偷的游戏,相当启发,十星
-
蓝欣勇07-17以前听一个南方某大学人类学出身的人说过,蹲在某处不动做一年田野,再傻的人也能写出不错的东西来。本书的作者不但调查时间长、深(深到他妈都怕他玩物丧志),而且是个会写东西的人,每次要触及非常核心的内容时却忽然收笔(也可能是因为涉及黄赌毒被编辑删了),所以总有一种传统的韵味,云里雾里……总觉得还有续集。但有个不足,既然斗蟋圈子里有很多术语甚至黑话,为何都到了书的一半甚至结尾才加个注释解释“芡草”、“药水虫”等等呢?
-
椰椰啤梨03-27很好的田野,但分析得不太够啊
-
S10-27“如今笔者居然成了全国蟋蟀最重要的产地---山东---这一省级蟋蟀协会的八大理事之一”p11。“爆堂子”算是写得最有趣味吧
-
组织捣乱委员10-29写斗蟋蟀这个庞大且隐秘的群体实在太有智慧和胆量,心路历程真实、代入感强,内含许多口述的民间故事,但在理论的组织上有些差强人意。
-
LOST04-03奇特的中国叙事,偏要以琐碎的西方理论做支撑;导论部分提及的“文化自觉”,给人“越缺什么,越在意什么”的熟悉感。可以想象作者在翻阅众多白人已故理论家们的著作以寻找灵感时的焦头烂额;也能够理解作者论文写作背后的艰辛和不得已。如果换个思路,以民族志调查为基础,提炼带有文化自觉性的本土概念,显然风险要高,却更对得起田野中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不管怎样,求学不易,著书不易,但是参考文献这么糊弄读者就说不过去了,博论有外文要求,您起码把格式搞统一,把名字写正确吧。
-
笑点滴03-01脚注比正文好看,大量口述和田野调查的材料,值得看。
-
阿萌09-17文献综述部分不提(因为基本被我略过去了),研究对象本身非常有趣——“赛季”之外就消失在一般社会大众里的斗蟋蟀群体。作者长达七年的近距离观察研究让亲友们一度以为他沾染了赌博恶习,但获得的一手体验也是相当独特——包括但不限于(半主动地)因为聚众赌博而被抓了一回…
-
Halfacture10-01用布迪厄和哈贝马斯太宏大了,缺少解析日常生活内部的理论关照;田野材料和理论部分割裂也很明显。但十分敬佩作者对这门行当的熟稔和投入。多打磨打磨会更好。
-
Bâng Khuâng07-07只能这么说。“很多评论我不予回应,如果你进去这个田野你能做得更好那就说明你确实水平不错”。你只是个参考文献都引用错,也不知道对话的人而已。
-
SJTUHERISSON12-04本来是沉迷捉蛐蛐,恰巧看到营销顺手买来丢在书山里的,万万没想到随手翻翻竟然点燃了对社会学的兴趣?一篇非正式博士论文看得津津有味,当年因为高中母校的题字而知道了费老(腆为费老校友),进而囫囵读完乡土中国,如牛饮茶,想想大一大二读了那么多经典却不求甚解真是浪费,这两年业也反思到这点开始有意识地重读,需要有系统性的安排。希望社会学能成法学之后另一个可以毫不犹豫地选择。
-
江海一蓑翁02-23文化社会学视角的斗蟋蟀群体研究,作者在田野调查和资料搜集方面,耗费了将近十年的功夫,从斗蟋蟀的历史沿革,到斗蟋蟀的场所和人员构成分析等等,做得深入、全面而扎实。然而或许是基于博士论文顺利通过答辩的考量,作者在理论阐述部分,征引了包括涂尔干、哈贝马斯、布尔迪厄等在内的众多西方学者的理论,并试图以“国家-社会”理论为中心,对自己极具中国本土特色的田野素材进行分析和阐述。可惜这种西学中体的论证与分析,有着很严重的理论与材料两张皮的感觉,很难产生有效的连接与呼应。尽管如此,单就大量生动详实的民族志素材来说,本书也颇为值得一读。
-
一只大鱼04-10一个有意思的题目,一本不太有意思的书。过于强调斗蟋社会的隐遁色彩,并给这种隐遁解释,即以文化切入“国家-社会关系”,后半部分进入微观叙事,用对生活世界的分析,展现隐遁社会的交往互动,故事很有趣,但整体理论解释缺少新意。
-
熊阿姨09-28理论和实例两层皮,实例讲述的重点也非常莫名其妙,常常一整页记录一个无聊话题,最后得出小学生结论。这么精彩的题材做了10年,最后写出来如此浅薄的作品,太可惜了。
-
濒危嗜睡症患者08-01选题精彩,是我希望自己和学生能够写出来的题目;在上大读了十年社会学博士且接着又读复旦法学博士,向作者致敬;写作认真,田野扎实,脚注能看出作者对斗蟋行当的了解。遗憾的是,理论框架和经验材料几乎完全脱节,硬塞上去的痕迹明显。副标题是“文化社会学”,但全书几乎没有引用文化社会学的任何经典或前沿文献,看不出作者对这一领域的了解。作者用了“国家—社会关系”,可惜这在我看来是偷懒或文献阅读过少的体现。(中国有多少毕业论文用的这个“理论”!)作者看出了斗蟋这个“小社会”,很好,但研究小社会的第一人是Gary Alan Fine啊,人家可是研究过天气预报员、国际象棋俱乐部、采蘑菇的人、中学辩论队、大厨等“小社会”的顶级社会学家啊,作者如能读一下Tiny Public,理论上会焕然一新。
-
·03-25八年博论,主题独特,田野扎实,机制鲜活,叙事细腻,经验有趣。过于偏重未必最合适的国家—社会框架,但斗蟋社会与传统文化秩序对应关系分析尚有余地。经济人类学、社会心理学、亚文化研究众多经典涉猎不足,影响本土经验对话潜力。参考文献低级错误太多,导师估计只能宣称没看
-
ly的读享生活01-31《为了博士论文,他不顾妻子与家人的反对,“卧底”蟋圈七载,终成一代大佬,然而……》,为了顺利毕业,他不得不依附于涂尔干、费孝通、布尔迪厄、哈贝马斯等学界大腕,把这个很多萌点的题材,把一个本土经验,披上”西学中用“的外衣,写成了干燥的论文。想看《天真的人类学家》那种写法,完全可以成为受众更广的有趣又有料的作品。口述部分比正文好看多了,看得好开心。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