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欧洲人

读书评论:
  • Summers
    08-20
    世界主义是个多么迷人而又脆弱的理想啊,如今更能理解茨威格写《昨日的世界》的心情了
  • 陈钢
    09-18
    1840年代,欧洲对歌剧狂热,屠格涅夫迷上了当时最好的歌剧女歌手保琳娜。作者通过这两位主角讲述了19世纪欧洲的文化传播,包括音乐,绘画,文学等。
  • 帅鳖
    09-24
    鸿篇巨著,管中窥豹。从文学艺术的一个角度,去了解欧洲为什么同源,为什么老毛子人在亚洲,心在欧洲。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目前看来,愈发艰难,曾经同源艺术文化的,如今也是兵戎相见,哎!
  • 野生麻薯
    09-19
    很多样化 又在意料之中
  • 鼻涕牛儿
    07-28
    阅读感受简直太顺滑了,作者是如何把这么繁杂的材料编织成羽衣的!真是叹服!借由个体命运勾勒出宏大的时代变迁,技术的发展让欧洲人的视野更广阔,在他者反射出的弧光中形塑和定义着自身,在这个过程中,“民族的”边界渐渐模糊,如同宣纸上的墨迹层层晕染,融合进“世界的”,然而民族建构的过程又不得不逆转这个趋势,把视线拉回自身,各自发展出一套差异和独特性叙事。融合、撕裂,反复上演,直至今日仍未停歇。屠格涅夫的世界主义乌托邦令人神往,映照在当下这个世界只能更让人叹息。
  • parklu
    07-19
    用本书的章节名《没有国界的文化》可以大致概括本书的思路。作者穿梭于十九世纪的文学、音乐、美术之间,通过三个主人公,串联起一个个艺术名流,写得实在好看。
  • 小鱼爱哲学
    06-28
    文化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文化统一了欧洲!
  • 诺氏门徒
    06-27
    以屠格涅夫和保琳娜为中心,串联出19世纪欧洲的文学、音乐、歌剧、铁路、出版、版权、绘画等等的情形,覆盖面很广。
  • brudermann
    06-23
    我发现这本书比我想的要有意思的多,作者真的找了一个特别好的角度、三个特别合适的人、写出了一个非常神奇的书。技术和艺术的关系、技术和社会的关系、还有在这个基础上的欧洲文化的诞生,跟屠格涅夫、维亚尔多夫妇的生涯融为一体。这真是一个高明的手法。
  • 虚白
    06-21
    20230617:★★★★☆以 19 世纪巴黎—布鲁塞尔的铁路开通为开端,通过以屠格涅夫为代表的作家、艺术家、演员等文化精英间的交流,带我们一探欧洲文化的发展与变革。作者巧妙的埋入屠格涅夫的生平线索,让整本书的逻辑变得异常通畅,在探索何为“欧洲人”的大主题的同时又融入如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左拉等文化人间的轶事八卦,在对比他们与屠格涅夫的不同态度中,常常令人会心一笑。因而本书也可以当作屠格涅夫的传记来阅读。其中提到作家争取作品版权的部分很令人钦佩。
  • 欢乐分裂
    09-25
    屠格涅夫具有融民族感情和世界主义于一身的大一统意识,符合欧洲共同体的愿景,大力推介欧陆/俄国作家;保琳娜在推荐/培养新人、欧洲“边缘”地区音乐方面不遑多让,以之为主线,串联起19世纪欧洲“正典”的形成过程,全面覆盖各艺术领域,群星荟萃交错出思潮和变革激荡的时代。铁路定义“现代”,打通新旧世界,缩短地理距离,开创全新文化格局——出版业兴旺,歌剧舞台兴盛,音乐家谋生方式改变,绘画市场规则重制,翻译盛行,短篇、游记和类型小说兴起。伴着欧洲革命风起云涌,全球经济网络化的征兆显现,工业革命推动艺术复制品的传播,现实主义风格崛起,识字率上升、教育普及、公共图书馆对确立正典均有推动作用,从启蒙运动中继承下来的“理性、自由、古典艺术遗产和科学”,从此共享「欧洲人」概念,艺术在欧洲文化身份中占据核心位置。
  • 新京报书评周刊
    05-29
    借助俄罗斯文学家屠格涅夫和法国女高音保琳娜·维亚尔多、艺术评论家路易·维亚尔多的交往与人生轨迹,费吉斯编织了一张十九世纪欧洲文学、艺术与政治的巨大网络。19世纪的欧洲是动荡的,一方面是启蒙与王权、旧制度与革命、民族国家与帝国体系的竞逐,而另一方面,一个崭新的欧洲文明在悄然诞生。铁路、印刷技术的进步、公共媒体与公共艺术的兴起、咖啡馆作为公共空间的拓展,铺垫了所有成为美好年代的背景,静待那些美好的人们登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主人公屠格涅夫登场。然而,就像《创造欧洲人》的结尾所示,屠格涅夫梦想中的欧洲没有诞生,屠格涅夫与他的朋友们所创造与捍卫的乌托邦,最终在两次世界大战与民族主义的狂潮中变成了“昨日的世界”,但屠格涅夫与赫尔岑们在百年前所面对的问题,如同一道长长的影子,仍然笼罩着我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