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吗?

读书评论:
  • 可尔必思
    10-19
    接受自己的情绪很重要,去看心理医生就是一种接受的表现。
  • popm♫
    02-10
    算是科普。印象最深的是抑郁那一章,大概意思是“面对压力迎难而上的想法不完全是可取的,人类面对困难是有限度的”,行里间感受到了作者急切传达这个观点的心情。翻译也挺用心的,跟着备注了国内情况,不单单是英译汉。用心做事总是能被人看到的。
  • 万物静默如谜
    12-24
    不要在濒临崩溃的时候再去看心理医生,我觉得现在的我是需要去看心理医生了。在情绪产生的时候,观察自己身体的反应,不要去对抗或者回避情绪,试着去管理它
  • Lyra槐居
    12-25
    面对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出现并不是错误,可以笑就可以哭,没有人可以规定你应该怎么样。
  • Mistry.
    10-16
    爱自己是很私人的事情,希望朋友们在问自己需不需要看心理医生的时候都自私一些,以自己的感受为先。祝朋友们和我都能拥抱自己的情绪,做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的主人。感受情绪来时的身体变化,尝试理解它。
  • 自有我在
    10-13
    来读一下这本书《我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吗?》,对于心理治疗多一些了解,让我们的生活有备无患,让我们能够以更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
  • 开心爸爸的日记
    10-13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之前的那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呢?想必您心中已经有答案了,实际上,心理问题在现代社会和感冒发烧差不多,是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治疗起来也很简单,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有这方面的意识,以及打消那些对心理治疗的误解。
  • 麥荷門
    10-24
    内容稍显驳杂,比起其中鼓励人们去“看心理医生”的部分,那些零零碎碎谈及“情绪教育”的论述对我们更有意义。有为数甚多的人都缺乏情绪教育,那么可以相见,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状态尚且难以自然地疏解,在面对他人的痛苦时又怎么能陡然学会妥善应对呢?于是我们经常漠然置之,或者只是局促地笑笑……更可怕的是据此形成的习得性回避,对情绪的恐慌,进而发展出一种近乎厌弃情绪流露的社交潜规则。大家互相之间真正的情感“联结”很少。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失眠怪圈,除了电子产品的“功劳”,这类情绪无助,以及“鼓励”回避情绪的氛围,恐怕也难辞其咎。
  • 林南一
    10-24
    3.5 书中开篇的身心联动理论我是非常感兴趣的,并希望作者能深入讲讲,但是最终这方面的好奇也没有得到满足,作者只是轻描淡写地度过了这部分。对于身心联动的解释不如肠道的小心思详细。这本书比较适合想要了解或者体验心理咨询的人群来阅读。书中的第一章和六章及之后的部分的对于了解心里咨询流程和手段会有一定的帮助。
  • 洲书野
    09-23
    上周大学同窗好友跟我说抑郁了,重度的,有检查报告的那种。一时震惊不已。问她怎么上来就这么严重。她说一直犹豫要不要做诊断,最后痛苦难捱才去了医院。没两天看到了这本书,正好针对的是犹豫是否要对心理状况进行咨询和诊疗的人。立马推荐她!如果你觉得自己情绪有问题,不如先看看这本书,做个自我诊疗,也对后续心理咨询有个底。照顾情绪和照顾身体,一样重要。
  • 微格尔青
    09-27
    很多人对心理治疗和心理医生有着许多误解,也很抗拒心理治疗。针对这些现实情况,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心理治疗的有关知识,包括如何了解自身需求、什么时候应该寻找心理医生,心理疗法的分类和特点,进行心理治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如何面对自己的情绪状态,等等,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心理治疗,获得有效的指引。
  • 崽崽
    09-22
    我的第一本“情绪教育”书
  • 丁香
    09-16
    不止一次在心理书里看到正念,觉察,总之是观,破无明。心理医生与患者面临同样的困难和挑战。
  • 我家胖猫咪
    09-17
    一个人心里出现问题时,有时候自己是发现不了的,更或者,是察觉自己有问题,但是却没有勇气去面对,更没有勇气去真正寻求帮助。压抑和逃避是很多人在心理出现问题时的第一反应,但这样就会造成更多的问题,也使自己进入一个更难的状态。用理性的思维去看待。当人们都带着虚假的面具去迎来送往,习惯了对敏感情绪的避而不谈,不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那么一个人的真情实感也在逐渐消失。麻木的态度、无情绪的情感,压抑而无处释放的,仿佛胸中有口气吐不出去。仿佛这个世界都是远离自己,这个世界与自己无关。这个时候,情绪教育就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客服自己感受状态的恐惧,知道如何应对这样的自己。不要害怕,勇敢面对自己,真的很重要。
  • 三三得酒
    11-13
    对心理咨询的介绍深刻具体且专业
  • 开放式伤口
    11-10
    每一个人在去看心理医生之前应该都问过这样的问题。即使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客观、没有偏见,往往也会因为经济、隐私、实际考量和潜在的偏见(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去看医生,甚至抗拒了解相关的信息。对这种顾虑,本书没有给出“有病了一定去看医生”,“该吃药就吃药”这样一刀切的回答,而是干脆把“需不需要看心理医生”本身作为一个可探讨的,可以展开心理咨询对话的信念本身。充分尊重来访者的感受。