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与恐惧之间
读书评论:
-
陈钢10-22作者的核心观念是指出那些反疫苗主义者的思想不合逻辑,鼓励大家接种疫苗。
-
皮蛋瘦又周11-21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讲疫苗,讲了疫苗带来的希望和人们因为恐惧而引发的反疫苗。重点在历史,而不是疫苗。部分章节比较难懂。有意思的是,在讲研发人员的时候,总是从出生讲起,让人觉得在免疫学兴起和发展的年代,大家都是意气风发。
-
柏林见心09-27牛痘与天花背后的详尽科学故事,可以看出本书的史料扎实性
-
✨ _de_strémy03-30刚刚读完。简单评价一下书:开头引人入胜,中段轶事穿插过多,干货则显得不够丰富。读到结尾,发现书中所提对疫苗的“恐惧”二字,是源于人们对科学问题的无知和一些人编造的谎言。而当下亲身经历的恐惧,则是拥有了科学认知后,发现自身所处的环境里,1+1可以等于4。
-
淡眼僧12-15读了个前言就想弃了。今天蹭热度的几本疫苗书都写得太差了
-
Sherry12-30内容比较丰富,可以叫本《疫苗传》,但叙述上有点啰嗦,故事人物有点跳来跳去,易读性不如癌症传,关于免疫的科学性又不深。
-
天光雀01-21天花/西方种痘及各种杂碎(翻译难吃)
-
李玉米12-27通过现代医药能够确切治疗的病毒感染种类,可以说仍旧是零。书的标题准确体现了人类在面对未知的传染性疾病时对于疫苗的微妙态度。其实书里知识点很多,但看起来总觉得有些吃力,不知道是作者行文风格还是翻译的原因。想再找几本有点疫苗研发的书来做延伸阅读
-
六区少年12-12不知道是翻译还是作者的关系,读起来相当累。内容和故事还是很丰富的,就读起来累
-
啦啦&css04-30通俗易懂,谈了疫苗的历史与反疫苗运动
-
fangmily05-29我们总是骄傲自满,总是以为我们的选择和考量都是客观而全面,但有时候面对恐惧,我们反而放弃了希望…
-
danyboy01-11比较好看的疫苗史,故事特别多,而且总是从古代开始讲。作者对美国兴起的反疫苗运动、阴谋论痛心疾首,试图用人类艰辛的免疫探索和有效防治,来扭转这种风气。
-
开门trortd03-02very good!感觉作者真懂科学,尤其第十章十分之有价值。
-
张文静11-10“自然才是最恐怖的恐怖分子”,而全球化人类活动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德法英美日,啧啧啧
-
ཉི་མ།09-26#2020060#生存即是抵御外界入侵的过程,疾病无疑是人类最强大的对手,吞噬着健康,甚至威胁着社会的稳定,百日咳、麻疹、天花、鼠疫、霍乱、狂犬病、埃博拉、寨卡、新冠……病毒在人类成长的每个阶段、季节的转变、生活的细节中无孔不入,时时刻刻都有制造恐怖的机会,等待着攻击人类的免疫防线。正所谓一物降一物,宇宙万物相生相克,疫苗的研制给人类预防传染病带了光明,但也存在着重重挑战。第一道难关就是心理战,对于未知新事物向来潜藏着一定的恐惧,其次是对于疫苗的疑虑,由于个体情况各异,疫苗能否精准抵抗病毒侵袭以及随之而来的抗药性、并发症,也是人们对其效用存在的隐忧,其中不乏迷信色彩。
-
没溜儿10-23对疫苗的恐惧一部分来自于它可能引起的副作用,而反疫苗的起点却是通过一个“科学家”伪造和篡改的数据。为什么谣言一直过几年就能被拿出来炒一边冷饭,为什么辟谣一直不为人记住?可能是谣言带来的恐惧更能让人觉得印象深刻吧?反智的流行跟人的阶层修养学识没多大关系,只跟人考虑问题的思维有关系。
-
陆钓雪de飘飘09-16就在哥伦布向新世界启航,不经意间掀起种族灭绝性疾病浪潮的一个多世纪之前,一位初出茅庐的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写下了一场发生在意大利维罗纳那片遥远土地上的悲剧。在第三幕第一场中,莫丘西奥(Mercutio)说出了临终遗言——“你们两家人都不得好死”,诅咒的正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家族,确实是他们害死了他。自从1956年这句话被写下之后,出于种种不明原因,很多人将其解释为“瘟疫肆虐你们两家人”。这些不算准确的文本再创造可能反映了与天花这种瘟疫相关的时代烙印。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某篇社论起了《瘟疫肆虐的两党》这一标题,哀叹共和党和民主党那些提名候选人毫无价值。钓雪按:亨八时确实发生了大瘟疫,安·博林就差点因此而死。而莎翁在《罗朱》、《亨五》、《亨六》、《理三》等剧中所提的瘟疫隐喻也事关重大。
-
She is someone10-02花了四十几块钱才看没几页就出现各种医学表述的错误,这种医学类的翻译作品你们不找医学人士通读审核的吗?蹭热度就会,花最少的钱雇用翻译?看看你们旗下出了多少书被人吐槽翻译得糟糕的?我大概以后都不会读你们出版社出版的外文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