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住进了养老院
读书评论:
-
十08-09写出了部分养老机构的现状(主要原因国土太大了),据我了解的一些大概小部分小县城的养老机构并不怎么好,很多地方需要整改。我很好奇,这类的书籍为什么都是外国人写得比较多呢?
-
麻绳06-24人口老龄化,生育率降低,未富先老,这样背景下的养老是足以戳痛整个社会的话题,无论是从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角度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现在对此的探讨和预警是远远不够的。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痛感是最后“慢性生存,拖延死亡”的部分,“我不怕死,我只怕死不了。”想到那个无法解脱的痛苦余生,让人不寒而栗。所以我讨厌像《我爱你!》那样的伪现实主义电影,它消费着老年话题,却离真正值得关注的老年人的生存困境很远。其实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西方人,所以她的调查和交流终究有一种隔膜感,希望将来有中国的学者对中国式养老做出更深入更全面的观察。想活的时候好好活,想死的时候痛快死,这是我对未来的奢望,培养对死亡的坦然和亲近感,可能的话去信奉一个宗教,都是必要的心理建设。
-
尤里卡08-09尽管是讲述中国老人的养老问题,但作者葛玫(Rose K. Keimig)却是一位美国人类学家,她曾于2013至2015年在云南昆明做过细致深入的养老民族志研究,其成果便形成于这部充满独特视角与人文关怀的社会学佳作。
-
loup08-092023/86 “谈到家庭养老,最常关注到的是子女照护,但事实上,如今中国一半以上的老年人处于空巢家庭中,在一些大城市,这一比例则接近70%。”/“儒家观念要求儿子留在父母的家里,为其提供生理、经济和情感照护。虽然照护责任传于儿子,但儿媳作为承担日常照料工作的管家,是受供养老人的传统照护者。”/ 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的配偶照护性别失衡严重。由于妻子往往比丈夫年轻,配偶照护主要由女性提供。
-
1N08-08外来观察者的一份中国养老院“微观民族志”。印象最深的是对养老院日常死亡场景的那段叙述。抛开地域代表性的问题,全书基本抓住了中国机构养老的核心主题,如现代社会“孝”观念的代际冲突、有质量的照护之难及对“善终”的渴求等等,但几乎所有的论题都有浮光掠影之感,如“躯体化”和空间场所对于养老的影响,更像为印证已有的理论文献。很多访谈也敏锐的get到了中国人情世故的点,从老人、配偶、子女、护工及机构管理者的多视角,拼接出了矛盾和冲突,但故事多显得单薄零碎。“银发海啸”即刻袭来,中国养老模式转型更势在必行,作者呼唤代际之间、家庭和社会之间实现“孝/仁”互惠平衡的新照护伦理,固是“9073”模式下的美好愿景,但国家层面的养老机构标准化政策和持续性监管,以及临终安宁疗护等法律制度的完善,更是当务之急。
-
Fiona08-11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写出的文章
-
枝桠08-10“人类所有痛苦中最严重的,在于关系破裂,与赋予我们生命积极意义的人和事物失去联系。”(p. 154)等我们变老,变得没有生产力、只会给子女添麻烦的时候,我们除了退守、割裂、社会性死亡之外,似乎没有其他出路。“煎熬源于在一个以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中,受困于无法生产、只会消耗的身体——在一个高度重视速度和效率的时代活得太久、死得太慢了。”(p. 156)“在一个追求速度、进步、成长、扩张和发展的环境下,老年人、依附者、迟缓者、退化者似乎没有立足之地,只是负担和妨碍”(p. 162)衰老和死亡是每个人都避不开的话题,看似遥远却又很近,很难想象自己老去之后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命状态。我相信,和书中提及的“慢性死亡”或“延命治疗”,能够“快死”才是一种福分和解脱,让家人得以解脱,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得以解脱。
-
夕08-11中国目前面临的“养老难”,一部分是政府以及社会福利尚且还跟不上,各种设施、资源严重缺乏;另一部分,不得不说独生子女政策也有很大影响。两个成年人要背负着父母辈、子女辈的照护、养育,太难了。这本书最开始吸引我的是题材,但细读之下也能感受到内容方面有所欠缺。数据支撑不足,很多结论也比较片面。希望以后也能有一本同题材的书籍,深挖一下政策、经济、文化、道德伦理等多方面的影响。
-
twopersons08-05标准的论文结构。主要谈国内昆明的三四家养老院的具体情况,谈到经济和变化对老年人的冲击。总有一天都会老去,但如何优雅地度过下半生永远是个课题,值得人一辈子去学习积累。可能是现状问题,还没提到发挥老人自主性方面,希望力所能及去做一些老年人乐意也能够做到的事情。老龄化是三胎们还没独立后八零后面对的严峻形势,看看如何应对吧。同理心是第一,接下来就是在有限的基础上尽量让生活舒适。安宁服务要跟上,家庭医生,社区养老,哪怕是家庭养老都要顾及到老年人的问题。
-
希望08-07书虽小,内容却不小。养老问题在现今已经成为了房间里的大象,社会飞速的发展,让旧的文化——家庭养老 日渐稀薄,然而新的秩序——机构养老、社区养老 又不够完善。任重而道远啊!
-
炳叔08-08译者,刘昱:译后记。所谓的“积极死亡”是指,我们可以思考,自己和家人想要什么样的葬礼,希望谁来参加,放什么音乐?我想怎么处理自己的遗体?我愿意捐赠所有器官吗?我想要火葬、土葬、海葬、塞入烟花筒空葬,还是人体堆肥回归生态循环?我希望自己的骨灰躺在金属盒、檀木盒还是青花瓷盅中?我希望家人用什么食物来供奉我?我想提早立遗嘱,遗产怎么分配?我该对朋友、子女如何阐释我的死亡?我希望有怎样的墓志铭?……这些预备,就像面对生活中的所有重大挑战和危机一样,有备无患,也是为了让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能更安稳地度过这段时期。然后,我就可以像背水一战的士兵一样,心如止水地投入对生活的向往和梦想;或者像古时候抬棺而谏的老臣一样,对所向之道做好了觉悟。
-
Eurekaa08-08有点蜻蜓点水,覆盖的面很大,但都点到为止,就好像抛出了问题,就没下文了一样。更何况作者的采访调查也就10个月,主要还是云南地区,中国那么大,真的很片面啊……这书有点蹭热度但没实质的感觉。
-
二胖妈08-05佩服作者用10年的时间学习中文及中国文化,深入调研多年,引用了20多页参考文献,写成本书。内容不止浅谈于以昆明为案例的中国养老院现状,更穿插讲述了儒家道家等根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理,比一些中国学者讲的简洁而透彻。
-
NAGI08-08感觉才刚刚开场就谢幕了一样,老人,子女,护工,主任每个人都活得很累,却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怪谁呢?没有人有答案。没有什么深刻挖掘的东西,也许就是没有,也许就是不能有吧。到最后死亡也值得羡慕,五味杂陈。
-
桑07-202.5 令人失望。作者试图将养老议题置于“孝道”文化框架下解析,又从亲子关系入手填补来自父母视角的缺失,认为从家庭养老到机构养老的照护模式变化体现了父辈的仁举和老人顺应社会变迁的自主选择。整书有明显缺陷:1) 理论框架太过单一,孝道不仅是道德文化观,更是植根于实用性的现实操作,即养儿防老;2) 材料组织上松散且匮乏有效数据支撑。零散的个体案例无从反馈城乡复杂多样的照护现状和困境。偏重老人视角,忽略了来自护工、机构管理者的关键第三方叙述;3)基本避开了社会层面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养老保险制度、社区养老、公共服务设施、GJ在养老方面承担的角色等关乎公民养老质量和福祉等方面的分析。不正视社会力量缺位导致的养老压力和代偿方案,可谓避重就轻。写得最好的部分是作者引用的理论和第三章里关于空间争夺的叙述
-
今天小熊不吃糖09-24更像是一本纪实笔记,很遗憾没有看到更深入的研究与观点
-
乔峰07-13没有触及本质,在无人为养老兜底的情况下,只能任由家庭内部来决定养老质量,也是一种人生盲盒。非常平静地推荐那些持有“如果你没孩子,老了谁给你养老”观点的人看。看看这些有孩子的老人,到底得到有没有得到高质量照护。
-
bookbug07-10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养老看护当作自己的学术事业,这是什么精神?我虽不敢说有多么国际主义,但其在书中的诚意和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是值得肃然起敬而非傲慢指摘的。作者认为养老本质是一养一老两件事,如今之所以成为社会困境,是因为惯于站在子女角度来讲养,强调沉重的生活压力,老人成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及威胁,即所谓银发海啸。但其实若从老的角度看,老有所养不仅是仁孝传统,更是社会责任。作者有句话很戳人,说现代中国的历史是当下最老这代人用身躯里里外外去承载的。倘若回到家庭,父母辈同样有太多时代的背负常被我们忽略。喜欢作者从汉字源流上找出口,比如说孝字是老与子的纽结和平衡,是相互而非单向;中国之中不是中央,而是中庸,是一轮之轴,是均衡。作者以塞翁作结,同样留有余韵。
-
danyboy08-20华裔作者,在大陆访谈的学术研究成果;有些内容还挺惊心的,作者可以更大胆些,反正以后我们这代人都会面临此类问题
-
新京报书评周刊07-20中国社会科学院2019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到2040年,中国老龄化人口(即65岁以上)将达到总人口的23.8%,而平均寿命预期将达到80.3岁。如何养老,成了每个家庭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目前的养老选择有三种: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耶鲁大学医学人类学者葛玫(Rose K. Keimig)研究了机构养老。2013年,葛玫来到昆明一家养老院,考察13个月。她学会了云南话,和很多老人成为朋友,他们一起吃零食、打麻将、唱歌。她了解到他们复杂且充满情感的人生故事。她试图探究对老年人自己来说,老年意味着什么?书中也揭示了老年人经受的情感、身体与社会苦难。她把这些苦难视为“宏大的社会和文化变迁浪潮的一部分”,通过见证这些来彰显“关怀和照护工作在当今社会的道德和伦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