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

读书评论:
  • 佐为
    05-06
    翻译不好,悟性等。笛卡尔认为的基本方法:直观演绎列举都在前七则说尽了。对直观的解释是心灵纯净而专注于事物,原则七多次提及记忆的不可靠性是因为时间,反而说明直观的即时性质。原则四提到普遍数学研究秩序和度量。而秩序是认识过程中的,非传统亚氏体系以范畴划分的类属关系,认识事物秩序就是要认识因果关系和相对关系,这也与亚氏的原因不同。笛卡尔对列举而不是归纳的评价不低,感觉也和直观有关系。十二是传统的心理学认识论,感觉想象记忆理性的过程用五个假设得出偏重于理性的结论,区分简单事物与组合事物的七个原则得出三个推论。十三之后着重于用已知条件求未知的数学方法,十四解释了广延。数学中除了直观就是比较比例关系,线面体就是单位,平方,立方的关系,对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进行了几何式解释。
  • 道上的
    11-19
    直观!难怪胡塞尔那么看重。
  • 史太
    03-18
    笛卡尔意图在人的普遍认识能力(亦即天赋观念)的基础上,而非从对象、事物本身的划分上,构建人类知识体系的基本架构和知识体系,因为“应该仅仅考察凭我们的心灵似乎就足以获得确定无疑的认识的那些对象”。这也就是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所提到的“内在性”。达致知识确定性的方式有两种:“直观”(intuitus)与“演绎”(deductio)。直观强调对象直接呈现在人的认识或心灵前,是“纯粹专注心灵的构想”。只有通过直观+演绎的方式,推演出较远的知识,“从直观一切命题中最单纯的那些出发,试行同样逐级上升到认识其他一切命题”,同时保证直观的确实性,最后通过列举,扫清人类知识大厦。不过,构建知识体系必然需要方法,“方法,对于探求事物真理是绝对必要的”——分析方法。
  • qhors苗广飞
    09-09
    真理是隐藏在想象中的,不是在现实中的,不要试图从现实中寻求真理,还是从心灵里寻找更为合适。
  • Kdouzi
    12-10
    语言的障碍是不容忽视的。
  • 流云
    06-14
    授人以渔,明心见性;堅壳之下是鑽石一般澄澈的思想
  • Shayne
    03-17
    在这部早期手稿中,笛卡尔以谈论“原则”为名,建立起了自己的形而上学,其特征在于:第一,在思维之物与广延之物间做出了明确的区分;第二,以真理唯一的信念为导向,引入还原论的方法,诉诸组成对象的“简单性质”、并将对象当作无非是简单性质的集合;第三,在寻找简单性质时,不以存在论而以认识论为导向,突出了形而上学的“为我性”。从成书的观念背景看,笛卡尔开启的近代形而上学在其倾向上根源于对文艺复兴神秘主义之晦涩暧昧性的恐惧与拒斥,以片面的形式化的路线追求明晰,这从笛卡尔在手稿中使用的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中可见一斑。翻译上瑕疵很多,影响理解。
  • 奔跑的五花肉
    04-12
    小时候读过,就标注一下
  • 乌十三
    05-22
    只在純粹簡單的事物上 才能獲得確定的經驗。“人類的認知範圍”“心靈的認知能力”
  • Stigrex
    12-06
    比《谈谈方法》更言之有物。
  • 05-23
    “原则繁多是由于博学鸿儒的无知。”P113
  • 乔乔
    02-04
    《谈谈方法》的续集,几何法的具体用法:悟性,演绎,归纳,记忆
  • 生活在别处
    03-20
    偷过的懒哭着也要补完。。。。
  • [已注销]
    09-12
    真不是挑剔,完全没法用。
  • 陆钓雪de飘飘
    03-09
    李猛真的是一个笛卡尔主义者,弟子董皓《指导心灵的规则》估计将要出版,吴增定认为或者至少他对外说现在没有一个人会认为自己的学说是可以适应并容纳当今物理学、化学、数学、美学、经济学、历史学等一切学科的,而李猛认为笛卡尔主义迄今可行,依然可以作为一切学科的哲学基础。就规则这本书而言,屈光学光折线的例子最好,科学家在实验还原过程中数学式地将光折线分析为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区分,而后物理学研究空气与水作为透光介质,再进一步归纳为光照,科学的工作在此完成。若再进一步发现自然力这一绝对项,则是哲学家的任务了,并且哲学家要能以此直观上升演绎下去。然而莱布尼兹问题出现了,这一确定性顶端的明见性不正是最模糊的神义论信与不信的问题吗?有鉴于此,笛卡尔才会从方法走向形而上学,更在物质、理智和共同外引入永恒真理,这是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