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新版)
读书评论:
-
单瓣蔷薇06-05技巧没得说,文字被作者娴熟地把玩着。内容上正如作家哥哥那样,不愿意关注现实探讨生存问题,而注重个人内在的哲学式的探索。最后两章有点无聊,哥哥的个人生活也谈不上什么秘密,没有奇观,也没有奇迹,无论经历还是个性,毕竟搞文艺的人大多都是那么个德行:天赋异禀,聪慧敏感,轻视同行,天真,执拗,脾气古怪,情商低,爱好美人,哈哈。不适合猎奇。技巧值得学习,思想则见仁见智。
-
塔可05-18读纳的状态:他实在是太可爱太招人喜欢了,如同自述的那样「仿佛一只孤单的羊羔」。结尾淌下一滴滴忧伤的泪珠,经过长途跋涉,塞巴斯蒂安奈特死于一个孤单的角落。
-
江湖小骗子01-204.5。他在不断地错过错过错过
-
辽京01-17古德曼那段最生动,把流行的思想标签贴在塞巴斯蒂安身上,忽略内在的,具体的,复杂而柔软的东西。用侦探小说的探秘形式来对抗这些懒惰的偏见。
-
夜遊び01-03现代主义的魔幻色彩令人迷乱,与其是传记更像抽丝剥茧的侦探小说,太不一样了,看完昏昏沉沉,结局依然是纳博科夫式的高潮震撼
-
王不赖01-05我记得看这本书时的畅快和看完这本书的满意。
-
多多趣味多01-15这本书真的是拿起来就放不下来可以打到4.5唯一的缺憾就是我觉得我和里面的编辑一样,觉得这是作者给读者的一个游戏,这游戏过于复杂使我来不及思考。到最后我已经分不清奈特到底是不是奈特还是这个人其实就是个灵魂。挺精彩,但难度。过段时间在读一遍,不知道会不会有新感受。
-
鹤翎01-05故事好像开始在初雪薄薄的夜里,黑色电线上还滴答着透明的雨滴。这本书里充斥了人山人海的细节,灰暗的,昭示死亡的意象。然而最使我惊颤的还是这段形容——"天气很好,每次火车停下时,我似乎都能听见春天轻微均匀的呼吸声,春天虽然还看不见,但无疑已经到了,像’在舞台两侧等待上场的四肢发凉的年轻芭蕾舞女演员’..."
-
Lance12-01传记是可以这样写的!
-
译起读书-Young11-05这本的创作风格与纳博科夫其他的作品相比,显得尤其独树一帜:元小说的叙述手法,侦探小说的成功戏仿,少量魔幻色彩的迷人氛围,以及不再那么明显的繁复华丽的修辞语言。正如文中一开始的那句警告所言:“别人给你讲的故事实际上是由三部分组成的:讲故事的人整理成型的部分、听故事的人再整理成型的部分、故事中已死去的人对前两种人所隐瞒的部分。”“讲故事的人整理成型的部分”对应真实与虚构的第一重界限:纳博科夫与塞巴斯蒂安有多少相似之处;“听故事的人再整理成型的部分”对应真实与虚构的第二重界限:“我”是如何扮演塞巴斯蒂安的;“故事中已死去的人对前两种人所隐瞒的部分”对应真实与虚构的第三重界限:塞巴斯蒂安的生活究竟有多少真实与虚构。三条线索齐头并进,既互为补充、互相映照,同时又有各自独立的逻辑轨道,使人觉得趣味盎然。
-
Eva10-18三星半。封面写实加分。中间部分提到塞巴斯蒂安的作品《丢失的财物》和《可疑的常春花》写得真好!为这部平淡的“揭秘”塞巴斯蒂安人生轨迹增添不少色彩。但“我”写关于年长六岁的塞巴斯蒂安的生平只能靠熟悉他的人的二次转述和他的作品为基础写作。“我”基本没有参与同父异母哥哥的人生,也只因不想他曾经的秘书/助手古德曼先生歪曲事实而选择好好地近距离观察他。“我”不想把传记写成“小说化传记”但无奈太多不确切的事情需要考证,譬如塞巴斯蒂安的两段恋情还有心绞痛发病后的状况。“我”曾梦到一个关于他的可怕的梦,担心错过了见他最后一面,无法告诉他自己有多么喜欢他和他的作品。梦与现实相反吗?带不够钱又错过及时的火车,他还活着吗?究竟谁谈论塞巴斯蒂安?是“我”是古德曼还是别人?或者“我”才是塞巴斯蒂安。谁也是陌生的别个谁。
-
吟草12-31不算太有名的作家塞巴斯蒂安去世以后,同父异母的弟弟为了写一本他的生平,从了了的资料里追寻哥哥的日常与过往。不算有趣的故事,全靠叙述支撑。
-
安达鲈鱼12-10最后一章很精彩,纳博科夫总是可以用一种与别人不一样的视角去感受和描绘这个世界。熟悉了纳博科夫的需要以后,看他去假装成一个传记作者去给别人写传记,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
lieerli10-25竟然是纳博科夫用英文写的第一本小说 令人惊讶地老练和有趣 很好看。像是本侦探小说 集中了纳博科夫签名般的元小说叙述技巧 那几个嵌套的故事每个都可以再展开了。以第一人称的已知谜底的口吻,回溯解谜的过程——而谜题本身有纳博科夫本人的投射 过去时和现在时交织并从始至终都保持悬念。纳博科夫真的是越读越觉其杰出。
-
NSBetter03-16试图通过撰写传记替胞兄驳斥他人的曲解,却发现还是不得不靠作品和虚构缝补记忆的漏洞。对其笔下的文字感到熟悉和亲切,对其真实的生活却感到陌生又隔阂。V是塞巴斯蒂安俄拼的标音,而V对塞巴斯蒂安的生平的探寻和模仿,也像极了喀索斯对水中自己倒影的迷恋。V口中刨根究底的“真实生活”,恐怕只是一场自娱自乐的冒险。
-
血腥的好时光03-14任何对塞巴斯蒂安的解读都是在扮演他,来世不过是思想附着在不同灵魂上的能力,灵魂不过是一种状态或者一个面具,正如他在眼睛里面写到的一样,即使死后,思想还能律动继续创造形象。所谓奈特的真实生活,仿佛最后只有叙事者是真实的,可叙事者真的是真实的吗?他到底是奈特本人还是奈特的弟弟,是纳博科夫本身或者翻开书本的各位读者,这不重要,我们总想赋予一个角色某种真实,但事实上我们只是在扮演他,一个暂时附身于角色上的状态,一个真实的角色扮演。
-
Euphrosyne04-04精彩绝伦,伪装成侦探小说的伪传记。纳博科夫无疑是速写的大师,词语在他手中折叠、抽出、旋转加速,最后爆炸出来,变成无数颗斑斓的宝石花朵。阅读就像在逛游乐园,尽管人物众多,却并不面目模糊,而是衣香鬓影、声色俱全。考虑到这是他的第一部英文小说,这种驾驭语言的天才便令人惊叹。“塞巴斯蒂安一向喜欢同时表现多个主题,让它们碰撞,或者狡黠地把它们掺和在一起,让它们去表达那层暗含的意义,这层暗含的意义只能用一系列波浪来表达,正如要让一个中国浮标发出乐音只能靠海浪的波动一样。”如阅读一本琳琅满目的画册,内有萨金特的美人、风景和裙摆。
-
小手冰冰凉08-02这样写自传好酷…看的时候老是会想到塞林格的西摩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