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读书评论:
  • 优游卒岁
    07-16
    阿伦特确实是个不妥协的勇士,言辞锋利,绝不畏惧,为阐释观点,不惜四面树敌。她的观察异常敏锐,思考相当深入,平庸之恶概念确乎石破天惊。本是一本法庭审判记录,却给人很多的启发。这样的书值得更多的人阅读。
  • 拙棘ultra
    12-18
    阿伦特提出了法庭审判权,艾希曼反人类罪,如何对待艾希曼辩护三个问题。可惜论述比较失焦。对于恶之平庸的分析零散费解,全书的宗旨不及附言陈述凝练。但阿伦特确实提出了深刻的问题,法律能够为公正做些什么?法律自身的逻辑是否成为艾希曼逃脱罪责的理由?个人判断与道德在现代社会何以必不可少?
  • 包子
    06-28
    一开始被翻译打败,结果越看越佩服女神的分析,冷静得令人心里发毛。当年引起巨大抨击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第一章写得实在是太咄咄逼人了,怀疑当时很多人可能看了第一章就爆炸了,根本没有看完吧
  • 欢乐分裂
    11-12
    「平庸的恶」已成为被过度阐释&消费的标签,对照原文banality of Evil,此广泛传播的概念值得商榷;正文中亦并未长幅围绕展开,相比正文犀利偏激的陈述,结合导言和附录更发人深省。阿伦特笔下的艾希曼并不具有大众赋予的妖魔化特征,其「平庸性」基于:1、作为极权机器上去人格化的齿轮,为完成官僚体系下达的命令而尽职;2、其人格、道德、思考力诸方面均十分平庸,努力获擢升可能是最大动力。藉由此话题性深广的事件,探讨“耶路撒冷法庭在何种范围之内满足伸张正义的要求”更有看点——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如何区分,种族驱逐/灭绝怎样界定,司法制度处理国家机器组织的行政性屠杀的无力感(人为制定的法律本身就包含暴力因素),“胜利国”法庭是否有权审判,犹太复国主义者/欧洲其他国家的参与度;一本寓意/语义太过丰富的书。
  • 尼不可
    12-03
    阿伦特不喜欢为自己的学术身份归类,却无法改变后人给她的诸多身份标签,在中国首先就是政治哲学家这个标签。这本书终究是一部充满现实关切的报告,从题材上说可算纪实文学(类似的作品如斯塔尔夫人的法国大革命)。如果按照传统的政治学论著或论文式写作规范去按图索骥,你一定会失望。
  • SWX
    05-16
    译文:千疮百孔,假滑的至高境界。
  • Siegismund
    01-20
    艾希曼不是什么大恶人,也没有当大恶人的野心和潜质。可是这正是可怕之处,可怕在如你如我如艾希曼这样的平庸之人去作恶还不自知不思考。所以说,平庸的恶不是艾希曼一人的,它可能深藏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ps翻译还是稍有问题,但确实从书里了解了,纳粹中下层军官视角下的当年最终解决方案。
  • 维舟
    07-12
    五十年后仍是经典,不仅是因其自身的观点,更因它能持续激发思考。“平庸之恶”在当初激起争议诸多,但须放在阿伦特的整个政治哲学体系内才能充分理解这一概念。又可参考《朋友之间 : 汉娜·阿伦特、玛丽·麦卡锡书信集,1949-1975》及《奥斯维辛:一部历史》
  • 安德烈大叔
    01-20
    舆论想要一份“替罪羔羊”的庭审秀,但阿伦特给出的是一份思想性超前的报告:她勇敢的跳出了审判本身,洞见人性,在政治哲学体系下剖析极权(官僚)机制下的“齿轮”。极权体制淡化人性,让人成为罪恶机器下的小齿轮。而正是不思考,让平庸如艾希曼之类的人成为那个时代罪大恶极的人之一。思考的缺席,良知的偏离铸成了一种新型的罪恶,而法律的逻辑似乎在这种新型罪恶上已然失效。阿伦特了冒天下舆论之大不韪,但确道出了最尖锐的问题所在,至今让人无法停止反思。“政治不是儿戏。论及政治问题,服从就等于支持。”那么当下的我们毫无疑问也是在平庸之恶的范畴中持续麻木。
  • 无非
    04-06
    看完电影《汉娜·阿伦特》之后一直想看,真是拖了好久才翻。“平庸的恶”虽然是一个听上去并不复杂的命题,可在战后那样的解放浪潮里,有一位犹太女性能发出如此理性的声音,足以说明她对哲学和思想本身的热爱。
  • fateface
    03-05
    隔了六七年再读,还是觉得很震撼。其中“平庸的恶”这个概念,特别让我想到wg,想到anti-rightist。让普通人变魔鬼的是极权政体,让宣传的教条取代了最基本的人性。另外,这个中文版相当不错。
  • 芳菲天
    01-10
    有些书,重读的时候觉得好像没读过一样,我一开始觉得是第一次读的时候没用心读,后来发现不是,而是经得起读,如红楼梦。阿伦特给我的感觉在于,她批判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国家的时候,并不完全觉得他一无是处,不然她会置之不理,所谓沉默是最大的批判。她的伟大应该在于坦诚和勇敢,她所看到的所想到的,在那个年代不应该只有她一个人想到,但是只有她一个人无所顾忌地脱口而出。她对犹太人的批判是很矛盾的,应该是又爱又恨,但是以恨铁不成钢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显得非常刻薄尖锐,她的历史缺席以及她的对德语文化的接纳,虽然事实上不应该成为其学术缺口,只是大众传媒之下,人们往往会把学术探讨和私人立场混为一谈,就像我们经常把叙述者和作家混淆一样。
  • J.
    02-09
    翻译成恶之平庸更为妥帖,让人惊讶的是本以为凶神恶煞的刽子手其实外表和心理都与常人并没有太大区别。当把个人作为国家的犯罪对象来起诉时,首先引起的思考是当人处于体制庞大的机械之中该如何自处,法律显然不会以个人的良知作为定夺依据(牵涉到法律这次审判依旧有一个很大问题是犯罪者的属地原则)。历史上有数不清这样“不作为”的犯罪分子,它们甘愿沦为庞大机器的零件,漠视良知拒绝思考没有想象力,最后造成集体犯罪,少数保持清醒的人也不得不成为“内心的流亡者”。比较闭塞的信息让我讶异犹太复国委员会在有效屠杀中起到的巨大作用。历史总是不断在重演,我们国家爱国教育基本上就是反日教育,将日本视为低劣的民族似乎习以为常,在未来我们会不会泯灭良知成为新一轮的刽子手,这是一个让人恐慌的问题。
  • snow
    06-05
    断断续续读完,前面颇觉繁冗,后面渐入佳境。阿伦特真是长于说理短于叙事,无论是对艾希曼审判的庭审报道,还是对纳粹屠犹背景的介绍,都显得有些拖沓杂乱。副标题中的“平庸的恶”虽是直到书末才出现,但贯穿于阿伦特塑造的艾希曼形象始终,然而这个后来被当做焦点探讨的主题却非本书格外着眼所在;阿伦特最为关注的是,对于在可称为“行政性屠杀”的集体犯罪中的具体犯罪人,如何通过一场合乎犯罪性质的恰当审判予以惩处进而伸张正义。无疑,阿伦特认为耶路撒冷对艾希曼的审判没能达到她所期望的标准,甚至是浪费了这个经典的案例。结语处对“反人类罪”的探讨是本书的精华所在,推荐一阅。本书翻译基本过关,但未能传达出阿伦特因之备受批评的尖锐风格。
  • 阿巴厮
    03-18
    完全能理解阿伦特对艾希曼的刻画引起的反弹,但是能跳出苦难本身来看灾难形成的,从而累积更好的经验来杜绝未来灾难的再次发生,确实要比已经看了太多杀戮的描写而来得更有层次。因为发表的文章连载于《纽约客》,也某种程度上让本书的观点更为独特激进,下结论下的更狠,这也能保证阿伦特的观点过了几十年,仍然有一定程度上的生命力。艾希曼这个形象非常的活,但是也许也只是活在阿伦特的笔下,真正的艾希曼,恐怕艾希曼自己也不清楚是如何,但是通过艾希曼也窥见在极权主义下,自以为没有恶的人,是如何走向了真正的大恶。至于这样的恶是不是平庸,从结果看,真的不能叫平庸了。
  • 安提戈涅
    10-22
    哈维尔曾谈到,我唯一的希望是活在真实之中,阿伦特则通过对于艾希曼的报道,说明了这种活法的高昂成本。她是让人感到“无情”的思考者,当人们渴望着戏剧化的复仇时,她却剥离掉嵌入生命中的特定血缘与种族,从一个超越族群的中立视角来审视问题,所以,“无情”背后又恰恰是热忱,对于整体性人类思考的热忱。在书信中,阿伦特表明自己只是想陈述和记录“真实”,但客观性反而成为了她被指控的理由。她的判断固然洞彻,更动人的则是她在判断之后不愿介入争辩的自负——哈,连她的傲慢都可以吸引我。整本书可讨论性非常强,当代的官僚体系呈现出一种精密又冗杂的形态,艾希曼就是这个现代利维坦的缩影,他的套话、他的不思、他的推卸、他的服从、甚至连他的“说不出话”与尊重“犹太长老”,都深深铭刻着官僚体系与官僚思维的印记。
  • 成知默
    05-31
    2017年已读054:阿伦特关于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庭审记录,认同她所说将艾希曼当做是种族灭绝的幕后操手太过荒唐,他的角色被夸大了,这也再一次印证了这一次庭审的政治目的:人们需要一个替罪羊。但是,阿伦特一再强调艾希曼及纳粹成员只是极权统治机器上的小齿轮,是在不知情或非故意的情况下行凶作恶,即“平庸的恶”中思考的缺席与想象力的匮乏,我对这一论断存疑,劳伦斯•里斯的《奥斯维辛》一书一定程度上是对“平庸的恶”的反拨,按照《奥斯维辛》里对纳粹的采访,他们并不是毫无个人意志地单纯服从命令,反而是狂热的推动者,而且这些纳粹加害者对当初所犯下的罪恶也是洋洋自得的,很难想象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阿伦特一方面呼吁将艾希曼当成一个个体看待,另一方面又举一反三将“平庸的恶”看成是纳粹的普遍共性,有点自我矛盾。
  • Sound_Fury
    12-14
    对比了译本和英文版,翻译得还是有些粗糙,建议有GRE词汇基础的直接读英文版,行文流畅许多。
  • 别的熊
    03-05
    不知道阿伦特后来想不想把这书副标题吃了,反正我挺想的。人说得清清楚楚:“这份报告探讨的,只是耶路撒冷法庭在何种范围之内满足了伸张正义的要求。” 结果也不知道被什么人买椟还珠式一发挥,全聚焦在“平庸之恶”的探讨上了。 后者是耶路撒冷审判中的重要教训,却不是阿伦特本书要讨论的重点(说实在的,涉及这一概念的篇幅非常有限)。而作者花大力气论证的耶路撒冷审判败笔和“反人类罪”概念的厘清与定义变得少人问津。阿伦特写这书,应该是为了不让以色列在复仇快感中再度滑落犹太人与异教徒二元对立价值观中,同时也防止对犹太人的屠杀演变为"未来犯罪的模版”,是警示和预防作用。但为达成此目的,她大概是做了一些太过简单粗暴的论证。笔记: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401116/
  • 李静睿
    12-03
    还是觉得the Banality of Evil应该翻成恶之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